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分子标记辅助改良杂交稻协优57及其父母本的蒸煮食味品质

生物学杂志 2011 CSCD

摘要:协优57是一个产量高和适应性强的杂交中籼组合,但由于其父母本直链淀粉含量(AC)高,导致杂交稻米的AC较高、蒸煮食味品质较差。先前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协优57的亲本057[恢复系,记作057(GG)]和协青早A[不育系,记作协A(GG)]的W x基因进行改良。利用改良前、后的各亲本分别配组,分析不同组合的AC、食味品质和颗粒性淀粉结合酶(GBSS)活性。结果表明,改良单亲的GT型组合协A(GG)×057(TT)、协A(TT)×057(GG)杂交稻米的AC由原组合协A(GG)×057(GG)的28%分别降到19.9%和19.3%,但均一性较差。改良双亲的TT纯合型组合协A(TT)×057(TT)的杂交稻米,不仅AC降到中等偏低水平(13.1%),而且AC的均一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明显改善。GBSS活性分析表明:三种W x基因型的GBSS活性总体表现为GG>GT>TT。

关键词: PCR-AccⅠ分子标记 杂交稻米 直链淀粉含量 蒸煮食味品质 颗粒性淀粉结合酶 快速粘度测定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梨木质素代谢对石细胞含量和果实口感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以五种基因型梨果实为材料,对石细胞团的大小、分布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定石细胞、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相关合成酶PAL、POD、PPO活性,探讨不同基因型梨果实木质素代谢对石细胞含量及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梨木质素含量高时,石细胞含量也高,石细胞团相对较大,分布较密集,口感差。各基因型的梨木质素、石细胞含量和大小为:砀山酥梨>贡梨>丰水梨>库尔勒香梨>苹果梨,口感为砀山酥梨<贡梨<丰水梨<库尔勒香梨<苹果梨。同一基因型梨,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PO、POD活性高的部位,木质素和石细胞含量也高;PAL、POD、PPO三种酶活性、木质素含量、石细胞含量和石细胞团大小均表现为近果心部位高于中层果肉部位。

关键词: 梨果实 石细胞 木质素 PAL POD PPO 口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下水位田块油菜硫肥效应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长江下游沿江平原不同地下水位田块上种植油菜,对不同硫源硫肥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为1.5 m时,施用硫肥产生的效果较地下水位为0.8 m的各处理明显,表现为可以改善油菜的农艺性状,提高产量,促进油菜对硫的吸收,提高油菜籽含硫量、含氮量和粗脂肪含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菜感染菌核病的程度。在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ES1处理效果好于ES2处理,而SSP2处理效果好于SSP1处理。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60 kg的硫就可满足作物的需要,获得较好的产量、品质。

关键词: 地下水 油菜 硫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西瓜SRAP技术体系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小型西瓜种质遗传分析奠定基础以及不类型西瓜SRAP技术体系的通用性,以小型西瓜F'1秀丽'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和模板DNA浓度进行5因素4水平的筛选分析,用Me3-Em3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以确定最优反应体系;进一步应用该优化反应体系,对5个不同引物和37份不同果型西瓜资源DNA进行SRAP-PCR扩增。结果表明,小型西瓜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μL、Mg2+3.0mmol/L,dNTPs0.2mmol/L,引物0.5μmol/L,模板DNA 40ng、Taq聚合酶0.5U,总体积为10μL。不同果型西瓜资源DNA进行SRAP-PCR扩增,电泳条带清晰、稳定性好,说明不同果型西瓜种质SPAP体系具有通用性。

关键词: 小型西瓜 SRAP 正交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池州市植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风险评价

土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了安徽省池州市现有烟区和潜在烟区的45个典型水田的耕作层土样,分析了其重金属Cd、Hg、As、Pb、Cr、Cu、Zn、Ni、Mn和Se的全量,对照相应标准,计算和分析各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分级和污染风险分级,结果表明:池州市现有烟区和潜在烟区的土壤尚处于"无污染"和"无污染风险"状态,但有个别点位的Cu已接近轻微污染;As已接近健康低风险;As、Pb、Cr、Zn已接近生态低风险,需要注意防范。

关键词: 池州市 植烟土壤 重金属 污染与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鲜食枣新品种‘李府贡枣’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李府贡枣’是从安徽省合肥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熟、丰产、优质鲜食枣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97g,最大18.1g,可食率97.92%,果肉绿白色,多汁,肉质酥脆、细腻无渣,甜酸味。抗病能力强。在安徽合肥8月中旬进入成熟期,发育期75~80d。适合露地和设施栽培。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C-MS/MS法测定11种鲜切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相同的设定条件下,进行11种鲜切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试。方法:将马铃薯热烫60s,表面干燥,180℃油炸100s,脱油,前处理,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结果:在相同的油炸试验条件下,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是D-519、陇薯-3号、中薯-7号、LK99等,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是中薯-8号、夏波蒂、中薯-3号等。结论:马铃薯品种对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鲜切油炸薯片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棉区两种栽培方式下棉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步研究了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运用杂草群落的重要值(MDK)和相对多度(RA),结合K类中心聚类法分析两种模式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程度。在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杂草演替规律差异不大。一般是以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为重要杂草,由铁苋菜、狗尾草、马齿苋、通泉草、反枝苋和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组成的杂草群落;直播棉田杂草在棉花蕾期发生密度较大,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较大。两种栽培方式下,不除草棉田的棉花前期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和果节数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后期的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皮棉产量减少极显著。

关键词: 棉花 直接播种栽培方式(简称直播) 营养钵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简称移栽) 杂草 重要值(MDK) 相对多度(RA)

陆地棉SSR核心引物筛选及95份骨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棉花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391对棉花SSR引物中筛选出均匀分布于棉花26条染色体的52对核心引物,对92份陆地棉和3份亚洲棉骨干种质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2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13,平均5.7692个,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s,PIC)在0.3457~0.8800间,均值为0.7100,显示在这些位点上,供试材料的遗传变异比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73处,3份亚洲棉种质单独聚为一类,92份陆地棉种质被分为4大类群,与系谱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在陆地棉种内,92份种质资源的相似系数在0.71~0.97之间,平均为0.84,表明陆地棉种内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狭窄;而广泛的亲本选配与频繁的引种,以及选育过程中未知血缘的渗入,又致使陆地棉遗传背景丰富。

关键词: 棉花 SSR 核心引物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氨基多糖抑菌剂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抑制效果研究

中国烟草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拟氨基多糖类抑菌剂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K1、K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20 mL/L的K1、K2对烟草黑胫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0.58%、84.68%,EC50分别为26.15、4.87 mL/L。

关键词: 抑菌效果 拟氨基多糖 烟草黑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