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花生(模糊匹配)
49条记录
高产广适抗逆花生新品种花育9510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花育9510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60Coγ辐照鲁花11号干种子,经单粒种植后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大花生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国家北方片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点,适宜在我国北方大花生种植区域春播和夏播种植,于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花生 花育9510 选育 高产 广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皖花14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皖花14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鲁花14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进行杂交,F2种子进行氮离子束注入诱变,再经选育而成,具有结荚多而集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花生(2022)340189。对皖花14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皖花14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鉴花生新品种皖花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花生新品种皖花7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豫花8号为母本、96-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选而成.在2013—2015年连续3年长江流域片区试中,表现出直立、结荚数多、高油、中抗叶斑病、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于2016年通过国家花生品种鉴定.该文介绍了皖花7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皖花7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栽培种花生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遗传机制,以花育28号和P76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4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测定了3个环境下的百果质量与百仁质量表型数据,并利用单环境和多环境联合定位进行QTL的鉴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RIL群体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均表现为超亲遗传。基于多环境QTL分析检测到5个与百果质量、10个与百仁质量相关的QTL。基于单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3个百果质量相关位点qHPW05.1、qHPW07.1和qHPW19.1,分布于3个连锁群上。其中qHPW07.1在三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4.610%~8.840%;qHPW19.1在两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9.985%~11.224%。检测到4个百仁质量相关位点qHSW05.1、qHSW07.1、qHSW19.1和qHSW20.1,分布于4个连锁群上。其中qHSW 07.1在两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7.155%~10.464%;qHSW 19.1在三个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贡献率7.239%~13.845%。获得控制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QTL簇2个,分别位于LG07(Cluster I)和LG19(Cluster II)。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相关基因克隆和花生产量性状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花生 百果质量 百仁质量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暗黑鳃金龟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复配种衣剂的田间药效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高效安全的花生种衣剂,选用7种杀虫剂对暗黑鳃金龟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复配杀菌剂戊唑醇或吡唑醚菌酯制成种衣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杀虫剂原药中,联苯菊酯、噻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7日龄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较高,96 h的LC50依次为0.490、12.923和14.705 mg/kg。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添加杀菌剂戊唑醇或吡唑醚菌酯复配后处理,出苗率、防治效果、保果效果和增产率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中以12%联苯菊酯·吡唑醚菌酯和12%联苯菊酯·戊唑醇的综合防效最佳,可作为花生病虫害防治的轮换药剂推广应用。

关键词: 暗黑鳃金龟 花生 种衣剂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NBS-LRR类基因P9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花生NBS-LRR类基因在花生抗病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以花生品种‘Z525’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了花生叶片中的P9基因。结果表明,获得一个长度为3557 bp的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ORF的长度为3 195 bp (93 bp~3 287 bp),编码1 064个氨基酸(120.4 kD),等电点pI为5.9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花生中假定的抗性蛋白RPP13-like及花生二倍体野生种Arachis duranensis和Arachis ipaensis推测的抗病蛋白At3g14460、RPP13-like高度相似;P9蛋白属于NBS-LRR家族,具有典型的NB-ARC和LRR-3两个保守结构域,推测该基因参与花生抗病调控过程。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位于叶绿体中,可能少量分布于细胞核中,推测该基因可能主要作为叶绿体蛋白参与细胞的抗氧化、抗衰老等抗逆过程,其次作为转录因子参与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克隆了P9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序列、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花生抗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花生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花生 P9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花生蛴螬的减药防控效果

花生学报 2020

摘要:为明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防治花生蛴螬的减药防控效果,本研究将2种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与2种化学杀虫剂(吡虫啉、辛硫磷)及1种化学杀菌剂(萎锈·福美双)混用,评价其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对出苗等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剂量下,单独应用2种生物农药对蛴螬防治效果显著低于2种化学药剂;2种生物农药半量混用后的出苗率和防治效果均为最差;分别将吡虫啉和辛硫磷与2种生物农药剂量减半后混用,其防治效果与常规剂量应用化学农药无显著性差异;添加杀菌剂萎锈·福美双可明显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因此,推荐使用2种化学杀虫剂减半剂量(吡虫啉:1.50 mL/kg种子,辛硫磷:20.00 mL/kg种子,二选一),加入杀菌剂萎锈·福美双(3.00 mL/kg种子)混合后拌种,在播种时加入减半剂量的生物农药(2.25 kg/hm2白僵菌拌毒土或15.00 kg/hm2绿僵菌穴施,二选一)来防控花生蛴螬,达到减施化学农药,增效提质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 花生 蛴螬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花生田主要害虫减药控害增效技术与效果评价

花生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本研究连续两年在田间开展了春花生和夏花生主要害虫分布调查与减药控害试验。结果表明:春花生和夏花生害虫均以蛴螬、蓟马、棉铃虫和花生蚜为主,其中花生蚜、蛴螬为害春花生重于夏花生。从防效来看,试验所采用的减药处理效果与常规用药差别不显著。通过采用特色地膜覆盖、性诱剂和食诱剂配施农药,春夏花生减药量为32.41%~44.33%,产量分别增加3.88%和4.07%;药剂成本分别增加1.18%和-4.55%,人工成本减少33.33%~40.00%;春夏花生总成本减少21.89%~28.15%,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优于常规管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害虫治理可以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花生 害虫 减药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剂拌种对花生苗期的影响及田间蛴螬防效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花生常用拌种药剂的苗期安全性及田间防效,采用盆栽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拌种在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出苗率及生长指标的影响。综合比较得出安全性依次为毒死蜱>氟虫腈>吡虫啉;分别加入4种杀菌剂混配拌种后发现,出苗率和其它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萎锈·福美双效果最好。田间试验得出:毒死蜱单独拌种具有较高的杀虫增产效果,加入杀菌剂有一定的增效;吡虫啉与萎锈·福美双混配拌种可提高出苗率及防虫效果,增产率为53.59%;氟虫腈拌种后防虫效果较差,与4种杀菌剂混配后增效不显著。

关键词: 花生 拌种处理 安全性 田间防效 杀虫剂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15℃、20℃、25℃和30℃)的升高,花生出苗率、株高、侧枝数、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逐渐增加;土壤相对湿度60%时,花生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均优于相对湿度40%和80%,且土壤相对湿度80%时,花生的烂种率显著增加,在高温和播种过深时尤其严重;播种深度为4~6cm时最为适宜,播种过浅或过深会降低出苗率,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花生长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质地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机及农艺操作可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花生 温度 土壤相对湿度 播种深度 出苗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