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长期施肥砂姜黑土微生物学特征差异及评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作为安徽省主要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砂姜黑土不良属性严重制约旱地粮食作物稳产增产,因此本研究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微生物特征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为改善砂姜黑土生态功能、提高地力可持续性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杨柳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研究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HMNPK)砂姜黑土耕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等微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微生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M、MNPK和HMNPK)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15.68~22.80倍),尤其是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二者分别于M、MNPK处理达最高值(30.50×10~5cfu/g和15.50×10~4 cfu/g);长期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单施化肥有利于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施用有机肥(M、MNPK和HMNPK)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MNPK处理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幅最高,达119.74%但与M、HMNPK处理差异不明显,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幅达88.46%,显著高于M、HMNPK处理;长期单施化肥仅对微生物量碳含量有提增作用(38.87%)对微生物量氮作用不明显,其对微生物量碳的提增作用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长期单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转化酶活性,抑制磷酸酶活性,长期单施化肥的作用则相反。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9个生物指标降维提取出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以细菌、放线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脲酶和转化酶为主要影响因子,第二主成分以为真菌、酸性和中性磷酸酶为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代表了与碳、氮和磷循环密切相关微生物影响因子。通过综合得分把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微生物生态划分为3个等级,一等包括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与高氮),二等包括长期单施有机肥,三等为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结论】通过综合评价可得砂姜黑土的微生物生态状况在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最佳单施有机肥次之而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的较差。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砂姜黑土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态

农业产业化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对"农户""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和"公司"3种经验模式下绿稻24常规水稻品种的收成统计进行分析,得出农业产业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随着产业链延伸越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增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济效益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滁州鲫(Carassius auratus)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天然三倍体滁州鲫的系统进化地位,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滁州鲫线粒体基因组。其序列全长为16581 bp,碱基组成为31.6%A、26.2%T、16.1%G和26.1%C,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各基因的位置及组成与已公布的鲤科鱼类一致。除t RNA-Ser(AGY)外,其他21个t RNA的二级结构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结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余均以ATG为起始密码子;COⅡ、ND3、ND4和Cytb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为不完整的T,其他9个基因均具有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AA或TAG。序列分析表明,滁州鲫与其他鲫属鱼类(方正银鲫A系和D系、鲫、淇河鲫、萍乡肉红鲫、黑鲫、日本白鲫和日本银鲫)在线粒体基因组上均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94%)。以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为外类群,基于线粒体13个蛋白质基因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构建上述鲫属鱼类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滁州鲫与方正银鲫亲缘关系最近,与黑鲫最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认为滁州鲫应为银鲫亚种的一个地方种群。

关键词: 滁州鲫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香辛料对麻辣鸡感官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香辛料对我国传统酱卤食品的感官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小茴香、桂皮、白扣、香叶等香辛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麻辣鸡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小茴香>香叶>白扣>桂皮,从而得出麻辣鸡汤料中香辛料最佳配方为:小茴香6 g,桂皮4 g,白扣6 g,香叶6 g,八角3 g,肉桂2 g,甘草2 g,丁香2 g,白芷2 g,山奈2 g,花椒3 g,草果3 g,干辣椒5 g。该研究可为麻辣鸡产品的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香辛料,麻辣鸡 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大豆油对低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家禽科学 2015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大豆油对低产(70%~80%产蛋率)海兰灰和京红1号商品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240日龄海兰灰、京红1号各120只,每个品种的蛋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试验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1%大豆油,试验期30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大豆油,对海兰灰和京红1号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可显著降低京红1号褐壳蛋鸡破软蛋率(P<0.05),以及海兰灰的蛋壳颜色、蛋黄色泽(P<0.05),对两种蛋鸡其它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可在日粮中添加1%大豆油来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关键词: 大豆油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虾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分别从安徽省长江支流水阳江(芜湖县段)及青虾养殖池塘中选择表现性状优良的个体作为亲本,开展2个青虾群体的繁育试验比较2种成虾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青虾野生群体虾苗繁育及成效养殖显著高于虾池培育亲本群体;与野生群体(抱卵虾)相比,虾池培育亲本群体产出虾苗规格不一,成虾养殖过程中虾苗秋繁偏重发生,产出青虾商品规格下降12.1%,饲料系数提高0.14,表现为优良性状退化明显。

