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CSCD

摘要:‘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团队选育,适宜安徽地区种植的早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由于存在基因型差异,传统MS培养基所培养的试管苗较弱,不能满足后期进一步繁种的要求,为获得适宜两个新品种的壮苗培养基,以二者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α-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嘌呤(6-BA),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这两个马铃薯试管苗壮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皖马铃薯1号’和‘皖马铃薯2号’的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结果表明,‘皖马铃薯1号’试管苗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0.5 mg·L-1 NAA+0.1 mg·L-1 6-BA;‘皖马铃薯2号’最适壮苗培养基是MS+1.0 mg·L-1 NAA+0.1 mg·L-1 6-BA。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苗 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品种种植风险评估的技术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安徽水稻生产常遇高温、干旱、连阴雨、风灾以及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关键词: 水稻 风险评估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叶病主要危害甜查理草莓的叶片,造成死苗现象,发病速度非常快,严重时可造成整行或整个大棚草莓死亡.病原菌的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基础,本研究对来源于皖北地区的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PDA平板上呈放射状,菌丝的颜色逐渐从白色变为黑色,菌丝体具有分枝的和隔膜.分生孢子是梭形,并且由5个细胞组成.使用PCR法扩增该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的序列并进行DNA测序.根据测序的结果,对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序列的BLAST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根据病原菌的外部特征和分子鉴定的结果证明引起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本研究为草莓红叶病的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草莓红叶病 rDNA-ITS序列 拟多盘鞭毛菌 进化树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内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与适宜播期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提高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使用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研究出适合育秧大棚栽培的马铃薯优良品种及适宜播期,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舒城县工厂化育秧大棚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8个马铃薯品种(品系)进行生育进程、块茎特性、产量、商品性和品质的综合研究;并对参试品种费乌瑞它(CK)、中薯20号分别开展12月10日、12月20日、12月30日3个播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工厂化育秧大棚进行春季马铃薯双膜覆盖生产4月20日即可上市,与该地区单季稻育秧茬口衔接良好;筛选出N108、中薯15号、中薯20号、N138等4个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安徽工厂化育秧大棚春早熟栽培的马铃薯优良品种(系);12月20日前后是安徽稻作区工厂化育秧大棚马铃薯栽培的适宜播种期,此时播种的马铃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利用育秧大棚发展春早熟设施栽培马铃薯在安徽稻作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育秧大棚 马铃薯 品种筛选 适宜播期 稻作区 工厂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皖红16’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红16'为无限生长型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为7~8节。成熟果红色,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0 g,果实硬度大,货架期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保护地栽培产量135 t·hm~(-2)左右。耐低温弱光,抗叶霉病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合江淮流域及相同生态区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种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评价19种大田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作用,并根据田间推荐使用浓度进行初级风险性评价.[方法]参照《农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但属于高风险性;其余18种药剂对家蚕表现为低毒和中低风险性.[结论]26%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40%麦畏·草甘膦水剂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使用时多注意风向和喷药高度等因素,避免对附近桑园造成影响.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急性毒性 风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

摘要:为了解安徽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安徽省境内发生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猪粪便(2013—2017年);对PEDV抗原阳性猪样品,利用RT-PCR方法扩增其PEDV N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经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确认了6个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猪场;对来自该6个猪场的病料样品或病毒传代培养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共获得6株PEDV流行毒株的N基因序列,其序列全长均为1326 bp,将其分别命名为N12、N22、N32、N42、N52和N62.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6株PEDV分离株N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4.8%~99.8%.其中,5株PEDV分离株(N12、N22、N32、N52和N62)与PEDV疫苗株、经典毒株、2011年之前的我国分离株(LZC、CHS)的同源性较低(94.1%~96.3%),亲缘关系较远;与2011年后国内外PEDV分离株存在较高同源性(96.9%~99.2%),亲缘关系较近;而N42正好相反.该研究表明,近年来安徽各地猪场以PEDV新变异毒株的流行为主.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江淮丘陵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的筛选及高产栽培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筛选和研究适合江淮丘陵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选取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粳稻品种在江淮丘陵地区种植,通过2年的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和产量特性,从而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利用重点品种设计不同的氮肥运筹试验,调查氮肥应用对粳稻品种的影响,并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宁粳7号表现了较好的稳产性,适合该地区种植,优质米南粳9108表现也较好.施用氮肥的粳稻产量显著比未施氮肥的高,但减少氮肥使用量,产量并没有下降,同时氮肥前促有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结论]该研究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江淮丘陵 粳稻 宁粳7号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植物不同部位资源化利用策略与途径

中国现代中药 2019

摘要:基于本团队建立的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与提质增效模式及适宜技术体系,本文较为系统地对栝楼不同部位(果实、根、茎叶)的资源性化学物质、资源价值发现及其资源化利用策略等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栝楼深层次系统性开发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引导和借鉴。

关键词: 栝楼 资源性化学物质 资源价值发现 开发利用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远猪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及分析

养猪 2019

摘要:通过测定定远猪屠宰胴体性状及肉品质,以期为定远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10月龄定远猪12头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定远猪平均体重达89.69 kg,背膘厚3.74 cm,屠宰率达76.29%,瘦肉率为48.47%,腿臀比为29.12%,肉色评分为3.33,大理石纹评分3.29,眼肌面积为26.09 cm2,失水率为20.94%,肌内脂肪含量为4.87%,拿破率为74.36%.宰后45 min pH为6.16,24 h时降为5.56.定远猪屠体平均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大.综上表明,定远猪屠宰率较高,肉质好,但肌内脂肪含量及背膘厚变异系数较高,可在后期保种过程中适当进行选育,提高定远猪的一致性.

关键词: 定远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变异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