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乡村振兴背景下合肥市稻虾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稻虾产业是包括苗种繁育、稻虾综合种养、流通运输、加工贸易、餐饮消费、休闲旅游、文化节庆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是当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是区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采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合肥市稻虾产业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市稻虾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因地制宜地对一、二、三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并划分稻虾综合种养区、加工物流区、休闲体验区和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总结了合肥市稻虾产业发展提升策略,包括扩大种养规模,推广标准化生态种养;扩大加工产能,提升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丰富三产业态;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科技引领,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稻虾产业 规划 三产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受气候变化影响,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周年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限制了该区域作物周年高产高效协同发展.通过播期调整优化两季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周年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3-2015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稻麦播期组合,对其周年产量和资源配置与利用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T2)相比,稻麦双季适期晚播模式(T3)通过播期调整协调了两季间资源配置,将小麦季冗余的温光水资源转移给高贡献率作物水稻,水稻季积温、辐射、降雨资源分别占60.5%、46.5%和56.7%,小麦季分别占36.3%、50.0%和40.9%,两季间比值为1.67、0.94和1.39;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水稻在周年产量中的占比;小麦产量显著降低,但变幅小于水稻;周年总产量提高了336.3 kg·hm-2.水稻季温度生产效率、光能生产效率和降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9.8%、5.6%和8.3%,小麦季资源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T3模式周年温、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4.8%、3.1%和6.0%.稻麦双季早播模式(T1)或双季过晚模式(T4)均不利于周年产量形成和资源利用.综上所述,充分挖掘水稻季的光温水资源利用潜力是进一步提升江淮地区稻麦周年产量潜力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粮食作物周年种植模式产量潜力的挖掘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小麦两熟种植 产量 资源分配 资源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甘薯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摘要: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 病害 流行规律 防治措施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种木兰科植物苗期生长表现与抗性评价

农学学报 2020

摘要: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木兰科种质资源,笔者收集木兰科植物共6属10种,在合肥地区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及抗性评价.播种后,定期测量苗期苗高、地径,并对其抗寒性、抗旱性、病虫害、开花结实性状等指标进行观测、比较,筛选适于本地生长的木兰科植物.试验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以及鹅掌楸生长情况较好,红花木莲幼苗长势较差.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抗寒性最好;深山含笑抗寒性最差.10种木兰科植物的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少数品种偶见炭疽病和黑斑病发生.供试木兰科落叶树种较常绿树高径比差值大.

关键词: 木兰科 苗高 地径 抗寒性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淮河水系安徽区段黄颡鱼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2019年在安徽长江和淮河水系8个地点采集212尾黄颡鱼样品,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研究长江、淮河两水系安徽区段8个黄颡鱼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黄颡鱼Cyt b同源序列片段长度为1122 bp;共检测到变异位点48个、单倍型49个,碱基组成呈强的A/T偏倚和反G偏倚.黄颡鱼各地理群体具有中高度的单倍型多样性(0.554~0.949)、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105~0.00221).所有群体的群体分化指数(0.2590)、基因流(1.4305)和分层的分子变异分析结果一致表明,长江、淮河水系安徽区段黄颡鱼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进化网络图和群体间系统进化树表明,8个地理群体分为长江、淮河水系两大进化枝.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淮河水系安徽区段的黄颡鱼具有明显的地理遗传结构,不同水系间的地理阻隔可能是导致黄颡鱼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还为黄颡鱼的遗传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 黄颡鱼 细胞色素b 遗传结构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血球蛋白营养分析与水解工艺优化及制备金属螯合肽的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猪血球蛋白为原料,检测其基本营养指标和氨基酸组成,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螯合pH、水解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水解制备金属螯合肽.结果表明,猪血球蛋白具有优异的营养特征,且富含多种氨基酸;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球蛋白制备金属螯合肽的最佳工艺为pH值10.69、水解温度48.50℃、水解时间6.76 h、底物添加量8%、酶与底物比(m酶:m底物)1:250,血球蛋白粉水解度的实测值为37.83%.采用ICP-AES检测猪血球蛋白肽螯合铁、铜、锌的量分别为343.80,11.34,4.53μg/mL.

