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畜牧、动物医学、水产、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植物遗传育种、农作物、水稻、油菜、烟草、棉花、杂粮作物、园艺作物、茶树、茶叶、蚕、桑树、转基因生物安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1960年建院。下设有作物、水稻、植保质安、经信、畜牧、水产、土肥、园艺、蚕桑、烟草、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茶叶、棉花共14个专业研究所。拥有农业农村部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合肥)、科技部水稻分子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4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园艺作物种质创制及生理生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食品微生物发酵与功能应用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油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定远县凌家湖综合试验基地(约6000亩)规划建设、农业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楼开工建设。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建有国际马铃薯亚太分中心安徽工作站、安徽省-CABI农业有害生物防控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组织共建合作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建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研究院等5个院地合作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7个科学家岗位、21个综合试验站,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8个研发中心和29个功能实验室。 全院现有在职人员839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6人,博士204人,硕士29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122人,副高221人。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级优秀专家,4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个科研团队入选农业部“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1个科研团队入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十三五”期间,全院共组织实施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1964余项。共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含合作)111项,其中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2项。审(鉴、认)定农作物新品种(系)315个,获植物新品种授权129个,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844篇,其中SCI/EI源收录论文432篇;出版科技著作38部。建有100余支科研团队,水稻两系育种、油菜杂交育种、蔬菜育种、石榴基因组、基因编辑技术等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查看更多】
下属机构
排序方式:

发文量

  • 发文量
  • 被引量
16条记录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发文量: 1266
  • 被引量: 811
  • EI: 3
  • SCI: 59
  • 北大核心: 425
  • CSSCI: 0
  • CSCD: 179

研究主题:进行畜禽及牧草育种、标准化健康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及综合防治、畜产品加工、循环农业等方面研究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安徽省畜牧兽医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公益性研究所。 主要开展畜禽及牧草资源的发掘、保护与育种利用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及标准化健康养殖研究,畜禽疫病检测、诊断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全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现有在职职工63人,其中科技人员54人,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19人,博士29人,硕士20人。 建筑面积10000多㎡,其中东山养殖试验场房6000 多㎡。在全省各地有10多个研发基地。拥有固定资产1867万元。建有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饲料安全检测与生物学评价中心、兽医临床诊断指导中心、肉蛋品控制实验室、畜牧微生物实验室、畜禽产品安全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000多㎡,拥有各类科研仪器607台(套),其中万元以上大型精密和常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活动,曾先后有40余人次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70人次国外学者到本所学术交流。 建所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1982年以来,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48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奖30项。出版各类专著、论文集计38册,在国际、全国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50篇,其中SCI论文50篇。有1个动物品种(皖系长毛兔)、2个牧草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参与制定《黄山黑鸡》国家标准,获得1个国家二类新兽药(疫苗),为安徽省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发文量: 1199
  • 被引量: 641
  • EI: 2
  • SCI: 79
  • 北大核心: 432
  • CSSCI: 0
  • CSCD: 445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等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5月。前身为1973年创建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水稻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室及品种资源研究室的一部分。现设4个研究室:种质资源研究室、遗传育种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室、栽培技术研究室,以及办公室、试验农场和院幼儿园等机构,合资组建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建有农业农村部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肥)、农业农村部安徽省长江中下游稻作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部水稻分子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水稻遗传育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水稻分子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研发平台。主要从事水稻遗传改良、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新品种新技术开发等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 现有在职职工7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包括研究员16人,博士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后备人选8人;合芜蚌创新人才奖1人;获安徽青年科技奖6人,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奖1人;3个研究团队被列入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单位。拥有办公和实验室用房约9000 m2。在合肥牛角大圩建有示范基地507亩和配套建筑面积1150 m2;庐江郭河建有试验基地320亩和配套建筑面积3750 m2;在海南省南繁基地建有试验基地150亩和配套建筑面积1900 m2;建成大型网室7200 m2,温室200m2,抗病、抗虫等鉴定圃600 m2,人工气候室280 m2;建成配套完善的安徽省稻米及制品检测中心、水稻育性和耐高温鉴定设施;拥有各类科研仪器2100多台(套)。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和转基因产业化专项等研发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8件,PCT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项。研制标准65项,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3项。发表科技论文900多篇,其中SCI论文128篇。育成水稻品种273个,其中国审品种43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29项。新品种在省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年推广面积600多万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6年在农业部“十五”综合实力评比中居第46位;2012年在农业部“十一五”综合实力评比中居第29位;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省属所级农林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百强所,位居第7位;同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015、2016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明星育种科研单位”称号。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发文量: 1037
  • 被引量: 628
  • EI: 0
  • SCI: 43
  • 北大核心: 345
  • CSSCI: 0
  • CSCD: 354

