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一株烟草秸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皖南地区烟稻轮作田土壤中经CMC-Na初筛获得5株纤维素降解菌,经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复筛得到一株降解活性较高的降解菌YC-2。根据该菌16S r DNA序列比对结果,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YC-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YC-2酶学性质进行相关研究,并分析YC-2对烟碱的耐受情况及对烟草秸秆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7天内,YC-2对烟草秸秆降解率为10.14%;酶学特性表现为最适反应温度为60℃且在15~60℃之间具有稳定性;最适反应pH为7.0,在pH 4.0~7.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YC-2在浓度为1~2 g/L烟碱中能快速生长,而在高浓度的烟碱中生长受到抑制。因此,菌株YC-2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相对耐热耐碱且对烟杆有一定分解作用,通过进一步诱变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产酶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冬种绿肥对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提升皖南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冬种绿肥品种,设置植烟土壤原位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黄花苜蓿和冬牧70,测定绿肥掩青前生物学性状及元素成分,探讨各绿肥处理烤烟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第3年绿肥干物质量以冬牧70最高为1.97 t/hm~2,分别是紫云英和黄花苜蓿的2.46倍和7.30倍。紫云英和冬牧70处理的烤烟最大腰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和黄花苜蓿。冬牧70和紫云英处理的烤烟产量分别提高了9.67%和3.53%,产值分别提高17.59%和10.75%。冬牧70处理的上部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价均优于黄花苜蓿和紫云英处理。综合评价认为,绿肥冬牧70可以作为皖南烟区优质冬种绿肥品种。

关键词: 烤烟 绿肥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产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种申玉在宿松县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为优化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宿松县引种了绿色系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申玉。结果表明:该品种于7月底至8月初成熟,平均单穗重400 g左右,坐果率高,穗形整齐偏小,无需花果整形,香味浓郁,品质中上,早实性和连续丰产能力强,推广应用前景较好。同时,总结集成其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新品种 申玉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安徽省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性条件下2种酶解方法提取蚕蛹蛋白的比较研究

农学学报 2016

摘要:为了寻求经济实用的酶解蚕蛹蛋白的方法,本研究以新鲜和烘干蚕蛹为原料,在中性条件下比较了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蚕蛹的水解程度及蛋白收率。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2种蛋白酶作用后鲜蛹水解蛋白液的蛋白收率和水解度高于干蛹水解蛋白液。风味蛋白酶水解后的蛋白收率高于中性蛋白酶,但水解度小于中性蛋白酶,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风味蛋白酶的内切酶活性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尽量采用新鲜蚕蛹为原料,并根据蛋白水解产物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蛋白酶进行处理。

关键词: 蚕蛹蛋白 酶解 蛋白收率 水解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darsat-2和环境星的淮河流域冬小麦估产模型比较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建立基于微波和光学卫星影像的农作物估产模型,可对上报作物产量准确性及估产模型精度进行相互验证。应用2014年4月中旬和5月初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RADARSAT-2和同期HJ影像各两幅,选择安徽省寿县和怀远县冬小麦产区,通过试验田产量和反演的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以及从环境星计算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冬小麦线性估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估产模型精度进行比较:通过星载SAR的同极化HH和交叉极化HV方式建立的估产模型对寿县涧沟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8.37%和74.01%,对怀远县龙亢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3.10%和69.10%;通过HJ星建立的估产模型对寿县涧沟镇和怀远县龙亢镇冬小麦估产精度分别为69.52%和66.43%。基于HJ星影像得到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精度和基于SAR得到的估产模型精度接近。模型结果为上报产量准确性、冬小麦估产模型验证、参数纠正及推广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关键词: 冬小麦估产模型 合成孔径雷达 RADARSAT-2 环境星 模型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霍米斛是我国濒危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名贵中药材,为保护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于2014—2015年在霍山县太平畈乡开展了人工繁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霍米斛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栽培,规划生产,头年3—4月播种,20 d可见种子萌发,60 d成为原球茎,原球茎培养60 d长出丛生芽(1.5~2.0 cm),丛生芽再通过生根壮苗培养成为石斛组培苗,组培苗根1~3个,叶片3~4个,根茎粗0.25~0.35 cm,苗高2~3 cm,次年4月移栽大棚,11月苗高4~6 cm,3~5节,单株叶片3~5片,根茎粗0.5 cm。

关键词: 霍米斛 栽培试验 人工繁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高山地区栽培的辣椒品种,比较分析了5个辣椒品种在安徽省中高山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株生长情况、抗病性以及产量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丰椒4号果实牛角形,株型紧凑,抗风灾与抗病毒病能力强,果色好,产量高,适宜在安徽省高山地区露地栽培;苏椒12号辣椒果实大羊角形,株型中等,辣味重,产量高,可作为安徽省高山地区避雨栽培用品种。

关键词: 辣椒 高山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情况调查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为了解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现状,推进制茶工艺与机械设备融合技术发展,提高制茶工效和产品质量。对名优祁红核心产区5个乡镇的重点制茶企业及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名优祁红的产品类型、产量、机械配置、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情况,分别取样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名优祁红产品主要有卷曲型、针型和毛峰型三种,机械配置以通用小型名优茶机械为主,基础制茶工艺相近,手工与半机械化制茶方式并存,制茶工艺参数控制、产量和产品感官品质差异显著。明确名优祁红制作各道工序的目的,选配适宜的加工机械设备,优化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研制应用清洁化与连续化的名优祁红加工机械,是进一步提升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制茶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 名优祁红 机械化加工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细胞壁重构酶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深入认识细胞壁重构酶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作用,总结了XTH酶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XTH在植物细胞壁重构,植株的叶、根、茎、花和果实发育的生理作用以及在响应植物激素和环境信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XTH是植物细胞壁重构过程中的关键酶,能够松弛和强化细胞壁,且参与细胞壁的降解和合成;XTH在植物生长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XTH基因研究领域潜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细胞壁 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 生长发育 结构与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产性能作用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褪黑激素是畜牧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促毛皮生长激素。选取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耗料增重比(F/G)作为描述生产性能的3个指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羊、兔、猪、鸡、鱼和鼠生产性能的作用,为生产中合理应用褪黑激素提供指导。

关键词: 褪黑激素 日增重 平均日采食量 耗料增重比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