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种植密度(模糊匹配)
7条记录
氮密互作对淮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冠层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稳产高产栽培的氮密配置,在大田条件下以安农0711(AN0711)和烟农19(YN19)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150×10~4、210×10~4、270×10~4和330×10~4株·hm~(-2)4个种植密度(分别用D1~D4代表),以及135、180、225和270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用N1~N4代表),分析了氮密互作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密互作可改善小麦冠层结构,显著影响冠层光合特性。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25 kg·hm~(-2)时变化均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显著提高,且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以D4N4处理最大,灌浆中期均以D3N3处理最大。氮密对籽粒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D3N3处理下AN0711和YN19的冠层光合能力和籽粒产量均最高,其中产量分别达到7 866.67和7 400.00 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270×10~4株·hm~(-2)和225 kg·hm~(-2)。

关键词: 冬小麦 砂姜黑土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研究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糯玉米皖糯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江淮地区研究密度对糯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为江淮地区鲜食糯玉米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趋势。2014年度以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但60 000和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度以75 000株/hm2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30 000和120 0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2014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0591xe~((-0.0000135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4 185~98 290株/hm~2;2015年玉米产量y(kg/hm~2)与密度x(株/hm~2)方程为y=0.43136xe~((-0.0000137x)),最高产量密度范围为52 494~98 238株/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总体上玉米的穗位高、秃尖长、空秆率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鲜百粒重下降。江淮地区糯玉米的种植密度以52 494~54 185株/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 皖糯5号 种植密度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栽培对油菜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德油5号为材料,设置不施氮肥、农民习惯施肥和3个优化栽培处理(分别用CK、FFP、OPT1、OPT2和OPT3表示),研究了秸秆还田、合理增密和优化施肥等栽培措施对油菜地上部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油菜干物质和养分累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油菜栽培措施的优化,地上部物质和养分累积显著增加。OPT2养分累积和产量低于OPT3,但籽粒和养分收获指数显著提高,提高了产投比;与FFP比较,OPT2产量增加73.5%,增收2 160元/hm2,养分累积和收获指数均增加显著。说明OPT2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促进油菜生长,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养分累积和收益。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肥 物质累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密度对甜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甜荞麦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播种期。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种植密度(B1:45万/hm2、B2:75万/hm2、B3:105万/hm2、B4:135万/hm2)和播期(A1:7月28日、A2:8月7日、A3:8月27日)2个处理因素,研究种植密度和播期对甜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甜荞麦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的影响不显著,而不同播期对甜荞麦生育期、株高和主茎节数有较大影响。其中,8月27日(A3)播种的生育期比7月28日(A1)、8月7日(A2)播种的生育期长10天左右,株高比A1、A2平均矮9 cm和12 cm,主茎节数相应减少3.8节和2.7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对主茎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的播期、密度对甜荞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产量最高的为A1B4处理,其产量为3997.55 kg/hm2,比产量最低的A2B1处理增产134.25%;A1B3、A1B4、A2B4处理的产量分别为3970.25、3997.55、3970.20 kg/hm2,是本试验中较高的产量,可见,105万/hm2~135万/hm2的播种密度和适当提早播期(7月底到8月上旬)能获得较高荞麦产量。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以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密度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对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密度水平下,新安5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穗长显著变短,株高和穗位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密度间的倒伏率、空秆率、行数差异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粒数和单穗重显著减少,千粒重变化较小。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新安5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 302.19株/667m2。在太和、界首2个试点进行了密度为5 000株/667m2的小面积生产示范,均表现为高产、稳产,示范效果明显。

关键词: 玉米 新安5号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肥地区果用桑栽培技术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合肥地区栽植的果用桑树的品种、栽植密度、剪伐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果用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白玉王均可以在合肥地区栽植,栽植的株行距以1m×2m左右、每公顷栽植4500株左右为宜,剪伐方法主要在夏季修剪,在上一年的剪伐处将所有的枝条短截,保留基部的3~4个芽,可使每公顷桑葚的产量在15000kg以上。

关键词: 果用桑 品种 栽植密度 剪伐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红黄壤地区油菜高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研究表明 :皖南红黄壤地区油菜种植密度 15万穴 / hm2 ,每公顷土壤施用纯氮 2 10 kg,施用氧化钾 15 0 kg,油菜生物学性状最佳 ,产量最高 ,达 2 417kg/ hm2 。

关键词: 油菜 氮肥 钾肥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