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的超高产生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演进规律及超高产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4个超级粳稻品种(武粳15、淮稻9号、徐稻3号和常优1号)为材料,对高产(8250—9750kg.hm-2)、更高产(9750—11250kg.hm-2)和超高产(>11250kg.hm-2)3个产量等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群体库容量和群体库容的充实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由高产到更高产再到超高产,4个超级稻品种的群体颖花量不断提高(差异显著),而结实率、千粒重在3个产量等级间略有增减(差异不显著)。在安全成熟的情况下,群体颖花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群体颖花量的提高在由高产提高到更高产的水平上,主要依靠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而由更高产提高到超高产水平,则主要依靠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在安全成熟条件下,群体库容充实度在3个产量等级间因种略有增减,差异不显著,而群体库容实际充实量则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以足量大穗构成群体安全大库容(安全成熟的群体高颖花量),通过保持正常的充实度(即保证常年的结实率与千粒重),从而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是粳型超级稻的超高产特征。

关键词: 粳型超级稻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超高产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稻T优5号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杂交中粳新组合T优5号(915A/R981)的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粳稻 T优5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锌源和锌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及组织铜、铁、锌沉积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临床检查健康的(26±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00头,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000mg/kg氧化锌、基础日粮+3000mg/kg氧化锌、基础日粮+250mg/kg蛋氨酸锌、基础日粮+500mg/kg蛋氨酸锌。试验期14d。于断奶后0,7,14d,经前腔静脉采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清中铜、铁、锌水平。试验结束时,每组选5头仔猪放血致死,取心、肝、肾、脑、脾、胸腺组织,测定铜、铁、锌含量。结果显示,仔猪断奶后,血清中铜、锌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的高锌日粮能提高断奶仔猪肝、肾、脑、血清锌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仔猪血清铜和心、胸腺铜以及脾铁水平(P<0.05或P<0.01),对血清铁及其他组织铁含量无明显影响。这表明高锌日粮能增加断奶应激仔猪体内锌水平,降低部分组织中铜、铁含量。

关键词: 断奶仔猪 氧化锌 蛋氨酸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收获期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玉米适期晚收的增产效果,对淮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和农大108体积、粒重、水分和灌浆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授粉前45天子粒湿体积增加较快,灌浆到55~60天湿体积达最大;2个品种的干体积随着灌浆的进行一直不断增加,干湿体积都反应农大108比郑单958子粒库容潜力大。郑单958灌浆前50天粒重增加较快,农大108灌浆前55天粒重增加较快,以后增加缓慢,授粉60天不再增加。2个品种灌浆的前30~35天水分变化较小,灌浆35天后水分开始迅速下降。2个品种授粉30~35天时灌浆速率最快,日增千粒重达9g以上;授粉后40~45天灌浆速率快速下降,呈越来越弱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农大108比郑单958灌浆速度相对滞后,故农大108收获期还要晚些。综上所述,郑单958之类的中早熟品种在开花授粉后55天左右收获最好,即9月底—10月初收获,对中晚熟农大108之类品种,开花授粉后的60天左右收获最好,即10月上旬收获,各种指标和效益都能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 淮北地区 夏玉米 适期晚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微量元素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是茶叶的主要品质成份。综述了近年来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几种金属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对茶树生理及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和应用结果,探讨了茶叶微量元素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茶园的合理施肥、较高品质茶叶的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茶树生理 茶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对粳型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求粳型超级稻最佳穗肥追施叶龄期。[方法]以超级粳稻武粳15、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等量追施穗肥对其产量、物质生产、氮素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叶龄余数4、3等量追肥处理产量最高。适期追施穗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抽穗-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并能获得较高的氮素利用率;还可以有效改善粳型超级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结论]在施纯氮225 kg/hm2,基蘖肥∶穗肥=6∶4的条件下,叶龄余数4、3等量追穗肥较适宜。

关键词: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 产量 物质生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S0105为母本,与分别来自国内外不同纬度、不同生态区的280个品种测交,根据测交一代的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筛选出恢复株率达97%以上的恢复系9个;用这9个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对其F1籽粒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有超亲和超标优势,其中超亲和超标优势都达到25%以上的组合有4个。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的RAPD-PCR体系建立与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栝楼的RAPD-PCR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栝楼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栝楼叶片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对RAPD-PCR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水平变化对PCR反应影响大小依次为:Mg2+、TaqDNA聚合酶、引物和dNTPs。通过试验分析,优化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5μl,Mg2+2.0mmol/L,Taq酶1U,引物0.8μmol/L,dNTPs0.1mmol/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m;94℃变性30s,37℃退火温度40s,72℃延伸1.5mim,36次循环;72℃延伸10mim,4℃保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栝楼RAPD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为栝楼性别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栝楼 RAPD 分子标记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优势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介绍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研发的背景,提出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的概念和技术标准,总结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强优势杂交水稻 背景 概念 技术标准 研究进展

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在双季稻区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度下,探讨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探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施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化肥配施绿肥也能够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早稻化肥减量40%配施60%绿肥处理的下茬晚稻产量最高,而2008年晚稻以及2009早稻产量甚至显著高于100%化肥处理,2年早稻平均产量比100%化肥处理增加了247 kg/hm2,提高了3.8%。[结论]种植和利用紫云英可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有机-无机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