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鲜叶摊放对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中国茶叶加工 》 2013
摘要:以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进行摊放处理,取不同时间摊放叶测定含水率和生化成分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总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总糖等);取不同时间摊放叶加工干茶样、相同时间摊放叶不同加工工艺加工干茶样,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摊放中,鲜叶水浸出物含量中期下降,后期增加;茶多酚含量在不同阶段有所增减,但总体呈增加趋势;咖啡碱、氨基酸总量逐渐增加,酚氨比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减少。不同摊放时间对绿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影响表明,摊放4~5h鲜叶制成的条形绿茶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则减少,其感官品质表现出外形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香高长、滋味醇厚鲜爽,品质总分也较高。相同摊放时间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的干茶在品质上有较大差异。
不同茶树良种加工祁红香螺的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祁门槠叶’为对照,选取‘安徽1号’、‘安徽3号’和‘凫早2号’3个国家级无性良种为试验对象,按照相同采制标准制成祁红香螺茶样,通过对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和感官审评的比较,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祁红香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无性良种茶样的内含物质丰富,生化成分比例协调;形美质优,感观审评5项因子的综合评分皆高于对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凫早2号’、‘安徽3号’、‘安徽1号’‘、祁门槠叶’,说明3个国家级无性茶树良种均可作为生产祁红香螺的选用品种,尤其以‘凫早2号’、‘安徽3号’为宜。
即食风味麻鸡现代加工工艺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9
摘要:以合肥麻鸡为主要原料,研究即食风味麻鸡的现代加工工艺。探讨了该鸡肉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关键工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加工工艺参数。
保鲜湿米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改进保鲜湿米粉的生产工艺,为保持保鲜湿米粉的品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自制保鲜湿米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工艺技术对保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保鲜湿米粉的水分含量为62.5%时,其各种综合评价最高;单甘酯可以和淀粉分子间羟基产生络合,防止游离淀粉溶出。添加20%变性淀粉较明显地改善了保鲜湿米粉的品质和口感;瓜尔豆胶可增加其黏接性、持水性。100℃下形成的凝胶硬度最大,90℃下形成的凝胶硬度最小。90℃下形成的凝胶的回弹性显著大于其他温度。用pH值4.2的乳酸/醋酸钠体系(1%V/V)酸浸处理后包装,再在80~90℃下水浴杀菌20~40 min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样品保鲜期达3个月以上。[结论]在米粉生产和保鲜中加入一些辅助剂可改善米粉品质。
茶籽油加工工艺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对茶籽油加工工艺中去壳与不去壳、使用压榨法与浸提法对出油率、毛油质量、饼粕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去壳加工利大于弊,浸提法制油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