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鲜切油炸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11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相同的油炸条件下进行鲜切油炸薯片实验,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检测其不同品种鲜切油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结合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对丙烯酰胺含量进行分析。方法:热烫60s,表面干燥,180℃油炸100s,脱油,样品预处理,待测。结果:在相同油炸实验的基础上,检测出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是D519、陇薯3号、中薯7号、LK99等;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是中薯8号、夏波蒂、中薯3号等,并且丙烯酰胺含量与品种的还原糖含量走向基本相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向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行向对不同品种烤烟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云烟97和FYV13为材料,研究了行向对地温及烤烟农艺性状、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行向对烤烟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南北行向略好于东西行向。行向间和品种间,烤烟第11和15片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净光合速率南北行向大于东西行向,云烟87>云烟97>FYV13。打顶后,云烟87和云烟97的垄体土壤温度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略高,FYV13南北行向略大于东西行向。整体上,行间光照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大,但同行株间南北行向光照比东西行向大。[结论]在中纬度的皖南地区烤烟南北行向种植好于东西行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杏鲍菇片真空低温脱水工艺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得到产品品质高、含油率低的即食杏鲍菇脆片生产工艺,选取杏鲍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杏鲍菇真空低温脱水前预处理以及真空油炸温度、时间和脱油时间对菇片含油率及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得出即食杏鲍菇片的最优真空低温脱水工艺。结果表明:当1.5mm厚的杏鲍菇片经80℃烫漂90s后,在料液比为1:15(g/mL)的15%麦芽糊精溶液中超声辅助浸渍15min、60℃热风预干燥20min处理后80~90℃真空油炸10min,并旋转脱油10min,其产品具有相对较低的含油率及较好的感官品质。该工艺可制得的产品感官良好、含油率低,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即食杏鲍菇片 真空低温脱水 含油率 感官品质 工艺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连续两个生长季进行了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渍水冬小麦不同小穗位、粒位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影响的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显著影响穗部结实特性,主茎穗结实特性优于分蘖穗。全部基施的氮肥运筹方式较基肥50%+拔节肥50%和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的运筹方式显著增加了不孕小穗数,降低结实小穗数和结实粒数,2008—2010两年度全部基肥运筹方式较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氮肥运筹方式处理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25.5%和29.8%,结实小穗数均降低5.7%。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分蘖穗结实特性影响大于主茎穗,渍水逆境显著增加不孕小穗数,较对照处理,2008—2010两年度,不孕小穗数分别增加10.6%和4.6%;结实小穗数分别降低2.8%和1.4%。孕穗期渍水降低主茎穗结实4粒的小穗数比例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数的比例及第3、第4粒位籽粒粒重和第3、第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提高孕穗期受渍小麦主茎、分蘖穗结实小穗数和粒重,增加主茎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的比例和结实小穗第3、4粒位的粒重,提高第3、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减少不孕小穗数,进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经济产量。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有利于减轻孕穗期渍害对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中高新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但通过对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较为集中的亳州市谯城区、六安市、宿州市近30家国家、省或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份相比,存在着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应用缺乏等,其中高新技术应用的缺乏体现在原料安全无法解决、保鲜灭菌技术缺乏、产品检测手段落后、废弃物无法综合利用等方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交配型及其与对辣椒致病力的关系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对来自安徽合肥、淮南、和县、潜山、岳西等县市的发病辣椒上分离鉴定获得22个辣椒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辣椒疫霉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安徽省辣椒疫霉菌存在A1和A2两种交配型,以A2占优势,均有分布,发生频率达81.8%。不同来源菌株对2个辣椒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对艳阳离体叶的平均病级范围为1.0~4.8,对合丰天瑞离体叶的平均病级范围为1.5~4.5。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有强弱之分,同一地区中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辣椒疫霉菌的致病力与品种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菌株的交配型与致病力无明显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却鸡肉的保鲜效果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isin、茶多酚、香辛料提取物、VC等组成的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却鸡肉进行浸渍,并于4℃保鲜冷藏,通过L16(44)正交试验,以微生物菌落总数、TBARS为指标进行考察,从而确定最佳的保鲜剂组合为乳酸链球菌肽0.025%、茶多酚0.05%、香辛料提取物2.0%、VC含量0.02%;再通过微生物总数、感官评分、水分损失,TVB-N及TEARS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佳组第7天时,lg(CFU/g)仅达到4.21,感官评分为9分,TVB-N仅为7.57mg/100g,TBARS值为0.229mg/mL,直到第22天各测试指标过lg(CFU/g)、感官评分、TVB-N值及TEARS等分别为6.07、5.8、30.54mg/100g和0.693mg/mL,第21天则还在国家标准之内,因此确定最佳组合保鲜剂组的保鲜期为21d。
关键词: 冷却鸡肉 香辛料提取物 复合天然保鲜剂 乳酸链球菌肽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