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四川凉山地区烟草黑胫病菌的ITS序列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 》 2015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四川省凉山州不同地区的20株烟草黑胫病菌的ITS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表明,20个供试菌株的ITS1-5.8S-ITS2总长均为803 bp;各菌株之间的ITS序列同源性达到99.3%以上;与Gen Bank报道的寄生疫霉台湾烟草分离株Phytophthora parasitica(GU111675.1)的同源性在99.6%~100%之间;但各菌株ITS序列的个别位点存在突变,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ITS2区上,其中第468处的突变具有一定地域性,主要为德昌和西昌的菌株。利用MEGA6软件对20个供试菌株及Gen Bank中登陆的15个疫霉属菌株序列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菌株与Gen Bank上登录的GU111675.1、KF010303.1、AJ854295.1、KC768775.1、L41383聚在同一聚类组上,均为Phytophthora parasitica(或Phytophthora nicotianae),其它疫霉种聚在不同的聚类组上,遗传关系较远,这表明来自四川凉山不同地区的20株烟草黑胫病分离菌株均为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安徽农业产业技术联盟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 2015
摘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是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水平,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可依合作关系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安徽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联盟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了联盟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聚焦安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注重联盟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联盟科学评价体系和搭建联盟发展综合信息平台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现状 组织模式 运行机制 对策


葛根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检测葛根植物饮料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在现有的葛根饮料生产工艺基础上,分别采用HPLC法和UV法对加工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葛根饮料生产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提取1.5 h时达到最高峰,分别为0.16 mg/ml和0.34 mg/ml,在后续的工艺生产过程中,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虽略有变化,但总体趋势平稳,成品饮料中葛根素及总黄酮浓度分别为0.14 mg/ml和0.29 mg/ml。[结论]研究可为葛根饮料功能成分的测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播期与密度对沿淮行蓄洪区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研究沿淮行蓄洪区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早播(6月15日)较晚播(6月25日)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增长,渐增期有所缩短;快增期和缓增期延长。沿淮行蓄洪区玉米籽粒灌浆持续期可达60 d左右。玉米籽粒灌浆速率随吐丝后天数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玉米高产适宜收获期为10月上旬。随着播期推迟,玉米籽粒最大潜力势降低,籽粒灌浆时间缩短,但籽粒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较长。播期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增大,但渐增期灌浆速率较小。不同播期间玉米籽粒粒重的差异主要是通过渐增期灌浆速度和灌浆期持续天数决定。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粒重的影响主要是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和该时期籽粒干重积累量所致。[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皖南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 2015 CSCD
摘要:为筛选能够彰显皖南典型焦甜香烟叶特色风格的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分析了最新引进及选育的7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生理指标、化学成分和组织切片结构变化及评吸质量。试验结果表明,NC71品种的香气质和香气量较好,类胡萝卜素积累量最大,组织结构疏松。K326具有明显的焦甜感、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量幅度最大,皖南焦甜香风格特征彰显较为充分。整体来看,NC71品种和K326品种适合皖南浓香型烟区的生态条件,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示范种植并开展NC71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吴山贡鹅”卤汤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
《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游离氨基酸是食品中重要滋味物质之一。对合肥周边传统美食-"吴山贡鹅"卤汤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新制卤汤、卤煮不同次数的卤汤及市售卤汤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卤制鹅肉次数的增加,卤汤中绝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除谷氨酸外,其他呈味氨基酸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自制卤汤与市售卤汤中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布基本一致,并且市售卤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自制卤汤。由此可见,老卤汤对"吴山贡鹅"滋味贡献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