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P_(SAG12)-ipt嵌合基因转化马铃薯体系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SAG12-ipt嵌合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段分化效率高于叶片,马铃薯愈伤诱导和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25mg/L+2,4-D 0.25mg/L,添加1%Na2SO3能有效防止褐化;茎段愈伤诱导和分化苗生根最适的Kan浓度分别为50mg/L和75mg/L;外植体预培养2d,OD600为0.2~0.5的农杆菌浓度侵染8min、共培养3d后进行选择培养能有效地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用PSAG12和ipt双重PCR检测再生植株,阳性转化率为65.8%.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多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中.
关键词: PSAG12-ipt 遗传转化 马铃薯 细胞分裂素(CTK) 根癌农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2种化学抑芽剂对马铃薯常温储藏期间的保鲜抑芽效果。[方法]利用不同生育期的3个马铃薯品种,对常温贮藏下2种抑芽剂使用方法和适宜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收获前14 d叶面喷施0.1%顺丁烯二酸酰肼对常温储藏期间马铃薯抑芽效果不明显;600 mg/kg处理的戴科2.5%粉状抑芽剂(含2.5%氯苯胺灵,即2.5%IPC)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发芽,减少贮藏期间马铃薯腐烂和萎蔫失重,3个品种抑芽率均在85%以上,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在5%和8%左右。[结论]戴科2.5%粉状抑芽剂是一种有效的常温贮藏马铃薯保鲜剂,600 mg/kg处理能有效防止贮藏期间发芽和薯块腐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