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温对淮南麻黄鸡血脑屏障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高温对淮南麻黄鸡血脑屏障的影响,将120羽107日龄淮南麻黄鸡随机均分为四组:常温对照组(Ⅰ组)、常温注射组(Ⅱ组)、高温对照组(Ⅲ组)、高温注射组(Ⅳ组)。Ⅰ、Ⅱ组于常温下饲养(21~23℃、RH60%~70%),Ⅲ、Ⅳ组每天高温处理3h(34~37℃、RH 45%~50%),试验持续2周。试验第7、14天,每组随机抽取5羽鸡,Ⅱ、Ⅳ组鸡一次静脉注射γ-氨基丁酸(GABA)(每千克体重8.87mg),Ⅰ、Ⅲ组鸡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0.5h后断头取脑,冰浴上迅速采集脑组织。使用ELISA法分别检测第7、14天四组鸡脑组织中的GABA含量;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第14天常温对照组和高温对照组中鸡脑组织的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并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脑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第7天,Ⅰ、Ⅱ组鸡脑组织中GAB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鸡脑组织中GABA含量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试验第14天,Ⅰ、Ⅱ组间鸡脑组织中GAB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鸡脑组织中GABA含量高于Ⅲ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温对照组相比,高温对照组鸡的血脑屏障结构受到破坏,电镜下观察到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嵴有的断裂、有的空泡变性,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间隙增宽,内皮细胞外基膜增厚、结构疏松;高温对照组鸡脑组织ZO-1的mRNA相对转录量极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组(P<0.01),Occludin的mRNA相对转录量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组(P<0.05);高温对照组鸡脑组织ZO-1和Occlud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组(P<0.01)。高温破坏了鸡的血脑屏障,脑组织中ZO-1和Occludin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细小病毒安徽分离株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番鸭细小病毒(MDPV)安徽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特征,通过PCR扩增获得了MDPV结构蛋白(VP)基因全长序列AH-MDPV-VP,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12条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V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AH-MDPV-VP基因全长2 199bp,包括完整的VP1、VP2和VP3蛋白编码区。MDPV与GPV的VP基因部分序列一致,但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化分析显示,MDPV安徽分离株与基因重组型MDPV上海分离株SAAS-SHNH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分析显示二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9%,且AH-MDPV-VP与GPV毒株SHFX1201的序列同源性也有89.5%。此外安徽分离株与其他MDPV的VP1、VP2和VP3基因同源性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与GPV则相反呈上升趋势。进一步显示MDPV安徽分离株与基因重组型MDPV上海分离株SAAS-SHNH相似,可能为MDPV和GPV基因重组型水禽细小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安徽省四个地方鸡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对安徽省四个地方鸡种遗传资源淮南麻黄鸡、霍邱鸡(固始鸡)、黄山黑鸡、金寨黑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基因组扫描技术检测21个微卫星标记在四个群体中的基因型,统计分析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结果显示:21个微卫星标记在四个群体中表现出中高度多态性;观察杂合度最高的是金寨黑鸡,最低的是霍邱鸡,分别为0.621和0.587;Nei′s标准遗传距离最近的是淮南麻黄鸡和霍邱鸡,为0.0212,最远的是淮南麻黄鸡与黄山黑鸡,为0.2187;聚类分析显示淮南麻黄鸡和霍邱鸡聚为一类,黄山黑鸡和金寨黑鸡聚为一类;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淮南麻黄鸡和霍邱鸡群体极为相似,黄山黑鸡和金寨黑鸡有较大差异。安徽四个地方鸡种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黄山黑鸡与金寨黑鸡遗传结构有较大差异,淮南麻黄鸡与霍邱鸡非常相似,在以后的选育开发中应充分利用这些遗传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区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减少江淮丘陵区稻田氨挥发损失和提高其氮肥利用率的途径,采用密闭室连续抽取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稻季,氨挥发损失率以分蘖肥期最高,基肥期次之,穗肥期最低。较常规施肥(CN),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CRU)处理稻季氨挥发损失总量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6.23%和4.52%,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07%;各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与同期田面水中的铵态氮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综合分析,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既能减少氨挥发损失,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江淮丘陵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理位置解析的种子溯源双向动态交互模型及实现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解决农作物种子溯源问题,帮助生产企业统计分析经营状况,实现交互式营销,该文利用种子电子代码,通过分开录入售前阶段各级分销信息,分层写入地理代码集合,在用户验证最小包装单元时动态解析用户位置信息,逐层匹配地理代码集合,构建了种子溯源双向动态交互模型。用户通过该模型获得溯源信息时可选择互动交流,企业可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推送营销信息,实现了溯源结果对企业、用户双向推送。通过对小麦品种华成3366销售和反馈2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拟合优度为0.997 8,说明企业通过扫码次数的反馈能较好地促进销售,有效防止窜货发生。该模型分层独立的流通信息,保证了溯源的可靠性;双向交互性有效地帮助企业指导生产实际,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 种子 农作物 模型 种子溯源 位置解析 地理代码集合 种子电子代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变异区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斑综合征已给安徽省克氏原螯虾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安徽省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分子流行病学,2016年4—8月在安徽省6个市采集9个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WSSV套式PCR检测,扩增病毒可变区ORF94、ORF75和ORF125,将获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个样本均在第1轮PCR扩增中获得阳性结果,其ORF94的重复单元(repeat unit,RU)数量为2、4、7、8和12,2RUs为常见基因型,ORF75的组合RUs总数为3、6、9、10和11,9 RUs为常见基因型,排列顺序为45、102、45、102、3×45、102和45,ORF125的RUs为5~9,其中7 RUs和6 RUs为常见基因型。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ORF94 ORF75 ORF125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