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安徽省农科院青年工作实践与未来工作思路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6

摘要:新的发展时期,青年工作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加快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青年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的青年工作,并对未来如何不断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激发其创新活力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青年工作 成长环境 创新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早季和晚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形态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土壤水分条件:W100、W85、W70,分别为水稻全生育期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的95%~100%、80%~85%、65%~70%。结果表明:W70处理土壤水分严重抑制了免耕水稻拔节期根系的生长,根干质量显著下降;土壤水分对抽穗期根系直径影响较大,对总根长、体积和根干质量影响不大;W70处理成熟期根系出现早衰,根长、根直径、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土壤水分主要影响直径0.0~1.5mm根的生长,特别是直径0.0~1.0mm的根。不同时期各处理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在拔节期和成熟期W70处理根冠比均低于W100和W85,在抽穗期W70处理根冠比高于W85处理。免耕水稻根干质量与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重度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拔节期根系生长,引发成熟期根系早衰,进而使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减少,产量下降。轻度水分胁迫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影响较小。土壤水分对根系调控最核心的区域是根直径0.5~1.0mm区间。

关键词: 水稻 免耕 土壤水分 根系 湿润灌溉 节水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改增”全面实施对科研单位财务影响

财会学习 2016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我国从2013起开始进行税务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用增值税代替传统的营业税(以下简称"营改增"),从而达到降低税负、减轻企业纳税负担的目的。经过三年多的试点运行,从今年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营改增"。"营改增"是为了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先进策略,但现如今行政事业单位处在改革的深水期,经营方式也逐步向企业模式发展,科研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受到"营改增"的影响。笔者从"营改增"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实施情况出发,提出新税务体制对科研单位财务、税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并就新纳税体制下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为科研单位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科研单位 营改增 问题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地区大中棚多层覆盖早熟番茄吊蔓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春季早熟番茄是安徽省番茄栽培主要的茬口之一,对市场番茄周年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早春番茄生产易遭遇冷害,目前早春大棚番茄种植多在立春(2月4日左右)后定植,5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针对安徽沿江地区具有冬春季节弱光多湿、冬季受江水影响气温相对较高、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气候特点,采用简易高效的保温覆盖技术、改造保温拱棚及番茄吊蔓骨架,优化整畦方式和定植密度,形成大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药物对黄鳝体内隐藏新棘虫的驱虫效果研究

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5种不同驱虫药物对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的驱虫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将自然感染隐藏新棘虫的黄鳝,随机分为5种不同药物治疗的试验组和不给药物的对照组,根据试验前和试验后7d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数量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显示,阿苯达唑驱虫效果最好,该试验组中隐藏新棘虫感染率下降比值和平均丰度下降比值最大,且与其他试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黄鳝 隐藏新棘虫 感染率 平均丰度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黄淮大豆生育期组归属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份美国大豆生育期组(maturity group,MG)标准品种为对照,于2013-2015年对47份黄淮主推品种和新选育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并用与生育期相关的SSR标记Satt431、Satt215和Satt557进行分子辅助鉴定。结果表明:47份参试品种3年平均生育日数归MGIV的品种数最多,有31份,占参试品种数的65.95%;归到MGIII和MGV的分别有6和10份,占12.77%和21.28%。3年均归在同一生育期组内的品种有蒙1157-1、蒙1158-1和徐9302-204等13份,占27.66%,说明这些品种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小,生育期比较稳定。用于辅助鉴定大豆生育期组的3个SSR标记对47份平均生育日数归属MGIII和MGV的选择效率分别为83.33%和90.00%,而归属MGIV品种的基因型较为复杂。研究发现,参试品种3年平均生育日数96~104d,株高46.22~85.90cm,主茎节数12.20~19.04节,其中2014年参试品种平均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均最小。归属MGII-MGIV的大豆品种平均株高和主茎节数随生育期组增加而升高,但MGV则反之。本试验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大豆生育期组的划分提供依据与方法。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组 SSR标记 划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制茶厂不同工序茶尘物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茶尘是影响茶叶品质和损害制茶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茶厂精制车间茶尘的浓度、组成和粒度的研究,为茶厂粉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在线检测、收集的方法,以红茶精制的5道工序各自所产生的粉尘为材料,设置近旁和1.2 m处2个距离水平,于茶尘粒径≤2.5μm、2.5μm<φ≤10μm分别在4、8 h时间条件下,进行浓度、组成及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浓度方面,当φ≤2.5μm时,最大值出现在分筛机,分别为65.321 mg/m3(近旁、8 h)、47.354 mg/m3(1.2 m、4 h)和44.987 mg/m3(1.2 m、8 h),而当2.5μm<φ≤10μm时,撩筛机产生的茶尘浓度最高,分别高达29.667 mg/m3(4 h)、26.919 mg/m3(8 h);比较设备近旁和1.2 m处,分筛机近旁>1.2 m处,抖筛机和风选机与之相反,紧门机无变化。在组成与粒径方面,撩筛机和风选机可入肺茶尘数量是1.2 m处>近旁,设备1.2 m处可入肺茶尘数量占比最高达82.1%,出现在风选机;茶尘总粒度(包括φ≤2.5μm和2.5μm<φ≤10μm)为近旁<1.2 m处,分别为59.7%、67.8%;紧门机2处不同类茶尘所占的比重均相同。上述结果说明,不同工序茶尘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各工序茶尘物理特性差异与设备的机械性能、工艺参数及其空间布置直接相关。

