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可充电、一体式粮食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含水率是评价粮食品质和选取加工工艺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给粮食含水率的检测提供一种廉价、便捷的检测仪,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器、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平行极板式电容器为含水率传感器及LCD1 6 0 2为显示器设计了一种可充电、一体式的粮食含水率检测仪。以小麦为对象,基于建立的粮食电容、温度和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以Keil C语言开发了检测仪的软件,以JAVA语言设计了能够接收并显示测量数据的上位机监控软件。

关键词: 粮食 一体式 含水率 电容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和氮肥管理对灌溉水稻优质高产高效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人们对稻米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稻(特别是优质稻米)产出需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但水资源紧缺及水稻生产中过量氮肥投入致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等因素均阻碍水稻生产。因此,水稻生产当前面临的矛盾是如何在减少资源(水分和氮素)投入条件下产出更多优质稻米,节水省氮栽培模式下获得高产优质稻米是未来水稻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笔者回顾水分管理制度(节水栽培模式、灌溉模式及土壤含水量)、氮肥管理制度(施氮量和施氮方法)及水氮协同管理对灌区水稻产量、品质和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阐明水氮互作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的生理生态调控机制,提出灌区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实现过程中潜在的关注点及相应的研究构想。

关键词: 水稻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效率 优质稻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分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结构,采用线粒体COI的DNA条形码序列研究该区6个黄鳝野生群体(当涂、无为、繁昌、贵池、怀宁和望江)遗传分化。180个样本COI片段(665 bp)中共检出52个变异位点(变异率7.8%)、40种单倍型。序列中A、T、G、C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4.7%、28.2%、17.1%、30.0%,A+T含量大于G+C含量。AMOVA分析中,高达68.45%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说明黄鳝群体间已产生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群体形成两大类群(当涂和繁昌群体为一类群,其余群体为另一类群),分析表明结果与各群体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由NCBI下载合鳃鱼科几个物种的COI同源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黄鳝与同属的山黄鳝聚为一支,并与不同属的合鳃鱼和穴栖蛇胸鳝聚为一支。研究表明,基于COI的DNA条形码序列适于黄鳝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关键词: 黄鳝 COI条形码 遗传分化 长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粉对皖西白鹅生长和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桑叶粉在皖西白鹅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桑叶饲料资源在家禽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用120日龄的皖西白鹅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半,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2%、3%、4%桑叶粉的配方饲粮,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添加桑叶粉后,皖西白鹅的平均日采食量明显降低(P<0.01),3%桑叶粉组、4%桑叶粉组的平均日增重与2%桑叶粉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桑叶粉添加量的增加,饲料增重比逐渐增大,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食桑叶粉能极显著降低皖西白鹅腹脂率(P<0.01),各试验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4%桑叶粉试验组的肝体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桑叶粉的添加明显降低了皖西白鹅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各试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等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桑叶作为一种植物蛋白饲料在皖西白鹅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不宜超过4%。

关键词: 桑叶粉 皖西白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在牛奶生产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外光谱不仅可以反应物质的结构组成,还能够随着成分含量变化形成不同响应值,红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畜产品的化学成分含量检测和质量评估。牛奶是人类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营养成分和质量的准确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生产意义。该文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牛奶生产中各个环节中的应用,通过测定牛奶成分的含量,红外技术被用于产品定价和品质评价;掺假物质在牛奶中会引起光谱的变化,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建立为牛奶质量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便捷途径;牧场生产中,光谱被用于诊断奶牛酮病、机体能量状态。该文对近年来国外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成分和凝集性能预测、掺假和质量检测、奶牛健康养殖等方面文献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乳蛋白成分、脂肪酸、凝集性能等牛奶性状红外光谱模型以及牛奶光谱特征,对不同研究中模型性能进行比较,以较为全面的评估光谱技术在牛奶性状、质量和奶牛养殖等方面的应用,并为今后的检测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无损检测 红外光谱 牛奶性状 掺假 牧场管理

