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秸秆覆盖模式,设置7种覆盖模式即M0(覆盖量0kg·hm-2)、M1(覆盖量4 000kg·hm-2,隔行覆盖)、M2(覆盖量4 000kg·hm-2,每行覆盖)、M3(覆盖量8 000kg·hm-2,隔行覆盖)、M4(覆盖量8 000kg·hm-2,每行覆盖)、M5(覆盖量12 000kg·hm-2,隔行覆盖)和M6(覆盖量12 000kg·hm-2,每行覆盖),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秸秆覆盖量有利于增加小麦节间长和株高,且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处理的节间长和株高大于隔行覆盖处理,且M2与M1及M5与M6间株高差异显著。M2、M3、M4、M5和M6孕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M0。适宜秸秆覆盖量与不覆盖相比可显著增加旗叶长宽和叶面积;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与隔行覆盖间旗叶长宽差异不显著,而灌浆中期旗叶面积间差异显著。秸秆覆盖相对于不覆盖及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相对于隔行覆盖均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ΦPSII和ETR,而降低Fo。M4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数值最高,比M0分别显著增加了25.5%、45.6%和26.4%,且相同覆盖量下每行覆盖相对于隔行覆盖更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未覆盖M0的产量最低(7 846.00kg·hm-2),M4的产量最高(8 408.03kg·hm-2);相同覆盖量下,M2比M1、M4比M3、M6比M5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6%、1.4%和1.2%。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旗叶面积、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皆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秸秆覆盖量过高和过低及隔行覆盖皆不利于小麦植株生长、光合改善及产量提高,每行覆盖、秸秆覆盖量8 000kg·hm-2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适宜秸秆覆盖模式。

关键词: 株高 干物质积累量 叶绿素荧光 气孔导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度密植下不同烤烟品种产质比较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宜密烤烟品种,为"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四川盐源进行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适度密植下,单位面积可采烤烟叶数量增加,可加大"去除不适用烟叶、优化烤烟等级结构"的调控空间;(2)适度密植下,KRK26中部叶比例和亩产值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部位间差异性相对较少,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多,优化烤烟结构可调控性强;(3)适度密植下,云烟87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适宜,外观质量表现较好,可采叶较多,优化结构可调控性较强;(4)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中上部叶感观质量表现好,清香型风格相对彰显,香气质和香气量表现突出,工业可用性强,可继续加大发展;KRK26在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等方面表现好,感观质量总体表现较好,可适度发展。

关键词: 高海拔烟区 烤烟品种 适度密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全部基施(N1)、基肥70%+拔节肥30%(N2)、基肥50%+拔节肥50%(N3)和基肥30%+拔节肥50%+大喇叭口肥20%(N4)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利用Logistic方程比较不同处理的玉米子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渍水处理降低子粒千粒重最大潜力值,降幅达5.5%~10.3%;灌浆持续期缩短,最高达9 d;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氮肥后移较氮肥前移处理提高子粒最大潜力值;平均灌浆速率增大,最高达22.4%;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滞后性",最高延迟13.8%,有利于减轻苗期渍害对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通径分析表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影响较大,表现为Tm>Va>V1。苗期渍水抑制子粒灌浆速率,导致夏玉米产量下降,降幅达24.2%~25.7%,氮肥后移能够减轻苗期渍害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夏玉米 渍水 氮肥后移 灌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单倍体诱导系之间杂交组合诱导效果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个具有一定亲缘、性状差异的诱导系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MT041组配成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Stock6改良系×MT041和高诱1号×MT041,开展其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散粉量、诱导率研究。结果表明,3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在植株生长势(株高)、综合抗性和散粉量等方面均具有超亲的优势;诱导系杂交组合:Stock6改良系×高诱1号和高诱1号×MT041在单倍体诱导率上同样具有超亲的优势;进一步验证表明这二个诱导系杂交组合具有较为稳定的单倍体诱导能力,可作为大规模单倍体育种中诱导花粉源。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杂交组合 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研究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糯玉米皖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淮地区研究密度对糯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为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2014年度以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但60 000和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度以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0 000和120 0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2014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0591xe~((-0.0000135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4 185~98 290株/hm~2;2015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3136xe~((-0.0000137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2 494~98 238株/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总体上玉米的穗位高、秃尖长、空秆率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鲜百粒重下降。江淮地区糯玉米的种植密度以52 494~54 185株/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皖糯5号 种植密度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鱼发酵过程营养物质动态变化

