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施肥技术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肥料和不同施肥方法等对强筋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后移小麦产量和品质均好于全部基施(习惯施肥)处理;高氮和硫酸铵处理能提高强筋小麦的品质。磷酸二铵提高小麦产量效果好于过磷酸钙,而对子粒品质影响则过磷酸钙好于磷酸二铵;高量磷肥虽然不能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但能改善小麦的品质。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促进小麦对N、P、K养分的吸收,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是砂姜黑土区优质高产强筋小麦重要施肥技术。锌肥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含硫肥料有改善小麦品质的作用。试验表明,在砂姜黑土上,施用有机肥,稳定磷肥用量,加大氮、钾肥用量,配施锌肥和硫肥,分期施用氮肥(追肥量占总氮量比例在40%以上)有利于强筋小麦的优质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花球产量,施钾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但单位钾素(K2O)养分生产效率随钾肥用量提高而降低。氯化钾的产量效应低于硫酸钾,其效应受土壤氯离子含量和钾肥用量的影响。钾肥可提高花椰菜维生素C含量,用量过高则含量下降;增加和降低效果与土壤含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中、高用量硫酸钾效果优于氯化钾。钾肥可降低氨基酸总量和各种类氨基酸含量,氯化钾处理花椰菜氨基酸含量高于硫酸钾,特别是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钾肥可促进花椰菜养分吸收,氯化钾更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氮、钙和镁的转运,而不利于钾素从花轴转运到花蕾。不同钾肥品种的产量品质差异与钾肥陪伴氯离子与土壤氯离子含量关系密切。在土壤氯离子含量高的土壤上,硫酸钾可作为理想的钾肥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 kg/hm2、P2O575 kg/hm2和K2O 6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薄荷施肥技术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砂姜黑土薄荷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薄荷分枝期追施N 138 kg/hm2时,基肥施N易使薄荷前期旺长,过早封行,通风透气差,会造成收获期薄荷大量落叶,进而影响薄荷油产量。K肥能显著提高薄荷产量,在低K用量时,氯化钾和硫酸钾增产效果相近,但在高钾用量时,则硫酸钾增产效果明显好于氯化钾,表明高用量的氯对薄荷油有不利的影响,从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两方面考虑,硫酸钾和氯化钾配合施用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施用P肥对薄荷生长和产量提高效果不大,且P肥过高会影响薄荷的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在两种不同养分状况的土壤(土壤Ⅰ和Ⅱ)上,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土壤Ⅰ上,处理N180K150(施氮和施钾量分别为180和105 kg/ha)获得最高产量5 023 kg/ha;在土壤Ⅱ上,处理N180K90(施氮和施钾分别为180和90 kg/ha)获得最高产量5 145 kg/ha。在两种土壤上,氮肥对产量的效应均大于钾肥效应,在土壤Ⅰ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两种土壤上,增施氮肥均显著降低了弱筋小麦的专用品质,而在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土壤Ⅱ上,配施钾肥有利于提高弱筋小麦的品质。氮钾肥配施对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无明显影响。土壤基础肥力对弱筋小麦的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在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较低的土壤Ⅱ上种植弱筋小麦,并适当降低氮肥用量有利于改善弱筋小麦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肉质构的仪器测定与感官评定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熟肉为研究对象,比较感官评定和两种仪器测定方法(剪切法和质构剖面分析)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性。结果表明:剪切力与感官评定的硬度、多汁性呈显著相关性(r=0.73、-0.71);质构剖面分析硬度与感官评定的硬度相关性显著(r=0.81),质构剖面分析的粘聚性与感官评定的弹性、多汁性、油性分别呈显著相关性(r=-0.79、-0.67、-0.81)。通过建立仪器分析与感官评定间的数学模型,本实验提示质构剖面分析更能全面预测猪肉感官品质。进一步的实验参数验证了质构剖面分析回归方程预测的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胶蛋白质利用与高纯度天然丝胶蚕品种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丝胶蛋白特性与功能开发利用的意义,概述了高纯度天然丝胶蛋白质利用素材与品种选育现状,并阐述了其选育的技术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