关键词: 青虾 良种繁育 生态养殖 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小麦根系性状与冠层光合对不同灌水方式的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小麦前期不同灌水方式对中后期根系性状、冠层光合及产量影响的潜在机理,揭示小麦根系性状与冠层光合间的关系。【方法】在人工玻璃防雨蓬下,设置以下10种灌水处理CK(生育前期水分充足)、W120d(苗后20 d灌水50 mm)、W240d(苗后40 d灌水50 mm)、W360d(苗后60 d灌水50 mm)、W480d(苗后80 d灌水50 mm)、W5100d(苗后100 d灌水50 mm)、W6120d(苗后120 d灌水50 mm)、W720d+60d(苗后20 d灌水25 mm+苗后60 d灌水25 mm)、W840d+80d(苗后40 d灌水25 mm+苗后80 d灌水25 mm)和W960d+100d(苗后60 d灌水25 mm+苗后100 d灌水25 mm)。研究前期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中后期根系性状、冠层单叶面积、叶绿素密度、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小麦生育前期适当延迟灌水日期有利于增加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总根尖数和总分叉数,其中W5100d与CK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两者显著高于W120d和W6120d。CK孕穗期和开花期的倒1、倒2和倒3叶的单叶面积最大,但与W5100d差异不显著,且总灌水量相同下灌水次数对冠层单叶面积的影响不显著。生育前期灌1水下冠层叶绿素密度随灌水日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以W5100d最高,W120d最低。W5100d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光合速率显著高于CK,分别增加了7.5%、8.9%和8.9%,但冠层光合速率受灌水次数影响不明显。灌1水下,W5100d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最高,分别比W120d和W6120d显著增加了18.7%、9.7%、11.0%和5.7%、4.9%、4.3%。W5100d孕穗期和开花期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Φps II和ETR值最高,灌水次数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不显著。W5100d的产量和收获指数与CK差异不显著,两指标分别比W120d和W6120d显著增加了15.4%、22.1%和3.2%、9.2%。【结论】生育前期过早和过晚灌水对小麦中后期根系生长、冠层光能利用及产量形成不利,适当延长前期灌水日期可获得优于或相当于小麦生育前期水分充足处理的根系性状、冠层光合及产量,灌水次数在灌水量相同下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根系性状 叶绿素密度 光合能力 光合有效辐射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分子标记冗余性检测与评价的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网上数据库公布的棉花分子标记引物序列存在冗余性,至今也鲜见合适的软件同时分析一对引物的冗余性。为减少不同研究者的重复开发,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对网上序列信息的利用率,借助自主开发的能同时分析一对引物和已释放的引物间是否存在冗余性的软件SSRD1.0,利用90对前人已开发的并用该软件预测过相互间存在冗余性的SSR引物,以TM-1、海7124基因组为模板分别进行扩增、电泳、测序。结果表明软件预测和基因型水平检测有88.8%的吻合度;在Identity阈值设为50%、70%时,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水平和软件预测分别有75.0%、53.8%的吻合度。分别从软件预测、基因型、序列3个水平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这一冗余软件和冗余性预测方法是较为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 棉花 分子标记 SSR 冗余性软件 检测 预测

利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分析梨遗传多样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 T)是一种新型的遗传分子标记技术。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水平设计方法,优化并建立梨的适宜SCo T分子标记体系,通过SCo T标记技术,分析了安徽省砀山县的43份梨(Pyrus spp.)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后梨SCo T-PCR反应体系:10×Easy Taq Buffer(含2 mmol/L Mg2+)2.5μL,模板DNA终浓度30 mg/L,上下游引物终浓度1.0μmol/L,d NTPs终浓度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0 U,总体积为25μL。随机选取2个DNA模板进行引物筛选,最终从67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扩增条带清晰且有差异性的引物,共扩增出14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26条,多态性比率为86.1%,每条引物平均扩增出9.1条带。SCo T标记的43个梨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17~0.931,平均值为0.685。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的水平上,43份梨材料分为A和B两组;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6的水平上,A组又分为6个亚组(Ⅰ~Ⅵ)。所研究的43份梨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能够被SCo T分子标记有效地检验,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安徽省砀山县梨种质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 T)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追施方式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机插试验,在施氮量及其基追比相同的条件下,设置6种不同的分蘖肥和穗肥施用方法,研究不同的追肥方式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作为分蘖肥分次追施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比穗肥的作用明显;在机插后5~7 d和12~15 d分两次追施氮肥作为分蘖肥能够显著提高群体茎蘖成穗率、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促进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提高收获指数,优化产量结构,提高机插杂交中籼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 氮肥 机插 中籼稻 群体质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