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149条记录
安徽省春性小麦区试品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安徽省春性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参加安徽省淮南片2010-2019年春性小麦区试的154个品系(227份)样品进行品质性状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平均容重为788.7±18.4 g·L-1,硬度指数为57.1±8.8,粗蛋白含量(干基)为13.24%±1.07%,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为28.2%±3.0%,沉淀值(Zeleny法)为35.2±9.7 mL,吸水率为56.3%±3.8%,稳定时间为4.4±3.1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88±147 EU,能量为81.2±32.5 cm~2。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吸水率与硬度指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分别为0.898和0.888。各品质性状年份间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容重、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年份间波动明显,但没有明显规律;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吸水率和硬度指数则比较稳定。根据国家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227份样品中,有3.08%、11.01%和0.88%的样品全部指标分别达到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标准,没有样品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多数品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强、中强、中、弱筋交错不协调现象。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仅有1个达到弱筋标准。

关键词: 春性小麦 品质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硝酱牛肉的品质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 2023

摘要:以牛肉为原料,通过在制作过程中注射香辛料精油改良了传统酱牛肉制作工艺,并对改良工艺制成的低硝酱牛肉的亚硝酸盐含量、蒸煮损失、剪切力、质构特性、水分活度、色泽、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硝酱牛肉中亚硝酸盐含量为0.081 3 mg·kg~(-1),显著低于普通酱牛肉,蒸煮损失、剪切力、质构特性、水分活度、色泽和菌落总数等品质指标也优于普通酱牛肉,低硝酱牛肉整体感官评价更高。

关键词: 酱牛肉 低硝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遴选适合黄瓜的最优新型磷肥品种,为土壤-黄瓜-新型磷肥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不同新型磷肥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磷肥(CK)、普通磷酸二铵(DAP)、控失活化磷酸二铵(LC-DAP)和聚磷酸铵(APP)。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基于室内培养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解析新型磷肥对磷有效性的化学增效机制。结果显示:与DAP处理相比,APP处理中黄瓜产量增加18.5%,黄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33.5%和16.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7%。相比DAP处理,LC-DAP与APP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P<0.05),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7%和10.9%,磷肥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3.6%和13.4%;磷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0.4%和172.9%;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3%和18.5%,除磷肥吸收利用率外,LC-DAP与APP处理差异不大,APP处理磷肥吸收利用率增幅最大。通过XRD、FT-IR、和XPS等技术得出APP处理残留物的H2PO4-形态磷酸盐含量占比最高,为36.54%,比DAP处理高出15.0%,这表明施用APP可减少难溶性磷酸盐产生。结果表明,与普通磷酸二铵相比,控失活化磷酸二铵和聚磷酸铵均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及磷肥利用率,并可改善品质,其中以聚磷酸铵效果最佳。聚磷酸铵可更有效地减少磷肥固定,提高土壤可溶性正磷酸盐含量,从而保障磷肥持续供应。

关键词: 新型磷肥 磷素转化 黄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对茭白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化肥减量在茭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皖茭1号为试材,比较农户习惯施肥(CK,100%化肥和鸡粪配施)和3种化肥减量模式(T1,70.9%化肥和高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2,70.9%化肥和中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3,70.9%化肥、中量生物有机肥和腐热饼肥配施)对茭白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减量模式(T1、T2和T3)处理的茭白产量变化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分蘖数,促进了茭白提前结茭,显著提高了单茭质量和茭白品质;且以T3处理的提质增收效果最佳,单茭质量和茭白还原糖、VC含量以及肥料效益较CK分别增加20.7%、62.2%、47.9%和8.1%.

关键词: 化肥减量 茭白 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不同替代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态氮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研究不同有机氮替代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为该地区辣椒优质高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有机替代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相较于全量化肥,有机替代处理的辣椒产量增加2.3%~13.1%。辣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降低17.4%~31.2%,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则分别提高4.4%~11.5%和23.9%~63.5%。有机替代能够显著降低设施土壤中铵、硝态氮的累积,相较于全量化肥处理,有机替代处理0~10和1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减少24.6%~34.7%和6.7%~18.4%,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44.6%~55.7%和22.7%~40.8%。该试验条件下,有机氮替代50%时最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品质以及减少土壤矿质态氮积累。

关键词: 有机替代 辣椒 产量 品质 硝态氮 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 2021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设施西瓜为研究对象,共设置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研究各施肥处理西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与CK1和CK2相比,BOF处理西瓜单瓜重分别显著提高120.0%~128.1%和13.2%~17.7%,产量分别显著增加99.5%~134.7%和8.2%~9.8%。BOF处理西瓜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BOF处理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与CK1和CK2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30.1%~37.2%和13.7%~16.3%。[结论]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在设施西瓜生产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设施西瓜 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不同替代量对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研究不同有机氮替代量对西兰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该地区西兰花优质高产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有机替代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相较于不施化肥和全量化肥处理,有机替代处理西兰花产量分别提高30.6%~43.7%和4.7%~15.3%,其中有机氮替代30%时产量增加幅度最大。西兰花硝酸盐含量在有机氮替代30%时较不施化肥处理降低12.9%,替代50%时提高26.2%;维生素C含量在有机氮替代30%和50%时分别增加21.0%和2.9%。有机氮替代对西兰花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该试验条件下,有机氮替代30%时最有利于提高西兰花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 有机替代 西兰花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李府贡枣’为试材,露地栽培为对照,避雨栽培为处理,测定环境因子、光合指标的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避雨条件下,光照强度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露地;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绿素a/b比值降低;枣果着色较好,可溶性总糖较露地高10%,单果重及纵横经明显降低;裂果率低于5%,露地栽培为50%~60%。避雨栽培显著提升枣果内在和外观品质,降低裂果率。

关键词: 避雨栽培 光合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14008)饲草鲜质量(10.51 t/hm2)和干质量(1.38 t/hm2)最高,籽粒产量(1.82 t/hm2)居第2位,品种B1(扬饲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3.58 t/hm2),饲草鲜质量(9.00 t/hm2)和干质量(1.17 t/hm2)居第2位,两者均可作为饲草及籽粒兼用型品种。播期对饲草品质影响较大,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播期间饲草品质除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其中播期A2和A4相应性状值较高。品种间饲草品质基本无差异,参试材料均可用作优质饲草。品种间籽粒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品种B2蛋白质含量最高,品种B1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可以选择品种,改善饲料品质。播期与品种间互作对饲草产量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性状基本无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冬麦区选用皖饲啤14008或扬饲麦1号,于9月30日播种,能实现优质饲草与籽粒兼收。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饲草 籽粒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在不同光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特点,利用长江流域中稻区多样的气候条件,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长江流域中稻区9个省(市)设立10个和11个试验点,选择各地区代表性品种8~9个,共18个品种,进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以当地最适播种期为基准,前后共分3期播种,分析供试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记录同期的气象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点2年3期分期播种水稻品种的光温特征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以及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产量高低顺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精米率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为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直链淀粉含量为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胶稠度为中温中光照区(长江流域东部)>高温高光照区(长江流域中部)>低温低光照区(长江流域西部),糊化温度区域间差别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齐穗后光、温分别与产量和品质均显著相关(P<0.05),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长江流域中部"双减"(齐穗后20 d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1℃,日照时数不超过160 h)、长江流域东部"一减(温)一增(光)"(齐穗后平均温度不超过29℃,日照时数不少于90 h)以及长江流域西部"双增"(平均温度不低于20℃,日照时数不少于110 h)等温光原则,均可以种植出高产与优质协调的稻米.

关键词: 水稻 长江流域 产量 品质 温度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