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血球蛋白营养分析与水解工艺优化及制备金属螯合肽的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猪血球蛋白为原料,检测其基本营养指标和氨基酸组成,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螯合pH、水解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水解制备金属螯合肽.结果表明,猪血球蛋白具有优异的营养特征,且富含多种氨基酸;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猪血球蛋白制备金属螯合肽的最佳工艺为pH值10.69、水解温度48.50℃、水解时间6.76 h、底物添加量8%、酶与底物比(m酶:m底物)1:250,血球蛋白粉水解度的实测值为37.83%.采用ICP-AES检测猪血球蛋白肽螯合铁、铜、锌的量分别为343.80,11.34,4.53μ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豆粕蛋白制备降糖肽的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豆粕蛋白酶解制备降糖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初始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酶解产物抑制活性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9.5,酶解温度49.0℃,酶解时间5.5 h,料液比1∶20(w:v),加酶量2%(w:w)。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实际抑制率为14.82%±0.23%,而预测抑制率为14.80%。研究结果为豆粕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无性系后代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研究
《茶业通报 》 2011
摘要:以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三年生凫早二号新梢和迎霜、龙井43的留养秋梢茶树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对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分析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叶位变化,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叶龄增加,增长幅度减缓,活性也渐趋于稳定,且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SOD、POD、MDA和电导率的差异不显著,个别甚至达到了极不显著水平;对于试验时的取样部位,考虑到修剪、采摘、病虫害、光线、温度等因素影响,建议选用木质化部位的成熟叶叶片,以减少实验误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