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膜下滴灌水稻在干旱/半旱区(新疆、宁夏)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而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是其实现高产的前提。为此,本研究于石河子地区通过设置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双因素多水平处理,开展为期一年的小区试验,旨在为膜下滴灌水稻获得高产高效的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种和灌溉强度因素,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_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_2),1膜1管8行配置(R_3)最差。R_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最终R_2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_1差异不显著;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_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著低于R_1和R_2模式;总体而言,增加灌溉强度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在砂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以40~80cm为宜。关键生育期灌溉强度为抽穗前11mm/d,抽穗后需维持更高的灌量,可以考虑维持在20~25mm/d。

关键词: 水稻 毛管配置 膜下滴灌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常态下加强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长期以来,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快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创新联盟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主动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新常态下高效协同创新的农业科研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安徽省实现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可持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状况与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从项目、学科、团队、平台和机制"五位一体"方面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整合科技资源 协同创新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萝组培外植体消毒灭菌技术研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摘要:为研究不同灭菌时间对绿萝外植体的影响,试验先采用75%酒精灭菌30s,后用有效氯2%的次氯酸钠溶液对绿萝叶片、叶柄、茎段都进行6min、8min、10min的灭菌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先采用75%酒精灭菌30s,后用有效氯浓度2%的次氯酸钠对绿萝叶片、叶柄和茎段外植体灭菌最佳时间分别为6min、10min和8min。

关键词: 绿萝 灭菌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砀山酥梨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质素是梨(Pyrus)石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木质素合成代谢对石细胞形成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ate 4-hydroxylase,C4H,EC 1.14.13.11)是细胞色素单加氧酶超家族中CYP73A亚家族的一员,同时为木质素合成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从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Danshan Su)果实中克隆出一条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Pb C4H,Gen Bank登录号为:KF663548。Pb C4H全长1 764 bp,具有1 515 bp的ORF,编码504个氨基酸。Pb C4H与多个物种C4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其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Pb C4H具有跨膜结构域和典型的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特征。q RT-PCR分析发现在梨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Pb C4H基因表达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花后55 d达到最高。构建了Pb C4H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Pb C4H,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出Pb C4H融合蛋白。亚细胞定位表明Pb C4H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梨木质素的合成和石细胞的发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砀山酥梨 肉桂酸4-羟化酶 木质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叶红茶活性成分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蓝莓叶红茶中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以蓝莓秋梢嫩叶为材料加工红茶,比较分析剪碎、揉捻、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烫漂工艺对蓝莓叶红茶中多酚、黄酮、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剪碎程度越小,揉捻的时间越长,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的含量越多。发酵温度相同但发酵时间延长,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减少。发酵时间不变但发酵温度升高,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减少。[结论]剪碎程度、揉捻时间、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可使蓝莓叶红茶的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发生变化并影响品质。

关键词: 多酚 花青素 黄酮 蓝莓叶 红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对牛粪中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转化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地位于安徽肥东县桂和养牛场,选择6个地块作为消解床,新鲜奶牛粪采用均匀堆垄铺在消解床上。分析了60 d内奶牛粪便自然堆制和蚯蚓堆制2种处理方式的堆制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蚯蚓粪p H、总碳、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均低于传统的牛粪自然堆制物,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均高于牛粪自然堆制物,蚯蚓粪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占全氮和全磷的百分比均分别逐渐升高。由此认为,与自然堆制相比,牛粪蚯蚓堆制加快了堆制物矿化速率,提高了堆制物速效养分含量。

关键词: 奶牛粪 蚯蚓 牛粪自然堆制 牛粪蚯蚓堆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忘之鸥的新家园——陕西红碱淖自然保护区

生命世界 2016

摘要:2012年的夏季,在结束了对遗鸥曾经的最主要繁殖地——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查后,我们带着遗鸥究竟去哪里了的疑问,一路向东南,驱车150多公里,来到位于陕西神木县尔林兔镇的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们终于亲眼见到了这种曾一度被人类所遗忘的珍稀鸟儿,并对红碱淖保护区进行了一次调查。红碱淖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及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基质中添加不同剂量保水剂对土壤总含水量及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光照和遮阴条件下,比较添加不同剂量保水剂(0、3、6、9 g/m2)的基质对土壤总含水量及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保水剂在不同基质中对提高土壤总含水量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土、营养土、黄土。在保水剂施用量为6 g/m2、土壤基质为混合土时,土壤总含水量最大,黑麦草种子发芽率最高。[结论]保水剂的施用对不同基质的土壤总含水量和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影响效果显著,以土壤基质为混合土、保水剂施用量为6 g/m2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基质 发芽率 土壤总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有益实践,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遴选精干人才、加强平台建设等推进安徽省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区域协同 创新联盟 发展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小麦根系和光合的差异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长期单一施肥模式效果间的差异,研究了5种长期定位(34年)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小麦根系和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CK(不施肥)的根系性状表现最差,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与H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总根尖数显著高于NPK(单施化肥)和M(单施有机肥)处理,NPK与M间的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差异不显著。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HMNPK)相对于长期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M)能提高小麦上3叶的长宽。在孕穗期,MNPK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但与HMNPK差异不显著;在灌浆中期(MNPK与HMNPK发生倒伏),NPK和M处理的光合特性表现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MNPK和HMNPK,MNPK的光合特性亦优于HMNPK(倒伏最重)。在孕穗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相对于长期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利于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改善;灌浆中期,M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现最优,MNPK的ΦpsⅡ、Fv/Fm、ETR、qP显著高于HMNPK。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总根尖数皆与光合高效叶片长宽及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系性状、产量与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Fm、ΦpsⅡ、Fv/Fm、ETR、q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_2浓度、Fo、q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虽有利于小麦根系及高效光合叶片长宽的改善,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下遇特殊天气由于肥力较高易发生倒伏,造成光合速度的下降。

关键词: 根系性状 叶片长宽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