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滤光袋对石榴果实日灼及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石榴防日灼果袋,以日灼敏感型品种红玉石籽为材料,研究不同滤光袋对石榴果实日灼指数和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减少果实日灼的发生,果实日灼指数下降 62.42%~100%.套袋对果实品质指标影响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套袋主要影响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以及籽粒硬度.套红袋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 26.72%,籽粒硬度降低 35.58%,可溶性固形物以及可滴定酸度无显著变化;套绿袋果实的可滴定酸提高5.80%,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7.03%和15.40%,籽粒硬度降低56.30%;套蓝袋可滴定酸提高11.59%,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 9.38%和 23.55%,籽粒硬度降低 16.26%;套白袋的果实可滴定酸降低 17.39%,可溶性固形物和籽粒硬度分别降低 2.89%和 35.63%;套牛皮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 8.70%和11.17%,籽粒硬度降低 38.9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套绿袋和红袋的果实品质最佳,综合不同滤光袋对果实外观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套绿袋果实表面容易形成果锈,套红袋的果实日灼指数下降 91.80%,并且果实表面着色均匀,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籽粒硬度显著下降.因此,红袋是红玉石籽商品化生产的理想果袋.
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科研态势分析研究
《东南园艺 》 2023
摘要:梨栽培技术的研究是梨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探究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的科研态势,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使用ITGInsight、Origin、Ucinet、VOSviewer等软件,从发文机构、学者、期刊、科研合作、研究主题等方面切入,系统分析我国近十年梨栽培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主题.研究表明:在我国梨栽培领域的科研工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竞争力最强;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机构占据研究的重要地位;王文辉、贾晓辉、王志华、王少敏、柴仲平、张绍铃等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学者之间的科研合作主要集中在同机构,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为松散;《北方园艺》《中国果树》等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较大.近十年,梨栽培领域主要是围绕着梨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对梨产量和品质影响以及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等热点研究.
关键词: 梨 栽培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态势 病虫害 田间管理
不同茶树品种中CsNUDX1基因催化功能、启动子结构及功能分析
《茶叶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叶醇是茶树中重要的萜烯类化合物,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积累存在较大差异。茶树核苷二磷酸水解酶(Nucleosidediphosphatehydrolase,Nudix)基因CsNUDX1-cyto可促进香叶醇及其糖苷在茶树中的积累。为探究该基因在不同茶树品种中的催化功能及调控差异,分析了7个茶树品种中香叶醇的积累差异及CsNUDX1-cyto时空表达变化,同时分析了该基因的催化功能及其启动子结构和功能差异。结果显示,CsNUDX1-cyto表达量与香叶醇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05);香叶醇在中国变种茶树嫩梢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阿萨姆变种茶树。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草遗传转化体系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的CsNUDX1-cyto均能促进香叶醇的生物合成。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云抗10号茶树品种中CsNUDX1-cyto的启动子活性较弱;结构分析表明,云抗10号茶树品种CsNUDX1-cyto启动子在转录起始位点–33处有185碱基的序列插入,使得增强元件CAAT-box位于–133处(其他品种CAAT-box均位于–47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中的CsNUDX1-cyto均能够促进香叶醇的生物合成,但启动子区域遗传多样性使得其表达水平有差异。
关键词: 茶树 香叶醇 NUDX1基因 功能分析 启动子分析
科技创新推动林长制改革应用研究
《园艺与种苗 》 2023
摘要:林长制是新一轮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保护体系革新的探索,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和发展,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仍然是我国的基本林情.为实现林业绿色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林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该文通过对林长制网格化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路径的研究,阐释了科技创新支撑林长制助推林业在拓展增绿空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方面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研究,加快推进林长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林业生产、生态保护新跨越.
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7个长江中下游代表性冬小麦品种,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42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11个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MPH)与超亲优势(HPH)平均值有正有负,其中仅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MPH与HPH平均值同为正值。各性状的MPH与HPH正向组合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沉降值正向组合比例最高,两者均为100%,其次为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0%和97.62%,淀粉含量则表现最低,其余性状介于中间。同一性状不同亲本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也是如此。亲本P2(扬麦13号)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及淀粉含量的GCA值较高,P7(皖西麦0638)在单株穗数、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GCA值较高。因此,扬麦13号和皖西麦0638可在亲本选配中重点考虑。被测性状F1表型值与GCA和SCA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预测亲本或组合的配合力大小。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亲本选配 杂种优势 配合力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安徽省发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的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数字安徽"建设,并将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阻碍了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总结近年来安徽省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下一步安徽省更好更快地发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农业产业互联网提供借鉴指导.
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关键词: 机采棉种植模式 适应性 棉花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品种
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研发
《农业大数据学报 》 2023
摘要:[目的]再生稻由于售价高、品相出色、味道香、绿色无农药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市场上以次充好、防伪难等现象的发生让再生稻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再生稻的生产和市场进入成为了重点.[方法]文章详细分析了再生稻实际生产需求和数据格式要求,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物流体系,从需求分析、技术架构、溯源数据格式、系统体系架构和系统功能分析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的研发过程和核心功能体系.[结果]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实现了再生稻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监控、可追溯、可管理、可分析和可拓展的功能体系,保障了市场上再生稻米的质量可靠、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数据可信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提升了消费者对再生稻的品质和信息信任度.[展望]目前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主要针对再生稻从种植到销售全周期过程的信息追踪和管理,未来在生产和销售数据充足的基础上可结合农业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从生产上开展无人精准种植,建立更加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的种植过程;在销售过程中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产销模型,建立更加有效的产销模式;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可信,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帮助农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
畜禽抗生素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生态毒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加,且随着畜禽粪便扩散到土壤、水体中;植物吸收、积累并转化抗生素,从而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应用及污染现状,详述了近年来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畜禽抗生素对大田作物、蔬菜果树、湿地植物、农田杂草、水生植物及藻类的种子萌发、根、叶的形态和生理代谢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畜禽抗生素对这些植物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水的植物修复、粮食蔬菜的生物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畜禽抗生素 植物 植物毒性 生态毒性 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