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肌纤维以及MYOZ1基因对肉质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当今膳食结构的优化,消费者更加青睐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绿色营养畜禽肉制品.畜禽的肌肉生长性状是影响产肉力等经济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的生长和发育是决定畜禽胴体和肌肉重量的核心,肌纤维作为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其种类、数量、伸展性等特性与肉品质紧密相关.MYOZ1基因是影响畜禽肉质性状的潜在候选基因,它通过参与Ca2+信号转导途径和调控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从而对骨骼肌组织的发育、再生,以及骨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等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综述了与肌纤维类型、MYOZ1基因生物学特性以及该基因表达对肌纤维的调控等研究进展,从而为更深层次地探究MYOZ1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


不同种子处理对苗期小麦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其寄主植物范围广,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研究不同种衣剂包衣对苗期小麦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其中,480 g/L四唑虫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0 mL/kg处理,小麦出苗率最高,达到97.78%,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1.38%。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的保叶效果和防虫效果均表现良好,其中4.5 mL/kg种子包衣对小麦齐苗后7、14 d和21 d接虫处理的保叶效果分别为76.12%、69.84%和70.45%,而且,接虫后14 d全株调查时未见活虫,防虫效果达到100%。随着接虫时间的推迟,含有双酰胺类药剂成分的各种衣剂处理对草地贪夜蛾为害麦苗的保叶效果有所下降,但均显著好于600 g/L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


安徽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水稻秧苗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1年7月21日,在安徽省无为市陡沟社区霞秀家庭农场育秧田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育秧盘中水稻秧苗,平均有虫秧盘率为7.64%,平均幼虫量3.2头/盘,虫龄多为5~6龄,部分3~4龄,有虫秧盘水稻秧苗的平均被害率为18.52%。幼虫为害叶片造成半透明天窗、孔洞、缺刻、干尖等为害状,亦有秧苗茎秆从基部被咬断。将从无为水稻秧苗及分别从黄山、东至和石台玉米上采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共54头进行生物型鉴定。根据COⅠ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发现,在所有采集的草地贪夜蛾样本中,“玉米型”和“水稻型”的比例分别为48.15%和51.85%;而从无为水稻秧苗上采集的草地贪夜蛾样本,90.00%为“玉米型”,仅有10.00%为“水稻型”。针对Tpi基因“玉米型”和“水稻型”的差异单倍型位点进行比对,发现本次采集的草地贪夜蛾样本Tpi基因第174位和第175位差异单倍型位点存在3种类型,但根据生物型分型标准所有样品均为“玉米型”。


稻鳖共作模式下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效益分析
《科学养鱼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稻鳖共作是一种常见的稻渔共作模式,通过将鳖投放至稻田中,使其在活动过程中疏松泥土、清除田间杂草并捕食田间的害虫,同时鳖的残饵以及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这种养殖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提高水稻以及养殖鳖的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影响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在稻鳖共作模式下,通过投放不同杂交组合中华鳖,对比分析鳖的产量、水稻的产量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寻找好的养殖品种。


乳杆菌发酵对生姜副产物蒸馏液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提取精油后的生姜副产物蒸馏液为原料,对比分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发酵生姜蒸馏液过程中发酵特性(pH、总酸)、总酚、总黄酮、姜辣素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乳杆菌在生姜蒸馏液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况,且Lp的发酵性能更佳,发酵24 h总酸含量达到2.89 g/kg.Lp和La发酵液中总酚、总黄酮、6-姜酚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发酵结束时含量均显著低于初始含量,姜酮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发酵过程中,除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降低外,Lp、La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亚硝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与6-姜酚、8-姜酚、6-姜烯酚、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显著相关(P<0.05).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乳杆菌发酵可以有效利用生姜蒸馏液中的营养物质并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效果更好.


日粮中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皖西白鹅羽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皖西白鹅羽绒生长的影响.选取400只(80只公、320只母)90日龄皖西白鹅,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4公、16母),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0.4%的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日粮,60 d后测定生长性能及羽绒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空腹重和饲料消耗0.1%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全身绒重各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其中最好组0.3%组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55.06%(P<0.01);片毛重、腹部绒重、绒朵大小、蓬松度等,试验各组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绒朵长度集中在0~2、2~4 cm,试验组集中在2~4、4~6 cm;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强度,试验各组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有改善趋势.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皖西白鹅羽绒生长有促进作用;当添加量增加至0.3%时皖西白鹅羽绒产量和品质达最佳水平.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生育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
《植物保护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我国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并制订相应的防治指标,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分别接入不同数量的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研究其为害玉米后对产量和其他相关指标造成的影响,建立不同生育期产量损失与不同为害率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大喇叭口期接虫对玉米成株期株高有显著影响,玉米各生长时期接入不同数量草地贪夜蛾后对产量损失均有显著影响。根据防治成本及玉米产量等指标计算出国内玉米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5.56%。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以及吐丝期的防治指标分别是为害率达8.72%、7.99%和6.17%。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添加剂对皖西白鹅羽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日粮中维生素含量对鹅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选取400只健康的90日龄皖西白鹅,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只鹅(公母比例为1∶ 4),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微量元素0.2%后再添加维生素0、0.1%、0.2%、0.3%的饲料.饲养60 d后于每重复中挑选5只试鹅采集腹部羽绒、全身羽绒及片毛样品.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绒朵大小、绒朵长度6~8 cm区间、蓬松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强度、全身绒重等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改善趋势.绒朵长度0~2 cm区间Ⅰ组极显著多于Ⅱ、Ⅲ、Ⅳ、Ⅴ组(P<0.01),绒朵长度2~4 cm Ⅱ、Ⅴ组显著多于Ⅰ组(P<0.05),绒朵长度4~6 cm Ⅰ组极显著少于Ⅱ、Ⅲ、Ⅳ、Ⅴ组,Ⅱ组显著少于Ⅳ组;空腹重Ⅰ组和Ⅳ组极显著低于Ⅱ、Ⅲ、Ⅴ组,Ⅲ、Ⅴ组极显著低于Ⅱ组;饲料消耗Ⅰ、Ⅳ组极显著低于Ⅱ、Ⅴ组,Ⅲ组极显著低于Ⅱ组;腹部绒重Ⅰ、Ⅱ、Ⅳ、Ⅴ组极显著低于Ⅲ组.综合分析,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辅以微量元素对鹅绒产量和绒朵大小有提高作用,维生素添加量为0、微量元素添加量为0.2%时绒朵最大,维生素添加量为0.1%、微量元素添加量为0.2%时腹部羽绒最重.


利用比重和孔隙度评估小麦籽粒饱满度
《麦类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比重、孔隙度与饱满度之间的关系,测定了131份小麦籽粒的容重和比重,并对容重与比重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实现用比重、孔隙度定量描述籽粒饱满度。结果表明,籽粒容重和比重呈线性正相关,与孔隙度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容重=829.84x比重-286.25和y容重=-16.212x孔隙度+1 414.2,对应的R~2值分别为0.599 5和0.720 2。“饱满”、“较饱满”、“一般”、“较瘪”、“瘪”的籽粒对应的比重范围分别为≥1.297、1.273~1.296、1.249~1.272、1.225~1.248、1.201~1.224g·cm-3,对应的孔隙度范围分别为≤38.50%、38.51%~39.74%、39.75%~40.97%、40.98%~42.20%、42.21%~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