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磺胺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生理生长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实验室水培试验,经过不同浓度磺胺(0.01,0.02,0.05,0.08,0.1mg·L~(-1))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磺胺污染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片生理生长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比值(c_a/c_b)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外源磺胺浓度增加,苦草相对生长率降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含量下降速度大于叶绿素b;c_a/c_b先增大后减小.(2)磺胺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MDA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磺胺胁迫使苦草叶细胞中叶绿体被膜破裂至消失,类囊体膨胀、破损;叶细胞中类囊体呈现出分布不均、出现空腔等.当磺胺浓度为0.01m·L~(-1)时,苦草叶片外观形态结构未表现出受害症状,而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显示,类囊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分布不均现象;当营养液中磺胺浓度为0.02mg·L~(-1)时,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呈现枯黄至坏死症状,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膨胀、变形至空洞现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距离减小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磺胺胁迫导致苦草叶生理代谢失衡,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亚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损伤,期望该结果为研究磺胺污染的作用机制及苦草在抗生素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磺胺 苦草 叶绿体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短穗扦插2夹1膜覆盖保温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研究茶树短穗扦插2夹1膜覆盖保温技术。[方法]在原有双层覆盖的基础上,加盖1层塑料薄膜,形成2层塑料薄膜中间1层遮阳网——2夹1膜的覆盖保温方式。[结果]越冬期间,2夹1膜覆盖日最低温度平均值为2.32℃,高于无膜覆盖2.29℃,高于双膜覆盖1.79℃;区试期间,极端最低温度无膜覆盖为-11.51℃,双膜覆盖为-9.47℃,2夹1膜覆盖为-6.47℃;2夹1膜覆盖日平均温度为10.30℃,高于无膜覆盖4.93℃,高于双膜覆盖1.78℃;2夹1膜日最高温度平均值为28.12℃,高于双膜覆盖4.30℃,高于无膜覆盖14.30℃;采用2夹1膜覆盖技术,育苗成活率比双膜覆盖高4.48百分点,增值12 750元/hm2。[结论]2夹1膜具有很好的保温、增温能力;可消除越冬时的冻土抬苗现象,提高育苗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 茶树短穗扦插 2夹1膜覆盖 越冬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同时测定安徽产野葛、粉葛中6种异黄酮成分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安徽葛根主产区收集的6种样品(太湖野葛、岳西野葛、金寨野葛、宣城野葛、六安粉葛、亳州葛根)为试材,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野葛、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6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样品前处理采用30%乙醇超声波提取,采用Phenomenex Column luna C18(2)100A(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0 nm。标准品在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3、0.999 4、0.999 4、0.997 8、0.997 4、0.998 6,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562 7、0.453 4、0.283 0、0.234 0、0.256 0、0.261 0μg/m 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5%、99.3%、104.2%、98.6%、97.1%、104.5%。安徽产区的野葛与粉葛中葛根素等6种异黄酮含量差别显著。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野葛、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6种异黄酮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野葛 粉葛 HPLC 异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旱性节水性鉴定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研究水稻抗旱性节水性鉴定方法。[方法]试验共设5个灌溉梯度处理,分别为最大灌溉量(0 k Pa为最大灌溉量)用水量的100%(CK)、90%、80%、70%和60%,通过产量、株高和根长性状评价水稻的抗旱节水性程度。[结果]在供水量逐渐降低条件下,其株高降低、根长增加。通过产量分析与农艺性状分析发现,H518与对照旱优73表现较为一致,说明H518节水抗旱。[结论]该抗旱性鉴定方法简便、快捷、可靠,为发展稻作的节水、旱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抗旱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合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和反温敏核不育基因创制永久核不育系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种安全是影响两系杂交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隐患途径。【方法】以1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个反温敏核不育系配组并对F1育性进行观察,选择矮紫S(温敏核不育系)和矮雁s(反温敏核不育系)为构建永久核不育系的供源亲本。通过回交将矮紫S和矮雁s的育性基因导入到桥梁亲本天丰B中,分别育成天丰B的近等基因系天丰S和天丰s。【结果】天丰S和天丰s杂交获得的天丰Ss即为永久核不育系。对天丰Ss的育性、可恢性等特性的研究表明,天丰Ss在自然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下均表现不育;天丰Ss及其3个亲本与5个恢复系杂交的F1组合结实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永久核不育系的创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育 反温敏核不育 永久核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人工饲料营养成分及饲养结果的分析

茶业通报 2017

摘要:茶尺蠖人工饲料的研制对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大规模生产及全天候饲养茶尺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6种茶尺蠖人工饲料的成分合理性,指出:以茶叶粉+大豆匀浆或茶叶粉+麦胚粉为主要营养搭配的茶尺蠖人工饲料,营养较为均衡。其次,结合饲养结果分析,笔者认为:李云寿配方的继代饲养效果最好,其次是胡萃配方。最后,本文对茶尺蠖人工饲料的研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茶尺蠖 人工饲料 麦胚粉 大豆匀浆 干酪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15℃、20℃、25℃和30℃)的升高,花生出苗率、株高、侧枝数、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逐渐增加;土壤相对湿度60%时,花生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均优于相对湿度40%和80%,且土壤相对湿度80%时,花生的烂种率显著增加,在高温和播种过深时尤其严重;播种深度为4~6cm时最为适宜,播种过浅或过深会降低出苗率,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花生长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质地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及农艺操作可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花生 温度 土壤相对湿度 播种深度 出苗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因子对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农业灾害研究 2017

摘要:以安徽省宿州市、滁州市、黄山市为例,通过分析当地气象观测站自1991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气象资料,研究各类气象因子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影响,旨在为进一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安徽省 气象因子 农作物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阐述了农业科研档案的价值和在科技创新中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不利于服务科技创新的状况,对如何管好农业科研档案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档案 服务 科技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比例止痢草提取物替代饲用抗生素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养猪 2017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的止痢草提取物替代饲用抗生素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均匀的健康生长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单圈饲养。试验期96 d。试验分生长期(48 d)和肥育期(48 d)两个阶段。生长期: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预混剂80 g/t,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止痢草提取物250 g/t、500 g/t;肥育期: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吉他霉素预混剂40 g/t,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止痢草提取物250 g/t、500 g/t。试验结果显示:1)生长期、肥育期、全期日增重,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生长期试验Ⅱ组增加了18.18%(P<0.05),肥育期试验Ⅱ组降低了6.73%(P>0.05),全期试验Ⅱ组增加了4.71%(P<0.05),而试验Ⅰ组与对照组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猪血清中Ig A含量试验Ⅰ组提高了30.77%(P>0.05),试验Ⅱ组降低了3.85%(P>0.05);猪血清中Ig G含量试验Ⅰ组提高了27.96%(P>0.05),试验Ⅱ组降低了15.34%(P>0.05);猪血清中Ig M含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提高107.04%(P<0.05)、30.99%(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19%(P>0.05)、94.59%(P>0.05)。4)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含量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1.82%(P>0.05)、0.58%(P>0.05);猪肠道中乳酸杆菌含量试验Ⅰ组比对照组增加2.06%(P>0.05),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相同。综上所述,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止痢草提取物250 g/t替代吉他霉素预混剂(生长期80 g/t、肥育期40 g/t)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止痢草提取物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指标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