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良种名优绿茶适制性的研究
《茶业通报 》 1999
摘要:由于不同茶树良种的种性特点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名优绿茶的适制性也不尽统一。研究茶树良种适制性,可以促进良种与名茶之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益于充分发掘良种原料的价值潜力。以前,人们往往只注重茶树良种的茶类适制性的研究,而对同一良...
“绿香兰”茶的研制报告
《中国茶叶加工 》 1998
摘要:我国的名优茶研究与开发大都始于70年代中期。目前,全国省级以上名优茶约有600多种。名优茶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研究于1996、1997年春,以采用本所的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具有天然兰花香气和鲜爽滋味的“绿香兰”茶。现将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3号”、“安徽7号”和“祁门种”。“安徽3号”长椭圆形,水平着生,芽叶淡黄绿色,适制红、绿茶。“安徽7号”半椭圆形,半直立状着生,芽叶深绿色,适制绿茶。“祁门种”适制红、绿茶。 二、采摘标准:清明至谷雨前,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不带鱼叶。采摘
“黄山白雪”茶的研制报告
《中国茶叶加工 》 1998
摘要:采用本所引进的“大毫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成“黄山白雪”名优绿茶。其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初烘→足烘。全芽鲜叶杀青叶温80℃3分钟后,立即降温至65℃,边杀青边做形,初烘约70℃,1分钟~2分钟翻叶一次并用手将茶芽稍许按捺进行再做形,使芽成略扁平状,七成干下烘摊凉,足烘控制在50℃左右进行低温慢烘,足干即可;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除杀青叶温提高到90℃,初烘温度提高到80℃外,其他加工技术与全芽型基本相同。
多功能名优茶机的研制报告
《中国茶叶加工 》 1998
摘要:近年来,名优茶发展异常迅速,手工制茶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从而使各种名优茶机械应运而生,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都功能较为单一,有许多不甚完善之处,制出的名优茶在干茶色泽及内质上仍难以与手工制作相媲美,这些因素制约了名优茶机乃至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因此,高效,低耗的多功能名优茶机的研制是名优茶发展的迫切需要。本项研究就以往名优茶加工机械存在的问题,设计并改进了茶叶受热方式,能保证梗叶在短时间内杀匀杀透,此外,集理条、做形、初烘于一身,在干茶质量及降低能耗方面都有较大地提高。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有机肥增进红茶品质生化机理研究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施有机肥的红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等化合物含量较高;构成红茶香气的主体芳香物质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香物质总量、香气指数等也是有机肥处理的红茶含量高,所以其香气突出。
关键词: 红茶品质,有机肥,生化物质
“红香螺”茶的研制报告
《中国茶叶加工 》 1997
摘要:本项研究采用“祁红”茶区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外形细嫩卷曲如螺、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甜润、汤色红亮的“红香螺”名优红茶。其工艺流程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自然萎凋19.5小时;揉捻采取顺时针手工团式揉捻10分钟,中间解块2—3次;发酵2.5小时,温湿度分别为28℃和85%~90%;做形温度50℃—60℃,顺时针搓团30分钟至半干;初烘温度约为90℃,七成干下烘,摊凉40分钟;足烘温度在60℃左右,低温慢烘,烘至足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