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周年可嫁接且高成活率的桃苗繁育关键技术

园艺与种苗 2024

摘要:为解决桃树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优良品种供应紧张的问题,笔者研发并应用了一种高成活率且周年可嫁接桃苗的方法.该方法将全年嫁接时间分为 2 个时间段:生长期嫁接(T1)和休眠期嫁接(T2),并针对不同的时间段采用相应的特定嫁接方法繁殖桃苗.通过该嫁接方法获得更多的嫁接苗,提高繁殖率,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快速繁殖桃苗.

关键词: 桃苗 高效 嫁接 快速繁殖 生长期嫁接 休眠期嫁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株新型鹅星状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研究新型鹅星状病毒(Novel goose astroviruses, N-GAstV)的遗传进化特征,获得了鹅星状病毒安徽分离株AstV/AHHX的全长基因,为7 251 nt。测序分析显示:AstV/AHHX具有典型的新型鹅星状病毒基因组特征。AstV/AHHX与分离株GDZJ37以及山东分离株G538和G576的遗传距离较近;同时与毒株GDZJ37、G538和G576的ORF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ORF1a和ORF1b的同源性也有99.6%以上,推测它们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ORF2氨基酸序列位点分析显示有12高变异位点,分别是第36(Y/S/H)、60(V/I)、224(T/A)、228(A/S/T)、229(P/Q)、289(T/A)、376(T/A)、456(D/E)、540(Q/L)、608(S/T)、610(E/D/G)、614(N/A/T)位氨基酸。其中第224、228、229、608、614位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导致病毒蛋白质的构象及功能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病毒的致病能力。

关键词: 新型鹅星状病毒 全基因 序列分析 组织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肽的功能活性及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应用

中国调味品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得到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小,一般由3~6个氨基酸组成。大豆肽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易吸收、高营养、低成本等优点,并且具有抗癌症、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功能,在食品、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应用限制因素,常见的限制因素如具有苦味、乳化性差、色泽不佳等,阻碍了其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文章综述了大豆肽的功能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大豆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肽 功能 食品加工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县砀山酥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烟台果树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北地区榴园果蝇调查及诱捕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摘要:果蝇危害石榴果实的现象在皖北石榴产区时有发生.为了解榴园果蝇种类、发生规律及诱捕效果,本研究于2022年在石榴基地对榴园果蝇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通过挂诱蝇球、果蝇引诱剂、黄板和性诱剂等方法进行诱捕效果评价.结果发现,榴园果蝇种类主要有黑腹果蝇、铃木氏果蝇、海德氏果蝇和伊米果蝇;9月上中旬石榴成熟初期出现第一个果蝇成虫发生高峰期,病害发生严重的榴园果蝇危害更大;不同诱捕措施的诱捕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果蝇引诱剂的效果最好.生产中建议在8月下旬至9月初悬挂引诱剂来降低果蝇虫口密度,以减少果蝇危害.

关键词: 石榴 果蝇调查 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元数据的夏季鸡舍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鸡舍环境质量直接影响蛋鸡产蛋性能。为探究夏季蛋鸡舍环境质量及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研究提出基于多元数据的分析方法,首先采集鸡舍内7类关键环境因子数据,按照热环境、光环境和气体环境分组,再根据改进D-S证据理论规则进行迭代融合,得到蛋鸡舍各检测点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而分析其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以夏季八层层叠式蛋鸡舍为试验鸡舍开展试验。结果显示:八层层叠式蛋鸡舍下四层的环境质量和平均产蛋率的最优位置均处于鸡舍前端;平均产蛋率最差的位置处于鸡舍中端,该位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上四层平均产蛋率最优位置为鸡舍中端,该位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适宜;平均产蛋率最差位置和环境质量最差位置均为鸡舍后端(靠近风机端)。在试验鸡舍所有检测点中,平均产蛋率高于86%的检测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大都为适宜,平均产蛋率低于86%的检测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一般或差,鸡舍内各检测点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平均产蛋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该研究为准确评价蛋鸡舍环境质量,揭示蛋鸡舍环境质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多元数据 数据融合 改进D-S证据理论 层叠式蛋鸡舍 环境质量 产蛋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生茶树新品种‘横山1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横山1号’是从安徽省石台县茶树地方群体种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期为3月中旬,一芽二叶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芽叶黄绿色,一芽三叶百芽质量62.5 g;3年平均产量6 885 kg·hm~(-2)。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水浸出物48.5%,茶多酚21.2%,游离氨基酸3.3%,咖啡碱4.1%。制绿茶品质优。适宜在安徽长江以南的茶区种植。

关键词: 茶树 早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55K SNP芯片的小麦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检测118份小麦材料3个环境下吸水率、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沉降值和出粉率8个小麦籽粒品质的表型值,结合小麦55K SNP芯片分析基因型,采用Q+K混合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不同环境下, 8个籽粒品质性状均具有广泛变异,其中沉降值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6.47%~17.03%,各品质性状遗传力为0.71~0.85。118份小麦材料被分为3个亚群,亚群Ⅰ包括41(34.75%)份,安徽供试材料占绝大部分;亚群Ⅱ包括32 (27.12%)份,是以安徽、江苏、四川为主体的群体;亚群III包括45 (38.13%)份,主要为安徽及江苏省份材料。22个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P<0.001)在2个及以上的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布于染色体1B (4)、1D (1)、2B (1)、2D (1)、3B (2)、3D (1)、4D (1)、5A (1)、5B (1)、5D (3)、6B (2)、7B (3)和7D (1),解释了8.53%~16.32%的表型变异。稳定位点中包含3个一因多效显著关联位点, 14个可能控制小麦品质性状的新遗传位点,并筛选出11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有利等位基因的数量越多,品质性状表型值越高,并发现了在8个主要品质性状均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载体材料,其中,华成859和济麦44包含最多的有利等位基因,可供改良小麦品质的育种亲本使用。本研究结果为小麦优良品质小麦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亲本材料和分子标记。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5K芯片 有利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大果型西瓜新品种江淮12K的选育

长江蔬菜 2024

摘要:江淮12K是以稳定的自交系W-38为母本,W-12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大果型早熟有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0 d,果实发育期32 d左右。果实椭圆形,底色绿,条带清晰,果皮韧且硬度好,果皮厚度1.2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左右,边部可溶性固形物9.0%左右,瓤色大红,肉质硬,品质优,耐储运,平均单果质量9.26 kg,667 m2产量6 000~6 500 kg。长势强,极易坐果,抗性强、产量高,适合全国各地栽培。2023年3月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编号:GPD西瓜(2023)340003。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抗病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冻贮藏臭鳜鱼品质、蛋白质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贮藏的臭鳜鱼为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蒜瓣肉品质、蛋白质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15 d后,鱼体蒜瓣肉出现明显发红现象,色泽a*值由负值(绿色)变为正值(红色),白度明显下降,硬度不断增加,弹性和凝聚性不断下降,整体感官品质明显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在微冻贮藏过程中,鱼肉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在不断降解。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果表明,臭鳜鱼贮藏过程中被检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辛醛、丙酸、3-羟基-2-丁酮、乙酸己酯、丁酸戊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具有刺激性臭味的丙酸含量较高,且贮藏15 d后明显增加,不利于臭鳜鱼正常风味的保持。结论:在-2℃微冻贮藏条件下,15 d内臭鳜鱼的感官及风味品质能较好地保持,15 d后开始劣变。研究结果为臭鳜鱼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臭鳜鱼 微冻 蒜瓣肉 蛋白质组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