研究主题:油菜、小麦、大豆、玉米、甘薯、花生、芝麻等作物的遗传育种、耕作栽培和品种加工利用等科学研究。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12月,主要职责是:负责粮油作物区划与布局研究;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贮藏与鉴定评价及育种新材料创制研究;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育种技术与方法、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粮油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与耕作技术研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经营实体提供农业技术咨询与服务,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地市农科所本专业业务工作。 作物研究所设有麦类、油菜、豆类、作物栽培、特色作物、新品种测试6个研究室和所办公室等部门。在职职工83人,其中高级职称33,博士22人,硕士24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首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后备人选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深度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拥有岗位科学家3人,综合试验站站长5人。1人被聘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首席专家。1个团队入选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作物研究所建有“国家油料改良中心合肥油菜分中心”、“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农业部优势农作物科技创新中心”、“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含抗性)区域试验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DUS)”、“农作物品质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小麦体系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固定资产2700余万元,各类用房7500m2,试验地20多公顷。拥有智能人工气候室、近红外谷粒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蛋白质快速测定仪、气相色谱仪电子、质构仪、超高效液相四级杆质谱联用仪、进口小区收割机等先进仪器设备70余台(套),研究设备和技术手段先进,具有承担高新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等项目的能力。2004年和2012年分别被科技部评为省属所级农林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百强所。 “十二五”以来,作物研究所共承担各类项目298项。先后育成作物新品种60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10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6个。获得各类科技奖励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5项。育成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5篇;参与或独立编写专著3部。共邀请50人次来所考察、讲学和科技交流;派出77人次赴国外进行考察访问、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和攻读博士学位。 “十三五”以来作物所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16年、2017年科研立项和经费均超越从前。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丰收奖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三岗五站顺利交接。新增各类项目近100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七大农作物育种”和重点专项“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等课题3项、子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自然科学基金2项。育成作物新品种25个,其中国审(鉴)定品种2个,省审品种17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论文7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发文量: 812
  • 被引量: 434
  • EI: 1
  • SCI: 23
  • 北大核心: 218
  • CSSCI: 0
  • CSCD: 158

研究主题:以蔬菜为主的园艺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设施园艺技术研究;生物技术产业化研究。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14个具有独立法人的研究所之一,创建于1978年12月,是安徽省从事蔬菜、果树、中药材等园艺作物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现有职工53人,其中在职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13名;博士18名,硕士13名,省级学术带头人6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次。设有蔬菜遗传育种研究室、蔬菜栽培研究室、蔬菜种苗繁育研究室、薯芋类蔬菜研究室、仁果类果树研究室、浆果类果树研究室、核果类果树研究室、中药材研究室、成果转化研究室、办公室等10个科室。 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65项。先后在西甜瓜、番茄、辣椒、马铃薯、梨、葡萄、枣、桃、草莓、栝楼、种苗繁育等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70余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培育新品种160余个,研发新技术80余项;制定省地方标准1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1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 建有蔬菜、果树、中药材资源圃300余亩。创建农业部华东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园艺作物重点实验室、瓜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水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薯类脱毒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岗(中药材遗传与改良科学家岗位)6站(国家特色蔬菜体系、大宗蔬菜体系、西甜瓜体系、葡萄体系、马铃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和梨体系砀山综合试验站)、安徽省蔬菜和果树两大产业技术体系科研任务,承担安徽省农科院创新团队13个。在省内外各地建有新优园艺品种展示、工厂化育苗、瓜果蔬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基地100多个。积极开展科技扶贫、科技下乡、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以及“三区”人才对接等服务“三农”工作。 与英国洛桑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利时瓦隆农业研究中心、哥斯达黎加联合研发中心、日本山形大学以及泰国、南非等国家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其他省市级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经营实体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园艺所秉承“敬农敬业,惟实惟新”的院训精神,坚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扎实服务‘三农’”的办所宗旨,积极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为加快科技创新、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发文量: 795
  • 被引量: 432
  • EI: 11
  • SCI: 31
  • 北大核心: 353
  • CSSCI: 0
  • CSCD: 345

