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池养条件下翘嘴鳜早期生长性状研究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摘要: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池养条件下早期的生长规律,每月随机选取30尾1~6月龄翘嘴鳜,对体质量、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分析,同时利用幂函数方法探究翘嘴鳜体质量与体长的生长关系。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模型均能较好的模拟翘嘴鳜体质量、体长和体高的生长,但Gompertz模型更接近体质量和体长规律,Logistic模型适合预测体高。体质量、体长和体高的拐点月龄分别为3.52月龄、2.09月龄和2.44月龄,拐点处翘嘴鳜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分别为160.51g、9.91cm、4.52cm;翘嘴鳜体质量和体长的幂函数方程为W=0.0174L~(3.108)(R~2=0.9992),有效地反映翘嘴鳜生长发育规律。对深入翘嘴鳜的生长提供早期数据,对其规模化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参考价值。

关键词: 翘嘴鳜 体质量 体长 体高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藤苗木繁育技术

安徽林业科技 2021

摘要:紫藤是一种观赏价值高的藤本植物,常用于园林绿化;其嫩叶及花可以食用,茎皮、花和种子可入药。本文介绍了其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繁育技术,以及有害生物防治和修剪整形等抚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 紫藤 繁育技术 有害生物防治 修剪整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调控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采用种草移螺、设置生态基及移动式太阳能水质调控机等水质调控技术,在养殖季节5—9月份,每周检测试验池塘水体水温、溶氧量(DO)、pH值、透明度(SD)、总磷(TP)含量、总氮(TN)含量、氨氮(NH+4-N)含量、亚硝酸盐氮(NO-2-N)含量、重铬酸钾指数(CODCr)等理化指标,分析水质状况。结果显示:DO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TP质量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T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NH+4-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NO-2-N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CODCr质量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研究表明: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使用水质生物及物理调控技术,可以使整个池塘养殖水体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

关键词: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 水质理化指标 水质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乡村文化存续与产业开发模式探讨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对安徽省40个乡村的乡村文化内容、存续情况等开展调研,讨论了乡村文化存续的原因,提出采用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方式,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选取5种安徽省乡村文化产业开发模式——主导产业型、专业特色型、休闲旅游型、综合开发型和艺术介入型进行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以期为安徽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文化;调研;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开发;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钙含量的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目的]研究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钙的来源和代谢规律.[方法]采集了中华草龟受精卵200枚,恒温箱中30℃孵化,检测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各组分中钙含量的变化.[结果]中华草龟孵化期52~65 d,平均57.2 d.孵化的前25 d胚胎钙含量较低,蛋黄、蛋清和蛋壳内钙含量无明显变化,第30天开始胚胎钙含量迅速增加,蛋清中钙含量迅速减少,直至被吸收殆尽;蛋黄中钙第30~35天不断减少,第40天有所增加,此后不断减少至出壳时吸收殆尽.第40天开始,蛋壳内含物总钙含量显著增加,蛋壳中钙含量降低,表明蛋壳开始成为胚胎发育的主要钙源.整个孵化期,蛋黄、蛋清和蛋壳为胚胎发育分别提供了9.6%、24.9%和65.5%的钙.[结论]蛋壳是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钙源.该研究是对中华草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各组分钙含量变化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中华草龟 胚胎发育 孵化 钙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摘要:论述秸秆青贮与氨化技术、牧草青贮技术、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养殖场清粪技术、臭气处理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以及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是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技术运行过程和要素,为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循环 系统工程 技术支撑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杂交籼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推广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穗型品种超优10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30为材料,设置4个钵苗机插密度处理(D1:33 cm×12 cm,D2:33 cm×14 cm,D3:33 cm×16 cm,D4:33 cm×18 cm),分析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减少;与低密度处理相比,大穗型品种高密度处理的成穗率更高,穗粒兼顾型品种成穗率受机插密度影响较小。(2)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而下降,但叶面积衰减率降低、粒叶比增加。(3)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大穗型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分别以D3处理和D2处理抽穗期群体质量较优,粒叶比大,叶面积衰减率低,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从而获得高产。(5)机插密度主要通过调控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产量。(6)水稻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而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结实率有所降低,千粒重受影响较小。【结论】钵苗机插配套栽培大穗型杂交籼稻品种宜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在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更有利于高产;穗粒兼顾型品种需协调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关键词: 钵苗机插 杂交籼稻 栽插密度 茎蘖动态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乳酸菌发酵改性姜渣膳食纤维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以姜渣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质量比)作为复合发酵菌种改性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复合发酵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8 h、料液比1:10(g/mL),测得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9.42%.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13C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发现,姜渣发酵后膳食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乳酸菌;发酵;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避雨栽培对枣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李府贡枣’为试材,露地栽培为对照,避雨栽培为处理,测定环境因子、光合指标的日变化、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避雨条件下,光照强度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露地;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绿素a/b比值降低;枣果着色较好,可溶性总糖较露地高10%,单果重及纵横经明显降低;裂果率低于5%,露地栽培为50%~60%。避雨栽培显著提升枣果内在和外观品质,降低裂果率。

关键词: 避雨栽培 光合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大蒜类耐储藏农产品为例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对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消除价格波动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大蒜为例,通过使用MSVAR模型,论证气象因素、生产成本和出口量对大蒜价格波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大蒜价格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不同区制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大蒜价格波动剧烈区制中,大蒜自身价格、生长期气温、货币供给量是持续推动价格上升的主要动力;而生长期降水量、生长期日照时间、出口量、利率和生产价格指数的增加则会刺激价格下降。研究进一步从优化对中间环节的调控、规范大蒜电子交易市场、完善全国性的大蒜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优化小宗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小宗农产品 大蒜价格 货币流动性 气象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