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淮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廖华俊 1 ; 江芹 1 ; 董玲 1 ; 宁志怨 1 ; 李卫文 1 ; 徐晓婷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播种深度;覆土;产量;马铃薯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14 年 15 期

页码: 38-40+48

摘要: 在地膜覆盖栽培和膜上覆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播种深度土壤温度、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和膜上覆土对马铃薯播种深度土壤温度和出苗期等早期生育进程影响较大,但膨大期、成熟期等后期生育进程基本趋向一致。播种深度10cm、膜上覆土3cm,有利于克服后期高温延长生育期和促进种薯膨大,折合单位产量达39 183.75kg/hm2,大薯率达63%,经济效益较好。

  • 相关文献

[1]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谢明惠,陈浩梁,张光玲,林璐璐,苏卫华. 2017

[2]不同施氮量对稻茬田马铃薯干物质·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邬刚,廖华俊,袁嫚嫚,王家嘉,耿维,王家宝,张祥明,闫冲冲,孙义祥. 2019

[3]不同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的适应性比较试验. 薛炳杰,闫冲冲,王前前,付玉营. 2022

[4]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5]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6]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7]不同形态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快繁效果. 阮龙,王钰,张瑛,蒋明权. 2003

[8]我省马铃薯研究及生产概况. 王钰,聂凡,刘才宇,刘春盛. 2000

[9]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刘才宇,武际. 2003

[10]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闫冲冲,江芹,王前前,杨月英,宁志怨,薛炳杰,廖华俊. 2019

[11]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内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与适宜播期. 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陶珍,龚猛,丁思年,唐中兴. 2019

[12]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宁志怨,董玲,陈静娴,廖华俊,江芹. 2009

[13]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0

[14]安徽省马铃薯虫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罗守进. 2016

[15]马铃薯贮藏·加工·主食化研究进展. 伍玉菡,尤逢惠,万娅琼. 2016

[16]P_(SAG12)-ipt嵌合基因转化马铃薯体系的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2

[17]安徽省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罗守进. 2015

[18]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1号’的选育. 廖华俊,朱永东,闫冲冲,杨月英,董玲,宁志怨,江芹. 2018

[19]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2号’的选育. 廖华俊,江芹,闫冲冲,杨月英,高正良. 2018

[20]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吴旺泽,彭晓莉,王蒂,刘小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