研究主题:从事安徽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中低产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与科学施肥、新型肥料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简介: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2月23日,主要从事安徽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中低产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与科学施肥、新型肥料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设办公室、土壤资源利用研究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室、绿肥作物研究室、农业副产物研究室、蒙城马店试验站、实验室、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全所在职职工46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次;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2008年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土壤肥料和资源环境” 创新团队。 土壤肥料研究所拥有办公及实验室用房3172.4平方米,库房460平方米,实验室主要承担土壤、肥料、农产品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等分析检测,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流动注射分析仪等大型仪器,由土壤肥料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投资共同投资成立的“安徽科威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中心”,2006年8月获得安徽省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资格;“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于2008年11月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建立。 蒙城马店试验站位于蒙城县县城东5 km,试验站占地10 公顷,站内建有各类房屋1000 平方米,设有化验室、计算机房、车库、仓库、食堂、配电房等,水泥晒场2000 平方米,日光温室及钢管大棚800 平方米,有固定试验地5.33 公顷,路、林、渠、沟、灌、排等农田基础设施规范完整,农机具配套齐全,占地1.3 公顷的核心工作区建有围墙。蒙城马店试验站2005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省科技攻关、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和国际合作等项目100多项,共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30多项。其中,“安徽省土壤营养诊断及全素平衡施肥研究” 19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获省政府科技重大贡献奖;“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开发配套技术”1991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砂姜黑土小麦合理施肥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所科技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 土壤肥料研究所以科研成果、条件平台及人才队伍为依托,大力开展肥料的研制与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1985年设立技术服务部,1994年成立安徽省农化服务中心,2004年成立安徽省思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7月,安徽省思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股,更名为安徽思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安徽省颁发的45%和35%复混肥料正式(准字)登记证,农业部批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氨基酸水溶肥料3个叶面肥正式(准字)登记证。1988年起,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向铜官山化工总厂、南京化工集团公司建材厂、四方肥料集团公司、安徽辉隆农资公司等转让作物专用肥配方及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服务,各类专用肥累计推广28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值600元以上。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发文量: 733
  • 被引量: 422
  • EI: 0
  • SCI: 67
  • 北大核心: 206
  • CSSCI: 0
  • CSCD: 203

研究主题:农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农药应用、农药安全性评价、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14个专业性研究所之一,为全额拨款的公益I类事业单位,由成立于1975年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更名而来。主要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病、虫、草)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农药应用与安全性评价、农药残留检测、新农药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品种抗病性鉴定等技术研究。下设植物病理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农田杂草研究室、农药研究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等5个研究室。依托本所建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农业农村部合肥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安徽蜜蜂生物学观测实验站等3个国家级平台,同时建有“CABI-安徽省有害生物防控联合实验室”、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安徽省植物病原及生防微生物省级资源库和安徽省农科院“农作物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共建了农产品质量改良安徽省重点室和合肥市高工效施药技术工程中心。本单位2006年获省级计量认证资质,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首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单位,拥有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大田药效试验等资质,系国家和安徽省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指定单位。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60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9人、助理研究员21人;博士18人、硕士2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安徽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蔬菜、水果、特色经济作物、农业生态环境与质量安全)岗位专家9人。 2016-2020年,平均每年承担科研项目50项左右。近5年,共获各类奖励成果19项,其中主持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二等奖(2019)和三等奖各1项(2016),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2019),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2017);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7),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9),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1项(2019)、一等奖1项(2019)、二等奖1项(2019)、三等奖2项(2016),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2017),江西省(2017)、湖北省(2016)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1项(2017),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奖(研究类)一等奖1项(2016)、大北农植保科技奖1项(共享,2017)。申请专利78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获软件著作权26件;发表SCI论文56篇,中文核心88篇;出版专著4部;制订安徽省地方标准22个。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发文量: 730
  • 被引量: 411
  • EI: 3
  • SCI: 24
  • 北大核心: 222
  • CSSCI: 0
  • CSCD: 143

研究主题:渔业资源环境、休闲渔业、水产加工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研究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14个专业研究所之一,始建于1955年3月,主要从事水产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挖掘、水产良种选育、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疫病防控、湖泊水库增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等学科和领域的技术研究。内设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室、水产动物养殖研究室、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室、水环境研究室和办公室。依托该所建有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特种水产养殖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水产良种选育和健康养殖“115”产业创新团队等,为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安徽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博士16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实验室面积1100m2、仪器设备300多台(套);试验基地面积10hm2,苗种孵化设施200m2,科研辅助用房2100m2。“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2项,横向合作项目82项,设置开放课题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128篇,编写专著2部,制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2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软件著作权21件。主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人员2700人次。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200多项,推广应用面积8万hm2,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全所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渔业科技前沿、面向我省水产产业重大需求、面向现代渔业建设主战场,着力加强原始创新,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我省渔业科技整体跃升,为推动全省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发文量: 642
  • 被引量: 432
  • EI: 0
  • SCI: 6
  • 北大核心: 110
  • CSSCI: 0
  • CSCD: 80

