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华东三省转Bt基因棉花种植对边际水体中Cry1Ab/c蛋白残留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转基因棉花种植地区边际水体中的Cry1Ab/c蛋白残留情况,在华东地区的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棉田设置采样点,连续3年在棉花的花铃期和收获季节,对棉区地块内部及周围边际水体随机采样,进行去杂及纯化处理后,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水样中的Cry1Ab/c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在花铃期和收获季前后两周,分别在5个布控点边际水体中检出Cry1Ab/c蛋白,其中1个布控点阳性蛋白残留浓度最高达到0.4 ppb,另外4个布控点检测出的阳性蛋白量均在0.04 ppb以下;(2)距离棉田越近,蛋白检出阳性率越高,其中棉田内水渠阳性率为13.3%;(3)连续种植时间超过7年的田地周围水体中蛋白阳性率为12.4%。在所有取样时间点中,与花铃期相比,收获季更容易检测到阳性结果。这表明在转基因棉花产区,应在收获季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监控,以预防和降低转基因棉花中Cry1Ab/c蛋白对边际水体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Cry1Ab/c蛋白含量


茶皂素对茶尺蠖毒性作用初步研究
《农学学报 》 2016
摘要:为研究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及对昆虫作用机理,测定了茶皂素对茶尺蠖卵及幼虫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浓度为0.1、0.2、0.4、0.8、1、2、4、8 mg/m L茶皂素后,卵孵化率分别为21.9%、16.2%、18.2%、11.7%、7.7%、6.2%、5.4%、5.9%,随着茶皂素浓度的提高,杀卵作用增强,高浓度茶皂素(?1 mg/m L)对茶尺蠖卵具有较强的杀卵作用。1、2、4、8 mg/m L茶皂素溶液处理茶尺蠖3龄幼虫并饲养5天后,无幼虫死亡,说明茶皂素对茶尺蠖3龄幼虫没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对茶尺蠖的直接毒杀活性较弱。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茶尺蠖3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拒食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拒食效果增强,4、8 mg/m L的茶皂素拒食作用较强,分别达到80.0%、85.7%。取食过茶皂素的3龄、4龄、5龄幼虫虫体长度和重量与未取食的没有明显差异,饲喂8 mg/m L及以下浓度茶皂素的茶尺蠖生长发育均未受到明显影响。


亳州烟区烤烟不同品种和产区间烟叶钾氯含量的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亳州烟区烟叶钾氯含量的特征情况,以2013-2014年在安徽省亳州市4个烤烟主要种植区采集的土壤和烟叶为材料,对不同主栽品种烟叶钾氯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为6.2~21.9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3.9 g/kg、13.7 g/kg和11.7 g/kg。其中,70%以上的烟叶样品钾含量低于15 g/kg,只有50%的样品钾含量达到10 g/kg以上,少数样品烟叶钾含量能够达到20 g/kg。各产区间同一部位烟叶钾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中烟100>龙江911>NC89。烟叶氯含量为4.3~20.1 g/kg,下部、中部和上部分别为10.3 g/kg、10.2 g/kg和9.0 g/kg。其中,北部的芦庙和西南的双沟烟叶氯含量相对较低,而北部的张集较高;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烟叶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亳州烟区烟叶钾含量偏低,氯含量偏高,钾氯比偏低。因此,提钾降氯将是亳州生产优质烟叶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提高烟叶钾含量,应改进施肥方式如采用根区施肥等以提高根区土壤钾素供应,并注重旱期烟田灌溉。为降低烟叶氯含量,烟地应选择氯含量低的土壤,严禁使用含氯肥料,并杜绝大水漫灌。


抗菌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抗菌肽是一种参与生物体抵抗外界病原体侵染的功能性多肽,从低等细菌到高等动物广泛存在,且表现出较广的抗菌谱,对抗菌肽的功能及相关分子改造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试验
《烟草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烟草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有效防治该病害,从青枯病发病较重田块的健康烟草根系周围土壤中取样,采用点接法筛选出6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均>8 mm,其中菌株XC4抑菌活性较强且拮抗效果稳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p H值7,接种量2%,转速190 r/min,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胰蛋白胨时,菌株XC4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条件经初步优化,菌株XC4对青枯病菌的拮抗效果由原来的抑菌圈直径12.5 mm增至21.5 mm,比优化前提高了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