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中籼皖稻153耐高温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利用可控温室对杂交中籼品种——皖稻153耐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高温条件下,皖稻153的结实率仍达66%以上,明显高于高温敏感品种,且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指标也与高温敏感品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皖稻153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


腊肉货架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 》 2015
摘要:以一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腊肉在不同温度下贮存,腊肉的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利用Arrhenius方程建立储藏温度和过氧化值反应速率的关系,验证腊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预测货架期与真实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腊肉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货架寿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挖掘农业资源优 化资源配置 为安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安徽科技 》 2015
摘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安徽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要强化安徽农业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紧紧依靠并充分挖掘安徽省农业资源,统筹产业基础,加快适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大面积推广与应用。目前,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带来了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质变,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农业的智能、绿色和提质增效为新时期安


绿头野板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绿头野鸭鲜鸭、绿头野板鸭以及市售腊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板鸭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烃类17种、酮类9种、酸类7种、酯类7种、醚类2种、醛类13种、醇类17种、芳香族化合物10种、呋喃类1种、含硫化合物1种。通过与鲜鸭以及市售腊鸭的对比分析,初步判定绿头野板鸭的特征风味物质为香桧烯、(-)-柠檬烯、己醛、异戊醛、戊醛、壬醛、辛醛、2,3-辛二酮、己酸、戊酸、1-辛烯-3-醇等。为改进其加工工艺及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绿头野鸭 板鸭 风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立体育苗模式下补光光源对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烟草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立体育苗模式中层间遮阴导致的烟苗生长发育不良问题,在层间设置了不同光源组合并研究其对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层间遮阴通过补光能明显提高烟苗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及物质积累量,在19.5~92.6μmol·m-2·s-1光强范围内,烟苗第3片真叶发生期后根系活力、吸收面积及物质积累量与光辐射强度呈正相关,光强愈大,根系生理指标增加幅度愈大。2蓝红LED灯头比例为2∶1的处理,在第3片真叶发生期烟苗根系活力高于层间遮阴未采取补光措施的处理(CK2)73.5%,至第6片真叶发生期仍高于CK2 10.6%;根系总吸收面积在烟苗第2至第6片真叶发生期高于CK2 20.1%~36.2%,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高于CK2 37.5%~56.2%;烟苗第4至第6片真叶发生期根鲜质量高于CK2 11.6%~22.7%,根干质量高于CK211.3%~20.1%。因此,在烟草立体育苗模式下采用的适宜补光措施为蓝红LED灯头比例为2∶1的补充光源,功率16 W,光源距烟苗50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