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羊肚菌新品种"皖羊肚菌1号"选育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皖羊肚菌1号”是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采集到的野生羊肚菌分离菌株中培育出的新品种。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单生,菌盖深褐色、圆锥形,菌柄白色,菌盖高、菌柄短、菌肉厚,生长周期约为112 d。经安庆市岳西县、宿州市灵璧县、宣城市泾县等地开展区域试验,鲜菇平均产量为232 kg·667-1m-2,相比对照品种增产10.9%。该品种生态适应性较强,子实体耐温性5~22℃,适宜温度8~16℃,在安徽全境和气候相似地区均可栽培。

关键词: 羊肚菌 品种选育 人工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环境参数的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密闭式蛋鸡舍不同测定点蛋鸡生产性能和环境参数变化规律,探讨两者内在关系,构建客观、合理的蛋鸡舍环境-生产性能评价体系,试验通过测定蛋鸡舍前端(F)、中端(M)、末端(E)的环境参数和蛋鸡生产性能,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F产蛋率显著高于M产蛋率和E产蛋率(P<0.05),F料蛋比显著低于M料蛋比和E料蛋比(P<0.05),E日耗料量显著低于M日耗料量(P<0.05),F湿度显著低于M湿度和E湿度(P<0.05),F光照强度和E光照强度显著高于M光照强度(P<0.05),F风速、M风速、E风速逐渐增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温度与湿度、日耗料量、料蛋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M2.5浓度、NH3浓度、产蛋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湿度与NH3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PM2.5浓度、CO2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光照强度与平均蛋重呈负显著相关(P<0.05),与风速、产蛋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风速与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M2.5浓度、日耗料量、料蛋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蛋率与料蛋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日耗料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日耗料量与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呈正相关(P<0.05)。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生产性能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产蛋率、料蛋比、日耗料量、平均蛋重;环境参数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湿度、温度、风速、光照强度、PM2.5浓度、CO2浓度、NH3浓度。综合得分曲线与产蛋率曲线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两者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成功构建了蛋鸡舍环境-生产性能评价体系,确定蛋鸡舍前端蛋鸡生产性能优于其他区域,产蛋率和料蛋比是衡量蛋鸡生产应首要考虑的指标,湿度、温度是环境调控首要考虑的指标。

关键词: 蛋鸡舍 蛋鸡 生产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江地区设施高品质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以托鲁巴姆为砧木,21份番茄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定植后通过对果实性状、营养品质指标、产量和抗病性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安徽沿江地区设施栽培的高品质番茄,以期为填补长三角地区蔬菜市场伏缺与秋淡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T-05的果形指数为1.14,果实形状较圆。T-19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41.713 mg/kg,与其他20份番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T-02的总糖含量最高,达78.432 mg/g,显著高于其他20份番茄。T-01的番茄红素含量达51.959μg/g, T-13的番茄红素含量最低,仅为19.961μg/g。T-01的可滴定酸含量在21份番茄中最高,为0.508%,显著高于其他20份番茄,T-17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224%。T-04和T-06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9.2%和9.3%,T-11的糖酸比最高,为293.43,T-19的糖酸比最低,为136.58。综合考虑筛选出3个适合安徽沿江地区设施栽培的高品质番茄品种,其中T-01为中果型番茄,果色为粉红色,果实纵径56.01 mm,果实横径66.21 mm,心室数3个,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T-04和T-06为小果型番茄,其中T-04果色为粉红色,果实纵径32.08 mm,果实横径34.97 mm,心室数2个;T-06果色为大红色,果实纵径30.11 mm,果实横径33.37 mm,心室数2个,其可溶性固形物分别达9.2%和9.3%。

关键词: 沿江地区 番茄 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鲂鲌"皖江1号"培育冬片养殖试验