研究主题:茶树良种选育与繁育研究;名优茶开发、茶叶深加工研究;茶树栽培研究;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土壤农化与茶叶生化研究。

简介:一、机构的沿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其前身始于1915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省祁门县南乡平里建立的“农商部安徽模范种茶场”。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茶叶专业研究机构。1917年11月改名为“农商部茶业改良场”。至解放前,该机构名称与隶属关系多次变动, 但试验示范从未间断。在创建初期,我国老一辈的茶叶专家陆荣、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钱梁等曾在这里艰苦创业。三、四十年代已具一定规模,成为当时几乎所有茶叶科技工作者向往的学习、实验基地,被誉为“茶叶科研艰苦创业的典范”和“茶叶专家的摇篮”。解放后,1950年2月更名为祁门茶叶试验场,先后由中茶公司皖南分公司及安徽省农业厅领导;1962年改名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成为省农科院直属专业研究所之一。文革期间,省农科院撤销,茶叶研究所于1969年下放到祁门县。1973年又归属省农科院至今。1995年,省编委下文定为安徽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历经一百多年的创业,全所拥有试验、示范茶园150亩,科研、示范生产用房17544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57人,其中科技人员36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人)。所内设茶树育种研究室(国家茶树育种中心安徽分中心)、综合栽培研究室、茶园环境研究室、茶叶加工研究室、所办公室、屯溪研发中心、祁门基地管理办公室。 二、科研发展概况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创建初期至解放前的30多年间,由于国内屡遭战祸,机构变动频繁,人事不稳定,人力、财力都受到限制,茶叶科研工作在艰难条件下起步,并逐步得以开展。至1949年解放,各项试验工作有:(1) 栽培方面,开展了茶籽播种试验、扦插试验、压条方法、茶苗移栽时期和方法、施肥试验、采摘试验、茶树病虫防治等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单行和双行密植茶园,并提出适合当时应用的改进播种和采摘的试验结果。(2)品种方面,对祁门种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选种准备工作。(3)制茶方面,进行了萎凋程度试验、揉捻程度试验、发酵程度试验、干燥程度试验、原料质地与萎凋、揉捻、发酵等相关作用试验等等,为提高红茶品质提供了技术依据。首次在国内创制工夫红茶机械初制设备,开展初制工艺规程的研究,为制茶机械化奠定了基础。(4)茶叶化学分析方面。在当时仪器药品常受限制的情况下,开展了茶树叶灰份含量、茶叶水溶性灰份测定、茶叶内单宁与全涩量同生长期间气温高低、降雨量的关系;发酵时间与茶的主要成份变化的关系研究。此外还进行了一些精茶与鲜叶化验工作。(5)技术人才方面。编印多种书刊,设置各类示范茶园并培训出一大批茶叶技术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为我国茶叶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我所现有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茶园环境和茶叶加工4个研究室,分别对应茶树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茶树生理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茶园土壤肥料、茶叶加工品质调控与资源利用4个研究方向和茶树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茶园土壤环境与地力提升、茶叶加工与装备4个团队。主要职责是:开展安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繁育技术研究;开展茶园环境治理、茶树优质高效生态栽培、低效茶园改造、茶园管理机械化、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开展名优茶加工、茶叶精深加工与工程装备研究;适时向农业主管部门提出茶叶生产关键技术,为全省茶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发文量: 478
  • 被引量: 312
  • EI: 0
  • SCI: 23
  • 北大核心: 92
  • CSSCI: 0
  • CSCD: 84

研究主题:蚕桑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应用;养蚕技术的改良;蚕、桑病虫害的防治;家蚕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效应。

简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主要开展蚕桑、经济昆虫、茧丝绸资源多功能应用技术研究与培训,桑、蚕、蜂等苗种以及茧丝绸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服务与推广等工作。下设家蚕研究室、桑树研究室、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经济昆虫研究室和行政办公室。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1人,其中科技人员30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3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5人,在读博士2人。 建所以来,蚕桑所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15项,厅(市、院)级等奖项30项。在家蚕品种方面,育成华合×东肥、九华×春早等16对家蚕品种,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育成的“华明桑”、“红星五号”、皖桑系列等7个桑树新品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育成桑梓系列果桑新品种及研发的配套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及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1项;出版著作5部。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