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室内抑菌活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安徽优质烟区且对烟草青枯病更具拮抗抑菌活性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光密度法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了3种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发酵液的拮抗抑菌效应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拮抗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5,10,20,40,80倍5个浓度梯度的3种拮抗菌都比对照(CK)的光密度值(OD)高,均高于57个百分点以上,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且拮抗抑菌顺序依次为AKJK-2013-02>AKJK-2013-13>AKJK-2013-11。3种拮抗菌均能在开始生长时就能分泌抗菌物质,且拮抗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呈成正相关;3种拮抗菌的拮抗抑菌活性都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且均在存放28 d后的拮抗抑菌活性还能达到83.5%以上。因此,3种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拮抗菌 发酵液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微量水样环境毒理学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环境水样个体水平的毒理学检测成本较高、耗时长,且检测后的水样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通过使用易于培养和观察、个体微小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毛细玻璃管的虹吸原理将线虫暴露于微量的环境水样进行染毒培养,实现微量水样在个体水平的毒理学评价。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检测了暴露组线虫与对照组线虫的生殖腺细胞损伤水平、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量、氧化应激水平、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水平等生物终点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微量环境水样在个体水平的毒理学分析提供一种快速、可行、廉价的评价手段。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微量环境水样 毒理学评价 评价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果皮颜色的遗传分析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商品成熟期果皮紫色(245)、绿色(246)、乳白色(247)的3份辣椒品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45×246和245×247,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通过目测分级、色差仪分析测定P1、P2、F1、B1、B2、F2各单株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L值、C值和颜色级值,并应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遗传为细胞核遗传,紫-绿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混合多基因模型,即D-2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39%、91.39%和82.26%;紫-白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模型,即E-0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02%、94.34%和97.54%。表明主基因遗传力较强,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影响弱,在育种时对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

关键词: 辣椒 果皮颜色 紫色 色差仪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不同供钾能力的烟-稻轮作区稻田,研究了烟杆还田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的效果.结果表明:烟杆还田(2250 kg·hm~(-2))和施钾肥(K_2O 75kg·hm~(-2))均能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钾素的累积量,其中烟杆还田配施钾肥的增幅最大,低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 mg·kg~(-1))、中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00~150 mg·kg~(-1))和高钾(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1))土壤的水稻分别增产13.3%、17.1%和13.5%.烟杆还田(St+NP)可以提高钾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但在水稻当前推荐施肥量(75kg·hm~(-2))条件下,烟杆还田配施钾肥(St+NPK)对钾肥(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无显著影响,说明当前推荐施钾量可能偏高.通过对烟杆还田替代钾肥的计算,发现还田烟杆可以替代10%~22%的化肥钾(K_2O),烟后晚稻在烟杆还田时钾肥施用可以减少7.2~16.5 kg·hm~(-2).因此在烟杆还田条件下,高钾田块可减少化学钾肥的施用,而中钾和低钾田块为稳定水稻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则应保证目前推荐钾肥量的投入.

关键词: 烟杆还田 水稻 养分吸收 烟杆钾 替代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安徽省主要草莓种植区随机采集的18个草莓黄萎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5个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同时根据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可能来源于橡胶、木薯、棉花等木本植物。研制出可用于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大量制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解决了该病原菌由于菌丝生长过旺而产孢量很少的难题,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通过人工伤根接种的方法将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周后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的症状。从发病植株中重新分离获得出该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最终确定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对我国主栽的几个草莓品种进行黄萎病病圃鉴定,结果显示:枥木少女和红颜发病最重,其中红颜病株率最高,为17.79%;章姬、丰香和佐贺清香次之,而欧系和宁玉2个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较强。