科学养鱼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鲂鲌“皖江1号”是由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并于2020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通过,品种登记号:GS-02-001-2020。目前,杂交鲂鲌“皖江1号”已是安庆市重点推广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杂交鲂鲌“皖江1号”的苗种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造酱油呈味物质及其来源分析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酱香独特,滋味鲜美,是中式菜肴中最主要的调味佐料之一,其具有丰富饱满的鲜、甜、咸、酸等口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酿造酱油中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酿造酱油的呈味物质及其来源分析等,为后续研究酿造酱油呈味物质和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发酵工艺 酿造酱油 呈味物质 来源分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凉山州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示范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验证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效果,解决凉山州烟叶等级结构偏低、部位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在凉山州会理县、盐源县、德昌县开展了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可有效提升凉山州烟叶等级结构,并且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也随之改善.其中,凉山州低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3 片、上部去除 1 片"的去叶方式、中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3 片、上部弃采 1 片"的去叶方式、高海拔烟区宜采用"下部去除 2 片、上部去除 2 片"的去叶方式去除不适用烟叶.

关键词: 烤烟 去除不适用烟叶技术 等级结构 产量 质量 四川凉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倒伏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s定位

生物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产品种扬稻6号和抗倒伏品种绿旱1号构建的192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8个抗倒伏性状(株高、鲜重、抗折力、基部横切面积、基部髓腔面积、基部茎壁面积、壁厚和倒伏指数)和3个产量相关性状(穗长、单穗重、有效穗数)进行相关分析和QTL定位。共定位到抗倒伏相关QTL 14个,分布在第1、2、3、5、7、8、10、12号染色体上,LOD介于3.02~14.78,加性效应值在-5.22~2.36,QTL贡献率为3.36%~20%;产量相关QTL 8个,分布在第1、3、5、12号染色体上,LOD介于3.1~9.43,加性效应值在-12.55~4.58,QTL贡献率为3.93%~14.53%。多个产量性状和抗倒伏性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且定位的多个QTLs呈簇出现。研究对抗倒伏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为分子设计高产、抗倒伏的优良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产量 关联分析 QTL定位 连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适用烟叶去除方式对烟叶光合速率及产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探讨适宜皖南烤烟适宜的去叶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根据不适用烟叶去除时间和数量设置4个处理:B1处理(打顶前10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2处理(打顶前5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3处理(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B4处理(打顶后10 d摘除4片脚叶),从烟叶光合特性、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质量等全面评价优烟叶优化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摘除不适用烟叶显著影响烟株剩余烟叶的净光合速率,B3处理较B1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明显降低46%和38%。B3处理烟叶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分别较B1处理提高4.7和1.5百分点。B3处理可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可能是该去叶方式能够合理调控烤烟的光合作用和代谢强度,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B3处理能够保障种烟效益、提高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可见,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是皖南烟区适宜的优化烟叶结构措施。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烟叶 去叶方式 光合速率 感官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仁不同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23

摘要:以4种不同来源的薏苡仁为材料,研究贮藏形态、温度、水分含量和包装材料对其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未脱壳的薏苡仁水分含量保持稳定,丙二醛和脂肪酸值的增量均小于脱壳组和粉碎组.与25℃和37℃相比较,4℃贮藏能降低脂肪酸和丙二醛50%的增量.另外,PA复合膜材料对薏苡仁贮藏效果比PET和铝膜包装材料好.该研究为薏苡仁的贮藏研究提供理论数据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 薏苡仁 贮藏 水分含量 脂肪酸值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性;通过种子发芽盒试验,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菌土混合法,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小麦纹枯病的盆栽防效;同时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全蚀病菌和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04、5.862、0.193和1.372 mg/L.25℃条件下,5%吡唑醚菌酯FS不同药种比对济麦22鲜重及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下,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5%吡唑醚菌酯FS苗后20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74%以上,药种比1:50时防效达99.02%;5%吡唑醚菌酯SC按3000 mL/hm2剂量于扬花初期及盛花期各施药1次,对田间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100%、100%和75.87%.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小麦 种衣剂 纹枯病 白粉病 锈病 赤霉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