复合降脂减肥固体饮料对大鼠营养性肥胖和高脂血症预防作用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EI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降脂减肥固体饮料对大鼠营养性肥胖和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建立SD雄性大鼠肥胖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即基础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固体饮料高、中和低剂量组(固体饮料占摄入饲料的50%、30%和10%)和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组10mg/(kg·d),喂养4周后,麻醉,腹腔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TG、LDL-C、HDL-C、AST和ALT,取体脂称重,取肝脏制病理切片。与基础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脂肪系数、肝脏、Lee’s指数和肝指数等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食物利用率显著降低,血清TG、LDL-C、ALT和AST均下降,HDL-C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固体饮料3个剂量组的体重、脂肪系数和肝脏重量等均降低,血清TG、LDL-C、ALT和AST随剂量增加而下降,HDL-C上升,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固体饮料能够显著抑制大鼠的体重,预防高血脂症,效果明显,同时能够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固体饮料 高脂膳食 高血脂症 光镜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方式下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对白土稻田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江淮低产白土改良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因素一为小麦秸秆(S)直接还田(3000kg/hm~2)和小麦秸秆不还田;因素二为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设3种基施:分蘖肥:穗肥比例(80–0–20、60–20–20和40–30–30),共6个处理,分别为N_(80–0–20)、N_(80–0–20+S)、N_(60–20–20)、N_(60–20–20+S)、N_(40–30–30)和N_(40–30–30+S)。水稻收获期采集0—20 cm代表性土壤样品分析理化性状,包括p 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团聚体结构和容重,测定水稻籽粒产量。【结果】与不还田相比,3种氮肥运筹方式下,小麦秸秆还田土壤p H均明显升高,以40–30–30方式升高幅度最大,增加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否实施麦秸还田,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土壤p H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CEC增大。土壤中>5 mm和1~0.25 mm两个粒径机械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增多,<0.25 mm小团聚体数量减少,团聚体质量提高;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增加,白土淀浆板结的不良物理性状改善,氮肥60–20–20运筹方式下秸秆直接还田改良培肥白土效果最好。4年4地试验,与无秸秆的对照相比,3种氮肥运筹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0.2%~23.4%、0.8%~5.5%、4.9%~6.4%和6.4%~9.6%,平均增产16.2%、3.6%、5.5%和8.1%,N_(60-20-20+S)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结论】综合水稻产量、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状况、团聚体稳定性和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安徽省江淮丘陵白土单季稻区,水稻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60–20–20运筹方式下,配合实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改良培肥低产白土稻田,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白土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团聚体组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β-葡萄糖苷酶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传递以及生长发育等都必须有酶的参与,而且酶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β-葡萄糖苷酶能够催化茶树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水解反应,产生的茶树香气物质不仅参与茶树对病虫害的防御反应,还是茶叶重要的物质基础。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表达部位、亚细胞定位、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进化等生物信息学方面,与拟南芥、水稻、玉米等植物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家族都存在相似性。在非生物和生物逆境胁迫下,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在逆境初期均呈现上调。本文将主要围绕茶树β-葡萄糖苷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基因表达等研究现状,结合β-葡萄糖苷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变化作一概述。

关键词: 茶树 β-葡萄糖苷酶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胶蛋白及其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保湿性与抗氧化活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全天然丝胶茧为原料提取丝胶蛋白,经木瓜蛋白酶酶解,考察丝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的保湿性,并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抑制烃基自由基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等方面分析抗氧化活性,为开发利用优质的丝胶蛋白资源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经木瓜蛋白酶酶解后获得5~12 kDa的酶解产物,其优良的保湿性能优于丙二醇;丝胶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更强。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木瓜蛋白酶 酶解产物 保湿性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mserpin 6的原核表达及对酚氧化酶原活性和抗菌肽表达的调控作用

蚕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对昆虫的免疫反应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序列设计引物,从家蚕幼虫血细胞中克隆了Bmserpin6的编码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Bmserpin6蛋白。将纯化的重组Bmserpin6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6 h提取家蚕血液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样品中的酚氧化酶原活性显著下降(P<0.05)。体腔注射重组Bmserpin6后的家蚕5龄幼虫再通过微球菌诱导蚕体内抗菌肽gloverin2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幼虫脂肪体和血细胞中的gloverin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依据上述结果推测:体外表达的重组Bmserpin6可以调节蚕体内2个重要的免疫途径,即抑制蚕体酚氧化酶原的激活和外源细菌诱导的蚕体抗菌肽的产生。

关键词: 家蚕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原核表达 酚氧化酶原 抗菌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