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添加剂对皖西白鹅羽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日粮中维生素含量对鹅绒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选取400只健康的90日龄皖西白鹅,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只鹅(公母比例为1∶ 4),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微量元素0.2%后再添加维生素0、0.1%、0.2%、0.3%的饲料.饲养60 d后于每重复中挑选5只试鹅采集腹部羽绒、全身羽绒及片毛样品.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绒朵大小、绒朵长度6~8 cm区间、蓬松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强度、全身绒重等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改善趋势.绒朵长度0~2 cm区间Ⅰ组极显著多于Ⅱ、Ⅲ、Ⅳ、Ⅴ组(P<0.01),绒朵长度2~4 cm Ⅱ、Ⅴ组显著多于Ⅰ组(P<0.05),绒朵长度4~6 cm Ⅰ组极显著少于Ⅱ、Ⅲ、Ⅳ、Ⅴ组,Ⅱ组显著少于Ⅳ组;空腹重Ⅰ组和Ⅳ组极显著低于Ⅱ、Ⅲ、Ⅴ组,Ⅲ、Ⅴ组极显著低于Ⅱ组;饲料消耗Ⅰ、Ⅳ组极显著低于Ⅱ、Ⅴ组,Ⅲ组极显著低于Ⅱ组;腹部绒重Ⅰ、Ⅱ、Ⅳ、Ⅴ组极显著低于Ⅲ组.综合分析,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辅以微量元素对鹅绒产量和绒朵大小有提高作用,维生素添加量为0、微量元素添加量为0.2%时绒朵最大,维生素添加量为0.1%、微量元素添加量为0.2%时腹部羽绒最重.
利用比重和孔隙度评估小麦籽粒饱满度
《麦类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比重、孔隙度与饱满度之间的关系,测定了131份小麦籽粒的容重和比重,并对容重与比重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以实现用比重、孔隙度定量描述籽粒饱满度。结果表明,籽粒容重和比重呈线性正相关,与孔隙度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容重=829.84x比重-286.25和y容重=-16.212x孔隙度+1 414.2,对应的R~2值分别为0.599 5和0.720 2。“饱满”、“较饱满”、“一般”、“较瘪”、“瘪”的籽粒对应的比重范围分别为≥1.297、1.273~1.296、1.249~1.272、1.225~1.248、1.201~1.224g·cm-3,对应的孔隙度范围分别为≤38.50%、38.51%~39.74%、39.75%~40.97%、40.98%~42.20%、42.21%~43.44%。
黄秋葵新品种‘皖秋葵3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秋葵3号’是从江苏省盐城市引进的‘盐秋葵–1’品系的变异单株中经系谱法选育成的新品种。5~6片叶时始花,春播出苗后50 d左右可采摘。果皮浅绿色,果形挺直,鲜果长12~15 cm,粗18~22 mm,果棱数5,平均单果质量14.4 g。单株蒴果数39.9个,鲜果产量30 000~35 000 kg·hm~(-2)。早熟性好,嫩果肉厚,口感鲜美,商品性状优良,适合深加工。适应性广,适合在安徽省及周边省份推广和种植。
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26 w龄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常规型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蛋鸡分别饲喂添加6%牡丹籽粕、6%发酵牡丹籽粕和12%发酵牡丹籽粕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w.结果显示:各组蛋鸡的死淘率和破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1.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鸡蛋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分别提升3.39%、4.06%、2.86%、2.77%;试验Ⅲ组鸡蛋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亚型禽流感H5、H7、H9及新城疫ND抗体水平均比试验初期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且试验Ⅱ组增长幅度最大.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6%发酵牡丹籽粕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
关键词: 发酵牡丹籽粕 海兰褐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抗体水平
晚熟枇杷新品种‘徽红2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红2号'是从安徽歙县枇杷传统品种'大红袍'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晚熟红肉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66.50g,最大单果质量可达118.25g;果顶平,果面果粉多,绒毛重,果皮易剥、较厚;果肉橙红色,质软、多汁,风味甜美,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2.26%,可食率75.21%;耐寒、抗日灼、裂果轻,成熟期比'大红袍'晚7~10 d.
