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江淮不同亚区冬小麦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气候亚区;应用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的日尺度冬小麦涝渍害的历史序列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亚区的涝渍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出苗—越冬期(11月—次年2月)涝渍害年均发生天数和次数的高值区位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而返青—成熟期(3—5月)的涝渍害则呈北少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5个气候亚区生育期内逐旬涝渍害天数在沿江西部和高山区域呈明显的前期少、后期多的分布型,生殖生长阶段的涝渍害气候风险高;在江淮之间和沿江东部为平缓型,全生育期均有较为明显的涝渍害;淮北地区则是在播种出苗期的涝渍害发生频次最高.从年际间变化趋势来看,5个气候亚区各旬涝渍害发生天数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涝渍害天数大多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苏皖二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风险总体偏高,5个气候亚区的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亚区气候适应性防御策略.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冬小麦 气候风险 涝渍害 时空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新品种'金贝'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贝’银杏是由湖北鄂州春叶金黄色的银杏突变体选育而成。叶片扇形,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9 cm,叶缘常具波状缺刻,常2裂,基部宽楔形;春叶嫩黄、夏叶黄绿色、秋叶金黄色,观赏期长达8个月左右。病虫害少,忌水涝、耐干旱,夏季叶缘有轻微日灼现象。适于制作盆景,或公园、庭院景观点缀。

关键词: 银杏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源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通过水解含有β-D-葡萄糖苷键的底物释放有强烈芳香特性的游离糖苷配体的水解酶,可以制造活性芳香单体物质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因具有优良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谷物、果蔬、豆制品、饮料和功能食品产业中。本文重点综述了霉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以及不同微生物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的特异性,总结和展望了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β-葡萄糖苷酶产菌种选育、酶学特性改造、酶工业化生产及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导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微生物 发酵食品 食品工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氮、磷、钾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固碳培肥的影响,于2018—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单施化肥(F)、常规施肥+生物炭(F+B)、化肥减量20%+生物炭(80%F+B)、常规施肥+秸秆还田(F+S)、化肥减量20%+秸秆还田(80%F+S)5个处理,分析水稻季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或秸秆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所占比例,碳库管理指数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常规施肥下增施生物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19.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物料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较F处理分别增加21.6%~28.6%、46.2%~61.1%和16.2%~36.3%,其中80%F+S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所占比例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最高。F+B处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较F处理分别提高11.1%和30.8%,其他处理有效磷含量则降低6.5%~15.7%。主成分分析表明,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在80%F+S处理中具有较高载荷,而F+B处理土壤有效磷、pH和速效钾因子得分较高。化肥减施下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砂姜黑土活性有机碳含量、所占比例及碳库管理指数,而常规施肥下配施生物炭能够促进土壤总有机碳积累和磷、钾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沿淮平原稻麦轮作区化肥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化肥减施 生物炭 秸秆还田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新品种'妃红'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榴‘妃红’是从安徽怀远石榴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外观艳丽、食用率高、风味浓的新品种。果实近圆球形,果皮粉红色,果面光洁,不易日灼,平均单果质量434.31 g,最大单果质量632.00 g。籽粒粉红色,粒大,平均百粒质量50.06 g,核小、半软,核百粒质量4.21 g,可食率65.55%;味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可溶性糖含量12.3%,可滴定酸含量0.54%,籽粒硬度45.5 N·cm-2。在安徽蚌埠地区9月下旬成熟。早果、丰产,5年生树的产量可达24 623.4 kg·hm-2

关键词: 石榴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鱼副产物源水解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消化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鳜鱼加工副产物,本研究以碱性蛋白酶为优选酶,选取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副产物的最佳酶解工艺,并分析了水解物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其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4 g/mL、pH9.1、温度57.0℃、加酶量2.02%和酶解时间4 h,得到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为18.38%.进一步,在模拟胃消化和肠消化阶段,其可溶性肽含量分别减少17.76%和50.97%;模拟胃肠消化后,其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仍有51.36%和48.67%,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将为鳜鱼加工副产物开发成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鳜鱼 副产物 水解物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梅新品种'溜溜梅3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溜溜梅3号’是从‘南高’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果梅新品种。果实短椭圆形,果顶微凹,平均单果质量32.80 g。果皮底色黄绿色,皮薄,难剥离。果肉淡黄色,肉质紧密,汁中等,味酸,香味浓,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8.50%,可滴定酸3.22%,果实可食率90.85%,果实成熟期6月上中旬。

关键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对茭白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化肥减量在茭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皖茭1号为试材,比较农户习惯施肥(CK,100%化肥和鸡粪配施)和3种化肥减量模式(T1,70.9%化肥和高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2,70.9%化肥和中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3,70.9%化肥、中量生物有机肥和腐热饼肥配施)对茭白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减量模式(T1、T2和T3)处理的茭白产量变化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分蘖数,促进了茭白提前结茭,显著提高了单茭质量和茭白品质;且以T3处理的提质增收效果最佳,单茭质量和茭白还原糖、VC含量以及肥料效益较CK分别增加20.7%、62.2%、47.9%和8.1%.

关键词: 化肥减量 茭白 品质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及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3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0和60 g/(d·头)的地顶孢霉培养物。试验期共8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4周,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 <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试验第8周,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血清T-AOC(P <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对其他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8周,饲粮添加30和6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显著降低了乳中C16∶0含量(P<0.05),有降低乳中C14∶1含量的趋势(P=0.09),对乳中其他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添加30 g/(d·头)地顶孢霉培养物有降低乳中≤C16脂肪酸及提高乳中>C16脂肪酸含量的趋势(P=0.08)。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奶牛的抗氧化能力,改善乳脂肪酸组成及奶牛的健康状况。本试验条件下,奶牛饲粮中地顶孢霉培养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g/(d·头)。

关键词: 地顶孢霉培养物 奶牛 泌乳性能 生化 抗氧化 乳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夏秋用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的育成

蚕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选育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具有较强抵抗力,且经济性状优的新品种为目标,将抗BmNPV主效基因导入实用品种,完成抗病基因纯合固定的家蚕品种3427,并与本课题组育成的强健型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521B、523B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皖丰×润康(521B·523Bx3427).新品种经过系统稳定筛选,并提高综合经济性状后,其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秋丰×白玉.该杂交组合通过2年实验室鉴定,虫蛹率为93.68%,与对照秋丰×白玉相仿;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19.26%、24.99%;茧丝长1 027.4 m、解舒丝长855.1 m,分别比对照长113.8 m、194.4 m;解舒率为82.81%,明显高于对照;净度为95.06分,与对照相仿;纤度为2.790 dtex.新品种于2021年3月通过安徽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季及中晚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皖丰x润康 家蚕血液型脓病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