关键词: 草莓黄萎病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水稻镉含量及其在亚细胞中的分布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元素含量测定与亚细胞分离的方法,分析水稻镉在不同器官、组织之间的差异分布特征,从微观水平上阐释硒增强水稻镉耐受能力的机理,阐明硒降低稻米镉累积量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重均增加。在2、4、8和16 mg·kg~(-1) Cd质量分数处理时,1.2 mg·kg~(-1) Se处理的糙米干物质量比Se空白处理分别增加了6.81%、7.73%、14.24%和49.62%。(2)当土壤镉质量分数在2~16 mg·kg~(-1)时,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中镉含量随土壤镉浓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加。未施硒时,4、8和16 mg·kg~(-1) Cd处理糙米中镉质量分数分别为0.23、0.37和0.57 mg·kg~(-1),均超过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稻米镉的限量(0.20 mg·kg~(-1))。(3)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均显著下降,4、8 mg·kg~(-1) Cd处理组中,糙米的镉含量均低于0.20 mg·kg~(-1),且1.2 mg·kg~(-1) Se处理优于0.4和0.8 mg·kg~(-1) Se处理。(4)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根系>茎叶>糙米>精米。随着硒浓度的增加,镉在精米中的分配比例下降。结论:硒能够通过调整镉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降低稻米中的镉含量;而硒元素对镉毒害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对镉的区室化分隔而实现的。

关键词: 糙米 精米 镉含量 镉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RRM2和ACO2-E6基因棉花冠层特征和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转基因棉花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生理机制,2014―2015年以转RRM2基因棉花及其亲本中棉所12(CK1)、转ACO2-E6基因棉花及其亲本中棉所24(CK2)为材料,研究冠层特征、光合特性等与转基因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分析比较转基因棉花与亲本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转RRM2基因棉花的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中棉所12。转ACO2-E6基因棉花的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中棉所24。转基因棉花的籽棉产量与盛铃期的叶面积指数、光系统Ⅱ光化学量子产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分别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转基因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各自对照,且表现出较优的冠层结构以及较合理的源库比。

关键词: 叶面积 SPAD值 可溶性总糖含量 产量 纤维品质 棉花 RRM2基因 ACO2-E6基因

不同用量赤泥和油菜秸秆配施对烟草镉含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烟叶Cd含量,提高烟叶品质,通过两个地点田间试验研究土壤中配施不同用量赤泥和油菜秸秆对土壤和烟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d含量土壤中,7500 kg hm~(-2)赤泥粉和3000 kg hm~(-2)油菜秸秆组合配施效果最好,烟叶Cd消减率达到40%;而低Cd含量土壤中,采用赤泥粉和油菜秸秆施加量均为3000 kg hm~(-2)组合配施效果最好,烟叶Cd消减率达到21%。与对照相比,钝化剂对土壤Cd全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而烟草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赤泥和油菜秸秆复合可有效降低土壤和烟叶的Cd污染。

关键词: 北疆 施氮量 复播大豆 光合生理 产量

皖北亳州烟区土壤肥力定量评价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分析了谯城区1134个植烟土样的p 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利用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肥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旨在通过简便科学的评价,快速摸清烟区土壤肥力现状,指导精准施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 H较高,有机质偏低,大部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适中;(2)肥力较低区、中等肥力区和较高肥力区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65%、89.93%和4.42%;(3)土壤肥力在南北方向上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东西方向上呈现出高-低-高趋势;(4)现主要植烟乡镇中,从土壤适宜性方面来看,西南部和中部相对优于西北部,西北烟区应该设法提高速效钾含量。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定量评价 植烟土壤 亳州市谯城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糖对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菊糖对马铃薯淀粉糊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流变仪测试和体外酶解等方法测定菊糖-马铃薯淀粉共混体系的特性变化。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的菊糖添加量范围内,菊糖-马铃薯淀粉共混糊的流变学特性均符合幂率模型,为假塑性流体;菊糖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淀粉糊黏度,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这一趋势加大。体外酶解结果表明:菊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马铃薯淀粉的水解速度及程度,且随着菊糖添加量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相应增加;水解指数HI及预测血糖值e GI均随着菊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菊糖最大添加量时(菊糖与淀粉配比为1∶5),菊糖-淀粉共混体系的水解率、HI和e GI值分别由原淀粉的70%、57.87和71.48降至50%、42.74和63.17。研究结果提示适量的菊糖不仅可以改善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性能,还可以降低其血糖指数。

关键词: 菊糖 马铃薯淀粉 流变 体外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