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浅析牧草栽培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畜牧业环境 2023

摘要:牧草栽培在生态畜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畜牧养殖内环境优化,促进畜产品的品质提升,推动畜牧产业向高质量、生态方向发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牧草栽培技术,保证牧草栽培合理、品质逐步提升,是促进生态畜牧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牧草栽培 生态畜牧发展 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安徽地区大别山牛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牛业科学 2023

摘要:大别山牛是安徽省优良地方种质资源之一,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具有适应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型小和易管理的优点.本文就大别山牛犊牛、育成母牛、妊娠母牛、哺乳母牛和育肥牛的日常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别山牛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地区 大别山牛 饲养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猪繁殖性能影响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

摘要:以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丹系大白猪2 708窝产仔记录为基础数据,研究胎次及配种季节对丹系大白猪母猪妊娠时间、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系大白猪母猪1胎时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均最低,妊娠时间最短;3胎时产仔数最高,4~8胎时仍维持良好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胎次与妊娠时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季配种的母猪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指标最佳.综上,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适当延长丹系大白猪母猪使用年限,并在制定配种计划时考虑季节因素.

关键词: 大白猪 胎次 配种季节 产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豆制品中氨肽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中国酿造 2023

摘要:该研究从自然发酵豆制品中筛选高产氨肽酶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筛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菌株的固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氨肽酶的菌株,编号为IFJ1,经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菌株IFJ1的最优固态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5%、发酵时间15 d、接种量6%,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中小肽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达到10.57%和14.05%.

关键词: 氨肽酶产生菌 乳酸片球菌 发酵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螺望春花优株花蕾不同时期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园艺与种苗 2023

摘要:[目的]摸清海螺望春花花蕾作为药用辛夷的最佳采蕾期及优良单株间花蕾生长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不同生长时期花蕾中挥发油等内含物的含量。[结果]1号优株花蕾挥发油提取率高达6.71%,5种有效成分总量最高为3.25%,是最佳采蕾优良单株;1号、2号优株花蕾不同生长期挥发油提取率及其5种有效成分含量月变化规律较为一致;1号、2号、3号优株挥发油提取率均在2月达最高,3月均明显下降。每种内含物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月份,故可根据提取目标物质的不同确定提取时间,以获取单种成分最高值。[结论]该研究可为辛夷采摘时间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挥发油 生长期 有效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nDel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籼稻中籼粳交杂株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在杂交籼稻制种过程中,若混入粳稻花粉就会产生籼粳交杂株,这种类型的杂株常表现为大青棵而使得杂交稻纯度降低,最终影响产量.为避免因配组亲本选择不当或在粳稻区制种因隔离不严格而产生大青棵,找到能准确区分籼稻与粳稻的分子标记可为育种和制种生产提供参考.以三系杂交籼稻粤泰A/R2020和田间表现为大青棵的杂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两个亲本间的多态性SSR标记对疑似杂株进行基因型分析,并通过18对特异性的InDel标记对其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行业标准《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3-2014)推荐的48对引物中,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R2020'之间有22 个位点差异;在 6 对标记下(RM72、RM85、RM224、RM253、RM424、RM481),8 个疑似杂株全为串粉带型;13对籼粳间特异性InDel标记检验结果证明了 8个串粉杂株均来源于籼粳亚种间杂交.本研究初步筛选出13对InDel标记可用于籼粳属性鉴定,为避免大青棵的产生提供了分子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杂株 大青棵 InDel标记 籼粳属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泛菌与水稻白叶枯病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水稻发生了一种由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引起的新型细菌病害,其发生时期与白叶枯病相近,病症与白叶枯病类似.为了实现该病害与白叶枯病的快速检测,本研究基于泛菌属看家基因acnA,通过序列比对,设计了 2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与已知的白叶枯病菌检测引物XOO80进行配对并筛选,建立了一种双重PCR检测方法,可从菠萝泛菌和白叶枯病菌中分别扩增出910 bp和162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他10种非目标细菌均未有扩增条带,25μL体系中可稳定地从至少1 pg/μL的基因组DNA模板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本研究建立的菠萝泛菌与水稻白叶枯病菌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水稻细菌病害病原鉴定及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菠萝泛菌 白叶枯病菌 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DEM的双向螺旋式排肥器排肥性能分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

摘要:目的: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设计一种用于水稻侧深施肥的双向螺旋式排肥器,并利用仿真分析验证其排肥性能。方法:依据螺旋输送机构设计原理对双向螺旋式排肥器进行设计,建立其EDEM模型,仿真模拟排肥过程获得排肥试验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排肥转速对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并分别对单圈排肥量和排肥量的理论值仿真、试验值比较分析,判断排肥性能。结果:在高速插秧机正常行进速度0.5 m/s下,排肥转速对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影响显著(P<0.01),且排肥轴转速为90~120 r/min时,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稳定处于2.7%~4.9%;单圈排肥量和排肥量的理论值、仿真试验值误差均在2.38%以内。结论:设计的双向螺旋式排肥器结构合理、排肥均匀性良好,为双向螺旋式水稻侧深施肥机精准排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向螺旋式排肥器 排肥性能 仿真设计 EDE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菊花主栽区域施肥现状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调查安徽菊花主产区土壤质量情况及主要施肥措施,分析其存在问题,为菊花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选择黄山市休宁县、歙县、徽州区、黄山区4个菊花主产区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样品采集等方式,对主产区栽培现状、施肥习惯、化学肥料等情况开展调研.[结果]土壤总养分及有效态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有近1/3土壤pH在5以下,部分点位低至4以下,土壤酸化严重;调查区域的菊花品种投入肥料折合氮、磷、钾纯养分量分别为160.50~1461.00、118.50~1332.00、112.50~1392.00 kg/hm2;所有菊花品种N、P2O5和K2O施用量都大幅度高于推荐量,同一品种施肥量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施肥标准;不同菊花品种有机肥用量均占比较低,大多数农户施用化肥比例相对较高.[结论]安徽菊花主产区施肥存在化肥施用过量与营养元素不平衡,有机肥施用量占比较低等问题,需要在今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推荐.

关键词: 菊花 施肥现状 减施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水稻病原菌假单胞菌AH菌株的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探究菌株AH的生防潜力和基因组序列信息,以解析其防病机制,挖掘次级代谢产物基因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水稻的叶际微生物,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根据形态学、16S rDNA和gyrB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种属;利用平板抑菌试验明确其抑菌谱;大田喷施菌悬液明确其防治效果。继而,利用第二代Illumina与第三代PacBio结合的测序方法对生防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等分析。[结果]AH是一株短杆状恶臭假单胞菌株,对稻瘟病菌、茎点霉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黄单胞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田间施用AH菌液可显著降低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病害等级。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揭示菌株AH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敏感。AH基因组全长为5 889 125 bp,编码5 215个基因,GC含量为63.74%,有19个rRNA、77个tRNA和78个nRNA,antiSMASH预测得到8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论]AH菌株具有良好生防潜力,深层机制解析可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AH 生物防治 稻瘟病 水稻白叶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