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南单季稻区种植利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种植利用紫云英在稻田系统的化学氮肥替代潜力,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冬闲+不施氮(-N)、冬闲+100%N(100%N)、紫云英+不施氮(GM)、紫云英+40%氮肥(GM+40%N)、紫云英+60%氮肥(GM+60%N)和紫云英+80%氮肥(GM+80%N)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M+80%N处理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蛋白质和锌含量与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精米率、钙、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100%N处理(P<0.0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100%N处理(P<0.05);GM+60%N处理水稻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锌含量与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精米率、钙、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100%N处理(P<0.05),氮素积累量、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00%N处理(P<0.05).GM+60%N处理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直链淀粉、蛋白质、钙、镁、铁和锌含量与GM+80%N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氮肥利用率低于GM+80%N处理.综上所述,在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基础上,水稻季氮肥减施40%比较适宜,且有利于水稻节肥增效并获得优质稻米.
预糊化时间对即食冲调米粉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碎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湿热方法对原料进行预糊化,再应用滚筒干燥制备成即食冲调米粉,通过分析即食冲调米粉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流变特性、微观结构、消化特性,研究预糊化时间对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处理后的米粉冲调特性和消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相对于未进行预糊化处理组样品,经过30min预糊化后,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显著增加9%和50%,结块率下降了 1.87%,糊化度增加21%,淀粉总水解率增加21%,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57%(P<0.05).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预糊化处理改善滚筒干燥后米粉的冲调特性和消化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滚筒干燥;预糊化;冲调特性;消化特性
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检测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水平及抗性基因聚合对稻瘟病抗性的效应,为新品种的审定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鉴定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252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并利用2组多重PCR体系(Pi1与Pikh、Pi9与Pik)检测供试水稻品种携带抗性基因Pi9、Pik、Pi1和Pikh的情况,分析抗性基因聚合方式与稻瘟病抗病率的关系.[结果]2018—2020年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分别为47.0%、38.3%和35.2%,穗瘟抗病率逐年下降.252份供试材料含有抗性基因数为0~4个,其中含0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4份,占5.6%,穗瘟抗病率为14.3%;含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63份,占25.0%,穗瘟抗病率为11.1%;含2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42.0%;含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65.4%;含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3份,占5.2%,穗瘟抗病率为53.8%.总体来看,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随携带的抗性基因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抗性基因组合Pi9+Pikh、Pi9+Pik+Pikh和Pi9+Pik+Pi1+Pikh是适合安徽地区的抗性基因组合.[结论]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一般.多基因聚合能提高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但应选择合适的抗性基因组合,不能简单叠加.
西蓝花种子EMS诱变条件筛选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西蓝花种子为材料,设置6个甲基磺酸乙酯(EMS)含量(w,后同)梯度(0、0.2%、0.4%、0.6%、0.8%、1.0%)与3个诱变时长(4、8、12 h)的处理组合,分析诱变后的种子发芽和M1植株表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随着EMS含量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西蓝花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相对致死率呈上升趋势.0.6%EMS+12 h处理的西蓝花种子成苗率为50%,得到的M1表型变异类型包括花球嵌合体、叶色及叶形变异等.根据半致死率和M1诱变效果综合考虑,0.6%的EMS诱变处理12 h可作为西蓝花种子适宜的EMS诱变条件.
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模式研究
《中国稻米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水平对早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大田茎蘖发育动态、肥料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和优化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结果表明,常规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1)在产量水平、产值、经济收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等指标上均优于专用控释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2),高于或接近机插秧常规高产栽培模式(CK1),显著高于省工栽培模式(CK2);生产成本显著低于A2和CK1;化肥全部减量15%的处理(B2)在产量、产值和经济收益方面高于化肥全量处理(B1),显著高于减量30%的处理(B3),产量和效益高于CK1。经综合比较,适宜早籼稻采用的毯苗机插侧深施肥模式为:普通肥料减量15%(纯N 166.5 kg/hm2,P205 70.5 kg/hm2,K2O 141.0 kg/hm2),机插同步侧深施用77%N、100%P和65%K,人工撒施23%N和35%K作穗肥。
安徽省太和县中国南瓜曲叶病毒自然侵染南瓜的检测分析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是一种植物单链DNA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可以侵染多种葫芦科作物,如南瓜、甜瓜等。该病毒由烟粉虱进行持久性传播,是影响瓜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2021年4月-5月,安徽省太和县温室大棚中的南瓜叶片出现斑驳、皱缩、卷曲以及植株矮化等现象,我们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南瓜病叶样品以及烟粉虱虫体进行RT-PCR鉴定,结合测序结果鉴定危害南瓜的病毒为SLCCNV。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徽太和地区SLCCNV的系统进化特征,我们测定了SLCCNV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太和县所检测到的SLCCNV分离物与中国广东和海南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并且与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泰国等一些国家的分离物处于同一个大分支,存在较小的地域差异性,而与印度和孟加拉国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处于不同的大分支。本研究是安徽省SLCCNV侵染南瓜的首次报道,期望为该病害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水紫树新品种‘雨田紫’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美国弗吉尼亚州引进水紫树(Nyssaaquatica)的种子,播种育苗后,实生选育出了水紫树新品种'雨田紫'.该品种萌芽稍迟,3月底至4月初开淡绿色小花,叶、花同放;单叶互生,叶长卵形,成熟叶长10~15 cm,宽5~7 cm,秋叶转为金黄色;果实长椭圆形,成熟后紫红色.耐水湿,适于农田水网或浅滩等低洼地绿化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