关键词: 茶尘 精制茶厂 物理特性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比较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指导大麦育种亲本组配,对137份栽培与野生大麦籽粒性状差异进行比较,结合皮裸、棱型特征,估算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对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大麦粒长(8.16 cm)显著短于野生大麦粒长(13.19 cm),但其粒宽与粒厚(3.33 cm与2.62 cm)相对于野生大麦(2.92 cm与1.69 cm)显著增加,粒重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大麦籽粒性状变异可能与品种选育中增加穗粒数及改良品质目标有关。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0.5,平均值为0.34,在0.334水平上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为六棱皮大麦(35份),主要为饲用,来源地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第Ⅱ类为六棱裸大麦(47份),主要为食用,来自青藏高原一带;第Ⅲ类是二棱皮大麦(51份),包括啤用大麦(来自我国)与野生大麦(来自以色列);第Ⅳ类是二棱裸大麦(4份),其中1份来自湖北,其他3份来源地不明确。聚类结果与棱型、皮裸特征分类一致,与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与大麦用途相关。大麦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育种实践中利用野生大麦资源时,建议将其与遗传距离相对较近的栽培二棱皮大麦进行组配,有利于优良基因位点纯合,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栽培大麦 野生大麦 籽粒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微波处理保持山核桃贮藏品质(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微波热处理对山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山核桃(500 g)在微波(2 455 MHz,650 W)下分别进行1,2.5,3和5 min热处理,然后置于温度:(2±0.5)℃,相对湿度:70%~80%的环境中贮藏120 d。贮藏期间对山核桃营养成分,品质变化,感官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5 min的微波处理能够显著(P<0.05)延缓蛋白质、脂肪的降低,对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此外,2.5 min微波处理能够减慢贮藏期间山核桃水分和可溶性糖的流失速度,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同时2.5 min微波处理对脂肪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贮藏120 d,山核桃保持了较好的品质。与2.5 min相比较,较短时间(1 min)和较长时间(3和5 min)微波处理没有提高山核桃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1 min的微波处理对贮藏期间山核桃脂肪、蛋白、脂肪酸、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生育酚等营养几乎贮藏无影响(P>0.05),3和5 min处理显著(P<0.05)加剧了各项营养指标的衰败速度,因此2.5 min为适宜的微波处理条件。该研究为微波保鲜山核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微波 贮藏 品质控制 营养品质 感官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南亚62个籼型水稻亲本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东南亚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以东南亚62份籼型水稻亲本为材料,选择29对水稻功能基因标记以及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多态性较高和条带清晰的7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对多态性引物在62份水稻材料中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12,平均为6.28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异范围为1.067~5.399,平均为2.867;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61~0.789,平均为0.51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176,变幅为0.143~1.908;观察杂合度(Ho)为0.977,范围为0.936~1.000;期望杂合度(He)为0.439,范围为0.179~0.937;固定指数(Fis)的范围为0.882~1.000;基因流(Nm)的范围为0~0.0157。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5处,东南亚水稻亲本被分为6大类,同一国家大多数品种聚为一类。相对于普通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不高,其遗传多样性参数也低于普通分子标记,东南亚各国水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亲本选配、新种质资源的创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功能基因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