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变化及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热害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研究水稻对高温热害的响应及耐温机制,对提高水稻耐热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水稻耐热性生理和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耐热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耐温机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油用牡丹籽油的质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研究青海省油用牡丹籽油的质量.[方法]通过溶剂浸提、真空浓缩法提取青海共和县、安徽铜陵市和亳州市3个产地的牡丹籽原油;按照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二法外标法测定比较3个产地牡丹籽原油的脂肪酸成分.[结果]青海省共和县牡丹籽油提取率为29.38%、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284%,其中所含α-亚麻酸为25.651%,均高于安徽铜陵和亳州产区.[结论]青海省共和县的地理位置与气候适宜油用牡丹种植,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牡丹籽油 不饱和脂肪酸 溶剂浸提 真空浓缩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作物养分供需分析及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农田养分管理模式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因而开展有机、无机养分和作物养分需求的比较研究对促进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施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估了安徽省16市2010—2016年主要有机肥(包括秸秆、粪便、绿肥和饼肥)的养分资源,明晰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有机、无机养分投入现状,并根据农业种植结构开展了有机、无机养分和作物养分需求的差异和关系研究,最后探索了安徽省的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2010—2016年平均有机肥养分资源为287.70万t,N、P_2O_5和K_2O分别为104.49万t、39.60万t和143.61万t,可基本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但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低,N、P_2O_5和K_2O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44%、19.91%和52.61%,有机肥N、P_2O_5和K_2O实际还田量仅占作物养分需求的20.74%、25.38%和63.61%,占农田养分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11.87%、10.27%和51.35%。全省N、P_2O_5、K_2O养分实际投入量(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是作物养分需求的1.75倍、2.47倍和1.24倍,有7个市的N和13个市的P_2O_5养分施用量超过作物需求的2倍,存在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通过控制农业总养分输入,安徽省的化肥减施潜力为35.12%,N、P_2O和K_2O的减施潜力分别为21.28%、23.97%和78.61%。提高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和发展冬季绿肥资源可进一步促进化肥减施。本研究可为安徽省化肥零增长和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氮磷钾 作物养分需求 肥料当季利用率 化肥减施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鳖菜共生绿色综合种养模式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鳖菜共生是指在种植水生蔬菜的池塘中套养中华鳖,达到同一水域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健康、环境友好的绿色综合种养模式。该文概述了鳖菜共生的内涵,介绍了鳖-莲藕共生、鳖-茭白共生、鳖-菱角共生等主要应用模式,总结了鳖菜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促进鳖菜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鳖菜共生模式的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鳖菜共生 中华鳖 莲藕 茭白 菱角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蒸谷米水稻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蒸谷米具有高营养价值,加工品质好,出饭率高,易储藏等优点。介绍了蒸谷米水稻,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机械化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处理,田间管理、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方面,旨在为蒸谷米水稻栽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蒸谷米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蒸谷米 水稻 栽培技术 绿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miR166f的表达分析及双元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蚕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miRNA)在生物生理生化进程、信号传导、细胞调亡、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本试验克隆桑树miR166f及其前体序列,分析其时空表达特性,并构建用于瞬时表达的miR166f双元超表达载体,为桑树miR166f抗旱功能机制的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克隆获得了桑树miR166f及其前体序列,pre-miR166f长91 nt,miR166f长21 nt,miR166f在前体的3′臂上,pre-miR166f最小折叠自由能(MEF)为-217.14 kJ/mol,具有典型的植物miRNA前体二级结构特征;miR166f的5′端上游除了包含典型的具有转录起始功能的TATA-box和CAAT-box外,还含有多个胁迫响应顺式作用元件和一些激素响应元件;qRT-PCR分析表明miR166f在桑树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在木质部中表达量最低;miR166f在高盐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均上调表达,表明该基因参与了桑树的抗逆响应过程;成功构建了用于瞬时转化表达的miR166f的双元超表达载体pCAMBIA-35S-GUS-miR166f,为桑树miR166f抗逆功能机制的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桑树 miR166f 表达分析 双元超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气象产量的影响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

