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蚕蛹油脂提取方法及其功效研究进展
《北方蚕业 》 2017
摘要:蚕蛹油富含脂肪酸,尤其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多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本文介绍了压榨法、浸出法等蚕蛹油提取方法,从提取时间、出油效率、溶剂残留等方面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蚕蛹油的药用研究进展以及蚕蛹油在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方面的保健功效。


长毛兔不同月份剪毛估测年产毛量与实际年产毛量换算系数的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7
摘要:长毛兔产毛量受到季节因素的显著影响,导致一年中各养毛期产毛量迥异,因而单次剪毛量×5的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长毛兔年产毛量的估计。该研究经过两年连续测定两批试验兔各5次养毛期剪毛量,结果表明:公母长毛兔1—3月份剪毛,单次剪毛量较高,4—7月份剪毛,产毛量逐渐下降,8—9月份剪毛,产毛最少,而后逐月较快回升,12月恢复到1月份剪毛量,全年各月份剪毛产量呈偏V字型,体重变化与产毛量相似;1—3月份和12月份剪毛产毛量(×5)与实际年产毛量的换算系数在1以下,4—7月份剪毛换算系数为1左右,而8月份和9月份剪毛换算系数远高于1,全年1—12月份换算系数呈偏钟罩型。研究揭示了长毛兔全年5次养毛期剪毛量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月份剪毛量估测年产毛量与实际年产毛量的换算系数,结果可为长毛兔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祁门红茶的香气成分
《食品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祁门红茶是历史名茶,其独特的香气受到消费者青睐。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祁门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祁门红茶样品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成分,不同地域的祁门红茶香气成分在组成及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主要香气物质是相似的,主要包括14种醇类成分(相对含量为54.33%)、6种醛类成分(相对含量为20.98%)、7种芳香烃类成分(8.54%)和3种酸类成分(6.0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祁门红茶特征香气成分是:2-叔丁基甲苯、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植酮)、叶绿醇、甘菊环、1,1,3-三甲基茚、1,3-二甲基-2-异丙基苯、肉桂酸、苯乙醛、香叶醇、异植醇、反植醇、乙苯、顺式氧化芳樟醇。


光强和CO_2浓度对小球藻净化龟鳖养殖废水的影响
《环境与发展 》 2017
摘要:研究了不同光强和CO_2浓度下小球藻在龟鳖养殖废水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开放式环境下,9.8klx、0.03%CO_2和2.9klx、30%CO_2的条件有利于小球藻生物量的累积,培养7d后,其终密度分别达到8.80×106ind./m L和5.47×106ind./m L。这两种条件下小球藻对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2%和70.4%,高于9.8klx、30%CO_2组(51.7%)和2.9klx、0.03%CO_2组(42.3%)。各组TP的去除率为86.5%~90.5%,无显著差异。0.03%CO_2组COD的去除率高于30%CO_2组,说明高浓度的CO_2抑制了小球藻对COD的去除。


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病虫草害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设计
《现代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针对现今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数据误差问题和病虫草害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小气候数据预处理方法,并以此设计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病虫草害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系统集成多类型传感器,采集的农田小气候数据并利用Zigbee无线传输至数据预处理节点,再使用GPRS通信网络上传至服务器端,从而完成农田小气候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上传,用户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监控农田小气候信息。测试结果表明,该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可提供农田小气候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