关键词: 猪血 血球蛋白 酶解 金属螯合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查理草莓红叶病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草莓红叶病防治具有较为明显效果的药剂。[方法]在离体条件下,测定9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草莓红叶病原菌丝体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抑制作用效果明显的药剂在草莓育苗期和生长期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在室内筛选出2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分别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上述药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率分别为95.8%和82.5%。在育苗期和生长期的田间药效测定均表明,施药后叶片上的病斑不扩展并保持原有的状态,同时草莓开始长出新叶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其中在育苗期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防效分别达90.16%和82.0%,而在生长期间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死棵率的防效分别为61.89%和60.18%。[结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对草莓红叶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草莓 红叶病 杀菌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种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采用11个微卫星位点研究了大口黑鲈原种(加州原种)、从台湾省引进的台湾选育种(台湾加州鲈)和大陆本土化的养殖种(优鲈1号)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加州原种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台湾加州鲈;其中,加州原种的5个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台湾加州鲈,而后两者类似.从多态信息含量来看,加州原种群体中有11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水平,优鲈1号群体和台湾加州鲈群体分别有6和4个位点处于高度多态水平.在遗传平衡检验中发现:台湾加州鲈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的位点较多(P<0.05),而加州原种存在3个连锁座位对的连锁不平衡状态(P<0.05).在双相突变模型中,无论是WILCOXON检验还是符号检验,加州原种群体均处于突变-漂移不平衡状态.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发现:大口黑鲈群体中15.5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25.0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59.38%的遗传变异来自个体间(P<0.01).聚类分析发现:加州原种和优鲈1号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其次为加州原种和台湾加州鲈之间的遗传距离.当K为2时,加州原种与优鲈1号、台湾加州鲈的遗传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对个体的种群鉴定发现:加州原种群体被误判的比例最低,其次是优鲈1号,最后是台湾加州鲈.在判别准确率为85.00%的水平上,加州原种被判别正确的概率是67.70%,优鲈1号是53.30%,台湾加州鲈是20.00%.从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平衡分析均发现,加州原种多态性高,遗传距离较另外2个群体较远,并可能存在过遗传瓶颈,聚类和个体的种群鉴定进一步证明了此观点.这提示从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原种应该扩群保种并系统地进行育种开发工作.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高水分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水分含量大于18%时稻谷解吸过程品质的变化,本文探索了高水分稻谷在不同温度(35、25、15℃)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以脂肪酸值作为稻谷品质劣变指标,建立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预测稻谷脂肪酸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稻谷水分含量下降,稻谷脂肪酸值、稻米硬度与稻米胶着度升高,弹性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稻谷加工品质均呈现上升趋势;对比三个温度条件,高水分稻谷在35℃品质劣变速度加快,15℃可减缓其品质劣变速度.同时,得到高水分稻谷脂肪酸值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为:lnA=0.0193e409.09/T·t+lnA0,且通过该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小于10%,低于一般数值模拟的15%精度要求,该预测模型可信.

关键词: 高水分稻谷 储藏 就仓干燥 脂肪酸值 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浸渍对低温真空油炸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20

摘要:试验比较了常压和真空状态下的浸渍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浸渍预处理工艺参数,考查了浸渍时间、浸渍压力、浸渍温度等条件对脆片含油率、色差和酥脆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真空浸渍条件为浸渍压力0.06 MPa,浸渍温度40℃,浸渍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综合得分25.2分,与常压浸渍相比品质相当,可缩短杏鲍菇脆片加工预处理时间80%,明显提升浸渍效率。

关键词: 杏鲍菇 真空浸渍 预处理 真空低温油炸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