摘要:利用1971—2017年安徽省77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及1971—2014年70个市县夏玉米产量资料,分析了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10℃积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气候资源变化对夏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7年安徽省淮北、江淮和江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太阳总辐射呈显著(P<0.01)减少趋势,减幅分别为67.3、65.4和66.8 MJ·m-2·10a-1;空间上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纬向分布,高值区位于淮北北部。夏玉米生长季≥10℃积温和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P>0.05)。其中,≥10℃积温淮北、江淮和江南地区增幅分别为19.1、16.9和19.5℃·d·10a-1,积温高值区分布于沿江一带,不同区域≥10℃积温基本能满足不同熟性玉米生长发育对热量条件的需求;降水量增幅分别为14.0、12.7和21.5 mm·10a-1,降水丰富地区位于江淮西部和江南地区。降水量是影响淮北和江淮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太阳总辐射和≥10℃积温对夏玉米气象产量影响不明显。气候资源变化对淮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显著(P<0.05),对江淮地区的影响不显著(P>0.05),江南地区夏玉米气象产量受太阳总辐射和降水量综合影响极显著(P<0.01)。

关键词: 安徽 夏玉米 气候资源 气象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植保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展望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业病虫草害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体系不完善,基本原因在于农业大数据的汇集能力、挖掘能力、决策能力不足,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涉及病虫草害的信息平台,但都面临着种类划分不够统一、资源信息不够准确等问题。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病虫草害问题尤为严重,为了推动安徽省病虫草害防控体系发展,本文旨在以病虫草害数字图像库为基础,构建大数据管理、分析、挖掘及可视化展示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分布存储与处理,面向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和科技创新中的现实需求,开展系统框架、数据清洗、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认知计算、数据建模等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建设集管理、共享、创新应用及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为从业者提供农业病虫草害识别和辅助诊疗、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植保知识查询等植保信息精准化服务,突破时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帮助从业者实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病虫草害防治难题,降低经济成本,减轻作业强度,提高防治的时效性。最后,针对当前安徽省植保大数据平台的不足提出建议,未来要进一步补充平台所缺乏的遥感、气象、土壤等方面的信息化数据,并增加录入病虫草害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数据共享水平,优化数据分析技术,加强数据应用推广,完善数据安全保障,真正成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大数据平台 植物保护 智慧农业 数据获取 数据管理 数据挖掘 农业大数据 大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葡萄"郑艳无核"在合肥地区的引种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目的]改善安徽葡萄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拉长安徽省鲜食葡萄上市供应期.[方法]2015年引进"郑艳无核"葡萄品种,在合肥地区连续3年对其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等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和研究.[结果]经过连续3年的引种观察,郑艳无核在合肥地区的平均穗重208.7 g,平均单粒重1.57 g,最大单粒重1.9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3%.7月中下旬即可上市.[结论]该品种具有极早熟,早果性及丰产性强,具草莓香味,抗病性较强等优点,在合肥地区利用避雨栽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关键词: 葡萄 郑艳无核 引种 合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江金山基地单元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了更好地从外观质量来指导烟叶的调拨,对连续3年调拨的烟叶外观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丽江金山基地单元烟叶纯度一般,颜色以正黄至金黄为主,身份适中,组织结构较疏松,油分有,色度中至强,部分叶片成熟度稍欠,颜色偏淡,身份偏薄,油分偏少.上部叶颜色以金黄为主,中部叶颜色以柠檬至浅桔黄为主,下部叶颜色以柠檬黄为主. 2014、2015、2016年度单元的烟叶呈下降趋势.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尚疏松、中部烟叶组织结构疏松、下部烟叶组织结构疏松.中部和下部烟叶组织结构呈下降趋势.上部叶和中部叶2014年度身份最好.上部烟叶油分比较充足,表观油润感较强,中部烟叶油分稍欠,下部烟叶油分稍有,表观尚有油润感.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2014年度油分最好. 2014-2016年外观质量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2014、2015、2016年外观质量加权总分分别为71.64、66.39和64.17分.

关键词: 烤烟 基地烟叶 外观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