食品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鳜鱼在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探讨鳜鱼发酵产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意义。结果表明,鳜鱼发酵7 d时水分含量达59.5%,失重率达11.67%,水分活度为0.94,含盐量2.45%。与鲜鳜鱼相比,臭鳜鱼肌肉黏度增大,总蛋白含量有所下降,氨基态氮和挥发性盐基氮均呈增加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Lys,其在鲜鳜鱼中含量达22.30 mg/100 g,其次是Pro,Gly,Ala和Glu;发酵初期的鳜鱼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所下降,但发酵成品臭鳜鱼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又比鲜鳜鱼明显升高。

关键词: 鳜鱼 发酵 物质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腐烂指数的草莓采后货架期预测模型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采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贮藏过程中的腐烂指数的变化、货架期与贮藏温度的关系,将红颜草莓贮藏于不同温度(273、278、283、288、293、298 K)下,测定其腐烂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零级反应对草莓腐烂指数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应用Arrhenius方程,建立了草莓腐烂指数与贮藏温度、时间之间的动力学预测模型,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f)分别为:Ea=5.82×104J/(mol·K)、kf=1.71×1011exp(-7.0×103/T)。在275、280、285、290、295、300 K贮藏温度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相对误差(RE)为5.89%,预测精度较高,模型可以接受。对基于果实腐烂指数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可以较好地预测273~300 K贮藏温度下草莓果实贮运过程中的货架期。

关键词: 草莓 贮运 腐烂指数 货架期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铁含量猪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化及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新鲜猪血红细胞裂解原液依次用10%、20%、30%、40%、5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并分步收集沉淀,获得粗猪血红蛋白。结果表明,血红蛋白主要集中于50%和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中,杂蛋白主要集中在10%~4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50%和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后获得的粗猪血红蛋白用DEAE-Sephrose FF阴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分离,均获得了单一蛋白峰,对出峰处各管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均为分子量为16.4 ku的单一条带,为猪血红蛋白的单亚基分子量,经PDQuest软件分析纯度为95.2%,比市售的猪血红蛋白纯度(约为85%)高。采用Bradford法测定各步分离组分的蛋白浓度,结果表明,血红蛋白得率占总蛋白的49.69%;纯化猪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为32.96%;纯化后猪血红蛋白的含铁量为0.335%,与血红蛋白中理论铁含量0.35%接近。

关键词: 猪血红蛋白 提取纯化 特性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籽源锌螯合肽的制备、纯化和结构解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菜籽蛋白制备水解物,运用固定金属亲和层析(IMAC-Zn2+)和葡聚糖凝胶G25(Sephadex G25)层析分离纯化;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鉴定序列;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ECT)、双硫腙比色法(DCM)、原子吸收光谱(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锌螯合率。试验表明:菜籽蛋白的4 h水解物锌螯合潜力最佳;分离该水解物获得3个肽组分(I,Ⅱ和Ⅲ),其中Ⅱ和Ⅲ具有锌螯合能力;进一步分离后分别获得3个(Ⅱ-1,Ⅱ-2,Ⅱ-3)和2个肽组分(Ⅲ-1和Ⅲ-2),组分Ⅱ-3的锌螯合率最高,高于同浓度的谷胱甘肽(GSH)(P<0.05);鉴定Ⅱ-3序列获得4条肽,即Ala-Arg(AR),Asn-Ser-Met(NSM),Gly-Lys-Arg(GKR)和Glu-Pro-SerHis(EPSH)。其中NSM的锌螯合率最高,来源于菜籽蛋白NADH-enoyl-ACP reductase Chain A序列中的296-298氨基酸残基。因此,菜籽蛋白可以作为微量元素螯合肽的优良来源。

关键词: 菜籽蛋白水解物 螯合肽 固定金属亲和层析 碱性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银边常春藤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银边常春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其扦插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银边常春藤最长主茎增长率和叶片数增加率呈下降趋势,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除重度胁迫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外,其他处理无差异;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质膜相对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根系活力提高。因此,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对银边常春藤的抑制作用加重,重度胁迫还使其观赏效果受到影响。复水后,各处理的银边常春藤生长均恢复,即重度胁迫对其生长和观赏效果有影响,但对其生存未造成威胁。

关键词: 银边常春藤 干旱胁迫 复水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