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番鸭细小病毒基因遗传变异特征,通过PCR技术获得了番鸭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3序列AH-MDPV-VP3,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9条番鸭、鹅和鸭细小病毒基因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测序结果可见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全长1 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AH-MDPV-VP3与国内两个番鸭细小病毒基因KC171936和KM093740同源性较高,分别为100%和98.3%,且三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来源于共同祖先;而与鹅细小病毒,尤其与台湾分离的鸭细小病毒基因AY382891和AY382892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91.6%和90.8%,遗传距离也相对较远。同时可见番鸭、鹅和鸭细小病毒的VP3基因各自较为保守,仅有少数氨基酸发生变异。本研究初步获得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分子特征,为下一步该基因在免疫诊断及免疫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VP3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在安徽推广种植的田菁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推广种植的绿肥种质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于2011—2013年对53个田菁品种进行评价,记载各品种的根、茎、叶、花、荚果及种子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测定各品种在盛花期的叶片光合效率、根瘤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全生育期约为3个月,迟熟品种的全生育期约为7个月;早熟品种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较高,而迟熟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大;盐菁胶1号的叶片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最高;泸早田菁根瘤最多,根瘤量可达地下部总重的24.1%,其种子产量也最高;三亚田菁产青量和干物量最大,其固氮和富集磷、钾的能力最强。从光合效率、产量、养分富集能力和生育期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盐菁胶1号、庆丰田菁、三亚田菁、泸早田菁等4个品种适宜在安徽种植推广。

关键词: 田菁 生育期 光合效率 产量 根瘤 养分积累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地方猪胴体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养猪 2015

摘要:为分析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圩猪的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取安徽省地方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圩猪各10头,屠宰后对胴体性能进行测定,然后取背最长肌对部分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胴体性状间和肉质性状间都存在较高程度的表型相关,且多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在胴体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屠宰率与胴体重、背膘厚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775,Pr=0;r=0.727,Pr=0);在肉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p H24与a、肌内脂肪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782,Pr=0;r=0.676,Pr=0);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中等偏低的颉颃关系。

关键词: 安徽省地方猪 胴体性能 肉质性状 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番鸭细小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番鸭细小病毒病。[方法]用番鸭细小病毒连续免疫产蛋母鸡3次,收集鸡蛋,并制备出高免卵黄抗体。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制备的卵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用雏番鸭进行中和与治疗试验。[结果]制备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达到1∶32,能有效中和番鸭细小病毒对雏番鸭的致病性,对发病的雏番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品。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卵黄抗体 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热蒸汽杀菌设备概况及其在杂粮初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农业 2015

摘要:过热蒸汽因具有改善食品质地、增加食品风味、保持食品色泽、抑制食品氧化及有效灭酶杀菌等众多优势,而成为新型的加工方式和技术热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领域。基于此,结合过热蒸汽的特点、具体杀菌设备以及应用实例和实验结果,系统阐述过热蒸汽处理技术在杂粮初加工过程中清粮、灭酶、灭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过热蒸汽 灭菌设备 杂粮初加工 应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夏秋用日系灰黑蛾品种574和576的育成及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的选配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家蚕蛾体色暗化基因(mln)导入现行中系或日系实用品种,组配体质强健、多丝量、能提高杂交率的新品种杂交组合。用培育的家蚕蛾体色暗化型(mln)品种517分别与2个抗性强、耐粗放饲养的实用家蚕日系品种进行杂交、回交,育成了日系灰黑蛾品种574、576,并与中系强健性白蛾品种513和515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该四元杂交组合在繁育中可利用对交品种的蛾体色差异,达到99%以上的杂交率,有利于蚕种轻简化生产和蚕种质量的提高。2013—2014年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家蚕新品种审定的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体质强健好养、龄期较短、眠起齐、耐粗放饲养等饲养性状优势,并且还有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茧丝长1 058.0 m,解舒率73.10%,解舒丝长776.5 m,茧丝纤度2.904 dtex,洁净95.18分。新品种杂交组合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皖广三号 蛾体色暗化型 强健性 多丝量 杂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环境对不同Wx基因型稻米RVA谱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种植环境对不同Wx基因型稻米淀粉黏滞性谱(RVA谱)的影响,选择5个携带有5类不同Wx等位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分别在4个生长环境下种植,对其稻米RVA谱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环境及环境与Wx基因型间互作对RVA特征值的效应。结果显示,不同Wx基因型水稻材料RVA特征值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消减值、崩解值、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达到45.53%、29.75%、26.68%和26.17%;起浆温度和峰值时间变异系数较小,只有2.50%和2.96%。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RVA谱特征参数的主要变异来源为Wx基因型变异,环境及环境与Wx基因型间互作对稻米RVA特征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峰值时间以Wx基因型间变异最大,占总变异的97.01%;最高黏度的Wx基因型间变异最小,占总变异的57.51%。环境效应对RVA特征值影响方面,峰值时间、消减值和起浆温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而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则比较容易到环境影响。Wx基因与环境互作对崩解值、消减值和最高黏度影响较大,而对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合的Wx基因型材料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种植环境 Wx基因型 淀粉RVA谱 单片段代换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AR神经网络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的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用传统机理建模不能满足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变化预测的问题,引用非线性自结合的时间序列网络,建立了基于NAR神经网络的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采用2014年6—10月养殖塘口检测的亚硝酸盐的数据建模,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模拟的NAR神经网络,并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建立的养殖水体亚硝酸盐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01 6 mg/L,纳什效率系数为0.72。研究表明,基于NAR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预测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

关键词: 养殖水体 水质预测 NAR神经网络 非线性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安徽省水稻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控

农业灾害研究 2015

摘要:介绍了2015年安徽省水稻重大害虫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4个方面总结了这些害虫的防治方法,为安徽省水稻虫害防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稻飞虱 稻螟虫 稻纵卷叶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lman网络在养殖水体氨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利用2014年6~10月养殖塘口记录的饲料投喂量、水体溶解氧量、水温、气温、浊度、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检测的氨氮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氨氮模拟的Elman网络。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养殖水体氨氮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6 mg/L,决定系数R~2为0.74。说明Elman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强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关键词: 养殖水体 水质预测 Elman网络 非线性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