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于2008—2010年研究了水旱轮作制下连续秸秆覆盖对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0—5 cm、5—15 cm和15—25 cm土层土壤NH4+-N、NO3--N含量,并且随着秸秆覆盖还田年限的延长和用量的提高,3个土层土壤的NH4+-N、NO3--N含量的增幅也随之增加。第5季水稻收获后,秸秆覆盖处理NH4+-N、NO3--N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8.83%—36.70%和12.04%—37.70%。秸秆覆盖还田使水稻生育前期土壤NH4+-N、NO3--N含量降低,有利于减少NO3--N的淋失。而后期氮素得到释放满足作物生殖生长的需要,则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秸秆覆盖还田后,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旱季作物(小麦、油菜)的增产效应要高于水稻,并且作物的增产幅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和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起主要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小麦、水稻的有效穗数以及油菜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结论】连续秸秆覆盖还田促进了土壤无机氮的供应,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关键词: 连续秸秆覆盖 土壤无机氮 供应特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棉区2012年棉种市场调研报告

棉花科学 2012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沿江棉区主产棉县棉种市场开展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市场上销售的棉花品种数量较多,其中国审棉和鄂审棉占市场份额较大;杂交棉种平均零售价为239.69元/kg,棉农用种成本比2011年增加156.16元/hm2;品种类型大多为杂交棉,相对单一。

关键词: 安徽 沿江棉区 市场调查 种子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农业学报》性质及学科分类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西南农业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全为学术性,涉及农业各个学科,属于农业综合性期刊。在进行期刊评价时,农作物类和园艺类文献超过该学科"20%区域"文献数均值,故同时也归类到农作物类和园艺类专业学术期刊组进行评比。

关键词: 《西南农业学报》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大豆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国内外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该文主要综述了大豆花叶病毒的性质与危害、株系划分及SMV基因组结构和其编码11个蛋白的功能、SMV基因间的作用及寄主(大豆)基因与大豆花叶病毒基因间的互作、大豆花叶病毒流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大豆花叶病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 基因组 互作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磷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直播油菜的磷肥产量效应,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磷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菜产量,且油菜产量与磷肥施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当磷肥施用量为90~180kg/hm2时,油菜获得较高的产量。提高磷肥用量,油菜的磷肥偏生产力呈递减趋势,农学利用率规律不明显。施用磷肥后油菜的经济效益显著,处理P180产值和施肥效益最高,分别为7080.21元/hm2和6540.21元/hm2。产投比以处理P45和P90较高,分别为11.84和11.53。综合考虑油菜施用磷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安徽省沿江地区以每公顷施用90kgP2O5为最佳磷肥用量。

关键词: 直播油菜 磷肥 产量 磷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陵县白姜姜瘟病的致病因素及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介绍铜陵县白姜姜瘟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其致病因素,并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县白姜姜瘟病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白姜姜瘟病 发病症状 致病因素 防治技术 安徽铜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不同栽培料配方的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以袋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优良栽培料配方为对照,共设置5种配方进行瓶栽试验。比较了各种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周期、商品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4的菌丝长势好,出菇整齐,开伞难,其商品性与对照相当;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达85.71%,比对照增产9.62%;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d,有效地缩短工厂化生产周期,从而达到了节能增效的效果,是金针菇工厂化瓶栽较为理想的栽培料配方。

关键词: 金针菇 工厂化瓶栽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8C/cry3A工程菌BIOT1853A对花生田主要节肢动物类群结构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受体菌株Bt185和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研究转cry8C/cry3A工程菌BIOT1853A对花生田主要节肢动物类群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田地上部分主要节肢动物分为以下9个类群:蝗虫类、蟋蟀类、粉虱类、叶甲类、叶蝉类、瓢虫类、蝽类、草蛉类和蜘蛛类;施加不同浓度工程菌BIOT1853A对主要节肢动物类群的组成、数量和时序动态均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工程菌BIOT1853A对花生田节肢动物群落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Bt工程菌 花生 节肢动物 生态安全

花生种子LOX3活力测定及其对储藏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测定花生中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s,LOXs;EC 1.13.11.12)活性,本研究在已有作物脂肪氧化酶LOX3β-胡萝卜素耦合比色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建立了花生LOX3活力定量测定方法,确定最适取样量8mg,最适测定时间为反应开始后10~70s。利用该方法研究21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LOX3活性分布,表明材料间酶活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LOX3活力高低差异明显的24份材料进行扩繁,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18个月仓储试验,结果表明,花生LOX3活力与其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84,P<0.01),高LOX3活力花生种子储藏寿命也较长。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脂肪氧化酶与花生种子储藏特性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花生 脂肪氧化酶活力 定量测定 储藏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枸杞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采用营养配伍理论、二次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综合技术,研发出金银花枸杞固体饮料生产的关键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预处理+水煎煮法浸提原料,经真空浓缩、25MPa二次高压均质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参数为进料预热温度60℃,喷雾压力0.3MPa,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80℃,进料速率60mL/min,进料浓度15%),可得到色泽均匀、速溶性好的金银花枸杞固体饮料。

关键词: 金银花 枸杞 高压均质 喷雾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