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摘要:[目的]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方法]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效益。[结果]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提升经济收益。4地试验,测土配方施肥ST较缺氮、缺磷、缺钾的对照ST-N、ST-P、ST-K分别增产33.67%~119.90%、6.85%~18.72%和5.87%~12.26%,与CK相比,产量相应提升35.83%~159.28%,平均增产72.73%、12.92%、8.01%和91.18%。按照平均产量计算,小麦施用氮磷钾增收1 652~10 620元/hm2,产投比达(3.15~11.43)∶1。[结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江淮流域稻田冬小麦籽粒产量,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 小麦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江淮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CsWAK8克隆及其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细胞壁关联蛋白激酶(wall associated kinase,WAK)是一类特殊的类受体激酶(receptor like kinase,RLK),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和应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CsWAK8在响应冷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为今后解析茶树抗寒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茶树叶片中克隆了CsWAK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分析CsWAK8在不同组织以及越冬期不同抗寒性茶树品系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CsWAK8,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冷处理表型观察、酶活测定和冷响应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结果】CsWAK8的CDS全长2 307 bp,编码768个氨基酸,具有WAK家族特征保守结构域。CsWAK8在茶树成熟叶片中高表达,在越冬期,冷敏感型茶树品系叶片和根中CsWAK8表达量多显著高于冷耐受型茶树品系。通过异源过表达获得了9株转CsWAK8拟南芥纯合株系,对其中3个株系进行了耐冷性分析,发现在冷胁迫下,转基因株系的根长和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盆栽苗莲座叶的枯死程度较野生型更高,且转基因株系L48在冷冻处理6 h时的MD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此外,q PCR分析结果显示,在冷胁迫下,转CsWAK8拟南芥中AtCBFs的相对表达量大多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转CsWAK8拟南芥相较于野生型拟南芥对冷处理更敏感。CsWAK8可能通过CBF介导的冷信号途径在响应和耐受冷胁迫过程中起负调节作用。

关键词: 茶树 细胞壁关联蛋白激酶(WAK) 基因克隆 功能验证 冷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撒施和侧深施肥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徽两优898为试供品种,于2022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郭河镇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LN1(人工撒施常规施氮)、LN2(人工撒施+减氮15%)、MN1(侧深施常规施氮)和MN2(侧深施+减氮15%)。【结果】侧深施肥处理下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比人工撒施提高了8.04%~17.78%和23.0%~29.4%;其中,侧深施肥处理下两个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显著,而MN2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MN1。【结论】侧深施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施肥的精准度,更好地为该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采取减氮15%的措施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产量 侧深施肥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5

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省级农科院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围绕参谋到位推动站位提高、围绕枢纽畅通推动运行提速、围绕督查有效推动落实提效、围绕保障有力推动服务提质、围绕民生实事抓好服务保障、围绕提升能力抓好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以期为办公室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 办公室 管理 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10-12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冬小麦适宜播期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安徽省冬小麦适宜播期,利用1971-2021年安徽省分布于淮北、江淮及沿江麦区的50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分析了10-12月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叶龄积温法分析了前30 a(1971-2000年)与后21 a(2001-2021年)各地冬小麦冬前生长至不同叶龄对应的播期。结果表明,1971-2021年,安徽省及其各麦区10-12月每月积温及总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增加趋势,安徽省10-12月每月积温及总积温上升速率分别为8.6、9.6、7.8和26.1℃·(10 a)-1,安徽省及其各麦区10-12月每月积温上升速率呈现出11月>10月>12月规律;沿江麦区12月积温上升速率[6.5℃·(10 a)-1]明显低于淮北[8.4℃·(10 a)-1]及江淮[8.3℃·(10 a)-1]麦区;淮北和江淮麦区10-12月总积温上升速率均为26.6℃·(10 a)-1,沿江麦区略低[24.9℃·(10 a)-1]。安徽冬小麦冬前生长至相同叶龄时,后21 a播期比前30 a总体推迟1~4 d。淮北、江淮和沿江麦区后21 a适宜播期比前30 a分别平均推迟2.61、2.86和2.07 d。后21 a淮北麦区半冬性、弱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16-21日、10月12-16日,江淮麦区春性、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25-30日、10月21-25日,沿江麦区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30日-11月4日。

关键词: 安徽省 冬小麦 冬前积温 时空变化 适宜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预测

中国食品学报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臭鳜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利用PICRUSt预测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臭鳜鱼细菌群落主要由未分类鼠杆菌科菌属、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乳杆菌属、嗜冷杆菌属、泛菌属、哈夫尼亚-肥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组成。基于OTU水平,可将臭鳜鱼样品聚类为发酵前期(0~2 d)、发酵中期(4~8 d)和发酵后期(10~16 d)。发酵中、后期优势菌群丰度均高于发酵前期,乳杆菌属细菌在发酵中、后期占绝对优势,且以清酒乳杆菌为主,相对丰度最高达43.43%,对臭鳜鱼的风味品质形成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方面,不同发酵阶段样品功能组成较为相似。通过研究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和代谢功能,以期为臭鳜鱼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臭鳜鱼 高通量测序 发酵过程 细菌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创制和选育抗除草剂的优异新种质是极具成本效益和环境友好的草害控制方式。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精准等特点,在作物育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总结了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物除草剂的类型、抗性基因靶标突变位点,及CRISPR/Cas介导的精准编辑技术的发展,并详细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作物优异新种质创制方面的应用。最后阐述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创制抗除草剂作物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CRISPR/Cas 精准编辑 除草剂 水稻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醛脱氢酶(ALDH)超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s, ALDHs)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下的醛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茶树(Camellia sinensis) ALDH超家族成员,分析其编码的蛋白理化特性、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系统进化关系等生物学信息;利用qRT-PCR技术分析CsALDH超家族成员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茶树基因组中鉴定到27个ALDH超家族成员,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划分为10个家族。同一家族的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序组成和基因结构。共线性与进化分析表明,CsALDHs基因在茶树基因组内发生基因复制事件,且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纯化选择作用。qRT-PCR结果显示,分别有8、10和9个候选CsALDHs基因被PEG、NaCl和低温诱导表达,尤其是CsALDH2B4和CsALDH3H2显著上调表达。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茶树ALDH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茶树 醛脱氢酶 全基因组鉴定 系统进化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主要发生水稻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水稻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病毒病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和水稻条纹病毒(RSV)是安徽稻区的典型病原。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总结了上述病毒的病原特性、症状特征、介体传播规律及防治措施,为水稻病毒病的科学治理及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病毒病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庐江县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完善稻麦生产栽培技术体系是实现稻麦周年均衡高产的重要措施。基于周年季节的协调性和高效搭配的问题,从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控和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的关键技术要点,构建了稻麦周年生产系统的定量优化体系,以期为庐江等沿江地区的稻麦周年均衡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麦轮作 周年 精耕细作 种植技术 安徽庐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