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中华草龟是我国消费者喜爱的水生生物,既可用于观赏,也可用于食用,适宜温室、池塘、稻田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文从繁殖设施、亲龟放养、饲养管理、人工孵化、病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技术.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人工繁殖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as软件拟合猪生长曲线并制作校正公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sas统计软件拟合猪Logistic生长曲线的具体步骤,并制作了100 kg校正公式.

关键词: Logistic生长曲线 sas统计分析软件 校正公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19

摘要:2017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文章以科研机构为例,阐述了科研机构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分析了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组织财务业务学习,提升财务专业判断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资产管理;大力推行智慧财务建设,实现科财融合等规范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科研机构 政府会计制度 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Excel软件实现的家蚕饲育卡片系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Excel软件实现的家蚕饲育卡片系统,本系统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对纸质家蚕饲育卡片进行电子化,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并且可以插入图片,使家蚕数据更加形象化.

关键词: 家蚕 饲育 数据调查 成绩计算 计算公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氮素利用及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施氮量对不同品种水稻(Oryza sativa L.)氮素利用、光合效率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不同品种的水稻品种RH 003和wp 6为供试品种,氮肥运筹按基肥(50%)、分蘖肥(20%)和穗肥(30%) 3次施用,通过设置4个施氮水平(N用量设0,120,195,270 kg·hm~(-2))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讨氮素水平下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的子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后,2个品种剑叶的长度和宽度都大幅增长。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在一定范围内,施氮肥增产主要是提高了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植株地上部干质量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却逐渐降低,在120或195 kg·hm~(-2)处理下,更有利于水稻品种获得最高的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与对照(0 kg·hm~(-2))相比,随施氮量增加,2个品种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幅度不大,而硝酸还原酶活性则表现了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且在120 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活性达最大。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氮肥利用效率 碳氮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茬高度对早籼类型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以早籼615、陵两优211等2个早籼型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留茬高度对其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陵两优211、早籼615的留茬高度2~3cm,其再生季生育期长,穗形大,结实率高,千粒重高,但有效穗少;留茬高度25cm,其再生季生育期明显缩短,有效穗多,穗形小,结实率低,千粒重低;留茬高度15cm,其再生季表现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从产量、再生率、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早籼类型品种适宜留茬高度为15cm。

关键词: 早籼类型 再生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在我国全面推进"互联网+"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信息化是实现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例,阐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运用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科研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措施导致沿淮区域砂姜黑土耕层变浅、下表层(10~30 cm)容重增加、土壤养分不均衡等问题凸显,限制了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合理的搭配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8年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1)玉米季免耕-小麦季免耕秸秆不还田(N);2)玉米季深耕-小麦季深耕秸秆不还田(D);3)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S);4)玉米季秸秆免耕覆盖还田+小麦季秸秆深耕还田(DS)。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不同土壤深度(0~60 cm)总有机碳(TOC)、颗粒态碳(P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态碳(KMnO4-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结合小麦-玉米的周年产量变化,以期获得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长期免耕措施(N),DS处理能够提高0~30 cm土层TOC、POC、MBC、KMnO4-C等组分含量和CPMI;而NS措施仅提高土壤表层(0~10 cm)TOC、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CPMI;2)DS处理显著提升了小麦-玉米的周年生产力,其麦玉的周年产量均值分别比N、D和NS处理高出14.7%、12.9%和8.5%;3)MBC和KMnO4-C对于耕作和秸秆还田措施都是较为敏感指示因子。总的来说,玉米季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季玉米秸秆深耕还田(DS)是改善沿淮地区砂姜黑土土壤碳库、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一种有效农田管理模式。

关键词: 作物 耕作 秸秆 土壤碳库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验证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在肥东县的适宜性,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机插侧深施肥与机插不侧深施肥在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产量上明显提高;施肥总量减少30%的机插侧深施肥与不侧深施肥的单株有效穗和产量相当,但综合效益高763.2元/hm2。由此表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具有可靠性、先进性,可在肥东县示范推广。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油替代肉用仔鸡日粮中抗生素效果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选用1日龄健康的青脚麻肉用雏鸡270只,将其分为3组: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照)、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制剂50 mg/kg)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制剂100 mg/kg),饲养试验周期56 d。研究结果表明:试验2组和3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3组鸡的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试验2组鸡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3组鸡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弱于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肌失水率较对照组降低了24.50%(P<0.05)。因此,牛至油制剂可使肉仔鸡增重加快,改善营养代谢,增强免疫机能,改善鸡肉品质;牛至油能替代肉用仔鸡日粮中抗生素;肉用仔鸡日粮中牛至油制剂的适宜用量为50~100 mg/kg。

关键词: 牛至油 抗生素 替代 肉用仔鸡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