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高湿高雾的红茶发酵场景下,无法实时采集图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加热除雾防潮装置与工业相机系统,设计了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叶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工业相机、镜头、加热除雾防潮装置、面光源、固定支架、控制软件与电脑组成.利用该系统采集单芽、叶片、茎、一芽二叶的发酵进程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取发酵叶的颜色特征信息;利用茶叶感官审评、发酵叶色泽与气味变化的方法,将采集的1564张图像分为发酵轻、偏轻、适度、过度4个带有红茶品质标签的数据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通过MobileNetV3+Vision Transformer技术搭建深度学习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5.68%;开发的可视化红茶发酵程度判别软件,可以实现红茶发酵程度有效预测与结果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图像实时采集系统可为红茶发酵程度智能化判别装备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可视化 发酵 图像分析 红茶 氧化铟锡镀膜玻璃 加热除雾 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504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籼型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以自育三系保持系65B(丰8B/早籼M057)为父本,经5年8代选择育成的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蘖力强、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较高、配合力强等特性,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利用504S所配制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5078和两优5077具有优质、高产、抗逆的特点,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添加紫云英对稻田土壤颗粒吸附磷酸盐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添加紫云英(Chinese milk vetch,CMV)对土壤颗粒表面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绿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4个紫云英翻压量梯度:CMV0(0)、CMV1(15000 kg/hm2)、CMV2(22500 kg/hm2)和 CMV3(30000 kg/hm2),淹水培养 30 天后,取土样,过 250 μm 筛后,分为细砂粒(48~250 μm)、粉粒(2~48 μm)和粘粒(<2 μm),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并分别进行磷酸盐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试验.[结果]与CMV0相比,添加紫云英显著提高了土壤颗粒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尤以砂粒中的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3.42%~81.04%、4.83%~15.17%、45.45%~51.52%和40.76%~60.70%;添加紫云英降低了砂粒和粘粒的比表面积,但是提高了粉粒的比表面积.土壤颗粒对磷素的吸附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很好地拟合,添加紫云英提高了各粒径土壤对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土壤本底吸磷量(NAP)、土壤磷临界浓度(EPC0)、吸附常数(KL)和土壤对磷的亲和力(Kp).Qm值提高幅度以砂粒最大,提高了 4.02%~46.81%;粉粒中NAP值、KL值、EPC0值和Kp值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 116.77%~210.78%、29.55%~69.05%、93.62%~141.28%和 11.97%~28.87%.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磷酸盐在土壤颗粒表面吸附过程.拟合结果表明,添加紫云英提高了各粒径土壤颗粒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H)和吸附速率常数(k2),以粘粒的H值和k2值提高幅度最高,分别达到25.77%~98.20%和25.74%~111.15%.不同粒径的H值和k2值均以CMV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砂粒的Qm和EPC.与有效磷含量显著相关;粉粒的NAP、EPC.和Kp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呈极显著相关关系,KL与全磷呈显著性相关;粘粒的Qm与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EPC0 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比表面积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Kp 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比表面呈极显著相关.[结论]添加紫云英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提高土壤颗粒自身贮存磷的能力,促进各土壤颗粒对磷素的吸附,特别是砂粒和粉粒.同时,CMV2处理土壤砂粒和粘粒具有较高的磷素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而CMV3处理粉粒具有较高的磷素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因此结合土壤质地,控制紫云英还田量实现稻田磷素科学管理.
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生态学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晰黄河故道水域生态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18年对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46属94种,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0属51种,占总种类数的54.26%;其次为硅藻门,为11属17种,占总种数的18.09%;黄河故道浮游植物丰度为0.507×105~8.406×105 cell·L-1,平均为 2.875×105 cell·L-1,浮游植物生物量为 0.039~0.926 mg·L-1,平均为 0.254 mg·L-1;蓝藻门与绿藻门是浮游植物丰度主体,绿藻门与甲藻门是生物量组成的主体;运用浮游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评价黄河故道水质现状为β中污-轻污染水平;单因素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达显著水平(r=0.625,P<0.05),季节分化明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铵态氮、水温、水深、溶解氧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故道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