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安徽长江流域黄鳝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研究

四川动物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为分子标记,研究了安徽长江流域黄鳝6个地理种群(当涂、无为、繁昌、贵池、怀宁和望江)共180尾个体的遗传变异关系。结果显示,在1087 bp序列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101个,单倍型68个,碱基组成中A+T的含量大于G+C的含量。6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0.623~0.940)较高,核苷酸多样性(0.001 78~0.019 04)较低。群体分化指数(Fst:0.026 12~0.947 07)、基因流(Nm:0.027 94~18.6400)和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安徽长江流域黄鳝一些地理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进化网络图表明:6个地理种群分为2个大的进化支,当涂与繁昌种群为一支,其余4个种群为另一支。地理隔离和黄鳝有限的迁移能力可能是造成种群遗传分化的原因。

关键词: 黄鳝 长江流域 细胞色素b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工酶活性差异材料加速老化过程中MDA含量分析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醛类、可溶性糖类物质对水稻LOX同工酶终产物丙二醛(MDA)测定的干扰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水稻LOX同工酶活性差异材料在高温高湿与常温常湿2种处理下MDA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LOX-3、LOX-1,2对MDA的贡献分别在第4天和第2天达到最高值。通过比较LOX-3和LOX-1,2的MDA最高值及其产生的时间可知,LOX-1,2对MDA的贡献速度约为LOX-3的2倍。因此,脂肪氧化酶LOX-1,2进攻膜脂、启动膜脂过氧化过程明显快于LOX-3。该研究为探究稻米的陈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二醛 稻米 脂肪氧化酶同工酶 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安全两系不育系徽敏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徽敏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利用系谱选育法,从杂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来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徽敏S株高67.0 cm,每穗总颖花数148个,千粒重26.5 g,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宽而挺、叶片平展,叶色深绿,稃尖和柱头无色,团粒型,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9%;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播始历期比广占63S短7 d左右,且含有对苯达松除草剂敏感基因。徽敏S稻瘟病中抗5级,稻曲病中抗5级,白叶枯病感7级;米质优;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徽敏S/13C138在2014~2015安徽省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

关键词: 籼稻 温敏核不育系 苯达松敏感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以杂交中籼稻徽两优5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机插株距(行距固定为30 cm)对其群体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插株距为14 cm的条件下,徽两优5号产量构成因素协调,理论产量达到11 228.8 kg/hm2;群体茎蘖消长表现平稳,无效分蘖减少;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较高,占总干物质量的44.8%;基部节间短而粗,有利于降低徽两优5号在机插条件下的倒伏风险,从而发挥高产潜力。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株距 群体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地区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位于皖南休宁县商山镇的稻瘟病圃带有不同抗稻瘟主效基因的31个单基因系的叶瘟病情。结果表明,含Pi-ta,Pi-ta2,Pi-kp的品系表现抗病。在病圃中鉴定了293份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品种的抗瘟性,其中77份连续2年均表现抗病,适合在皖南稻瘟病流行区进一步试验推广。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品种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为了指导安徽省沿江地区再生稻机械化生产,对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品种选择、头季稻育秧机插、前后季水肥综合管理、留茬高度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系统总结,为沿江再生稻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机械栽培 绿色增产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比较

中国烟草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对烟草青枯病菌更具抑菌作用的杀菌剂,采用"改良抑菌圈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抑菌率随浓度提高,青枯灵、农用硫酸链霉素和克菌康在1450.0、310.0和700.0 mg·L-1浓度下,72 h时抑菌率分别达到94.3%、89.1%和84.4%,辛菌胺醋酸盐的抑菌率在48 h时达到最高78.1%。4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农用硫酸链霉素>辛菌胺醋酸盐>青枯灵>克菌康,前两者EC50分别为274.57 mg·L-1和148.25 mg·L-1。表明辛菌胺醋酸盐和农用硫酸链霉素是防控烟草青枯病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关键词: 改良抑菌圈法 杀菌剂 烟草青枯病菌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生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水稻"一种两收"具有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产出和节本增效等的技术优势,适应长江流域一些特定稻区水稻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的一种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明确了安徽沿江地区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头季稻育秧机插、前后季水肥综合管理、留茬高度等关键技术及指标,并分析了水稻"一种两收"的适宜发展区域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水稻“一种两收” 机械化栽培 种植模式 绿色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饵料不同鱼饲比对黄鳝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饵料中不同鱼饲比对黄鳝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黄鳝组相比,采用冰鲜鱼与膨化饲料投喂的黄鳝,其肝重指数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但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饵料鱼饲比对黄鳝肝重指数影响不显著;黄鳝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与野生黄鳝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饵料鱼饲比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有降低的趋势,T(1∶4)组显著低于T(4∶1)、T(2∶1)组,而黄鳝抗病力呈显著提高的趋势,T(1∶1)组显著高于T(4∶1)、T(2∶1)组,而后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黄鳝 鱼饲比 肝脏 血液生化指标 抗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尼龙网袋定位试验,系统比较分析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后的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土壤养分及后作水稻的产量变化,研究油菜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其对后作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还田时间的推移,秸秆腐解率逐渐增加。还田后15d,油菜秸秆的腐解率达37.2%,至还田后120d腐解率达60.9%;秸秆腐解速率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特征。秸秆养分释放率与释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钾、磷、氮,释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钾、磷、氮。秸秆还田后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而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油菜秸秆还田对后作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表现为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实率与千粒重无明显变化,水稻产量显著提高,丰两优4号、新两优6号分别比对照增产6.4%、7.6%。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有效培肥地力,增加后作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秸秆还田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 土壤肥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