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变化及群落特征分析
《植物保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来安徽省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安徽省麦田杂草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麦田杂草有19科72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蓼科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野燕麦Avena fatua、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看麦娘A.aequali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猪殃殃Galium spurium等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53种.此外,不同地区优势杂草存在差异,淮北草害区是以猪殃殃+节节麦+野燕麦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淮丘陵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菵草;江南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从杂草的分布来看,江淮丘陵草害区的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56种,香农指数最高,为2.34;江南草害区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低,有17种杂草,辛普森指数最高,为0.037,均匀度指数也较低,为0.29,优势杂草突出;从相似性指数来看,安徽省三大草害区之间的相似性指数都小于等于0.5,差异性较大.同时,安徽省麦田杂草入侵问题严重,节节麦甚至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的优势杂草之一,而大穗看麦娘A.myosuroides在安徽省局部地区也多有发生.


甜菜碱对皖南黄兔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0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对皖南黄兔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年龄和体重相近的皖南黄兔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A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B组)、0.3%(C组)和0.6%甜菜碱(D组)的常规日粮。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同时采集背肌和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屠宰性能指标中屠宰活重、后腿重、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肉品质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甜菜碱后显著提高了皖南黄兔背肌的剪切力(P<0.05),添加0.3%甜菜碱后显著提高了皖南黄兔腿肌的剪切力(P<0.05),添加0.1%甜菜碱后显著提高了腿肌的熟肉率(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1%的甜菜碱可改善皖南黄兔肌肉品质。


桃细菌性穿孔病测报及生产防治关键技术
《农业灾害研究 》 2020
摘要:近几年,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地的桃园均有发生,部分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文明确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规范测报及生产防治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者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6头体况、预产期和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3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50和300 g/d的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1周,正饲期6周.奶牛产后每周采集1次饲料样、血样和奶样,测定其干物质采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围产期奶牛产后产奶量表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产奶量分别增加5.1%和10.6%,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期奶牛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对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62.7%和76.6%,但对乳中其他常规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奶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降低(P<0.05),降低水平分别为29.0%和35.1%,血清中其他常规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围产期奶牛中草药添加剂添加量为300 g/d,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和血中NEFA含量,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后生产性能.


青龙湖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水生态学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确定水体营养化现状,于2016年12(冬季)对青龙湖10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以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青龙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7属、50种(含变种),硅藻和绿藻是青龙湖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型;优势类群为硅藻门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及蓝藻门类颤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优势种在各采样点分布差异不明显.冬季浮游植物丰度均值为6.71*10~4个/L,生物量均值为0.07 mg/L;各采样点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分别为0.98~2.31、0.61~2.37及0.19~0.84.冗余分析(RDA)表明,pH、溶解氧、溶解氧饱和度、水温与氧化还原电位与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关系最为密切.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水质结果为中度污型水平.


江淮中北部适宜钵苗机插栽培的杂交中籼稻品种筛选及特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20
摘要:为筛选适宜江淮中北部地区钵苗机插的中籼稻品种,以丰两优4号为对照,50个产量潜力大的中籼稻品种为参试品种,对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和抗病性表现开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生育期、产量、抗病性等表现,望两优511等12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水平较高,抗病性强,综合表现优异,适宜作为江淮中北部钵苗机插栽培的品种;隆两优华占等24个品种产量潜力较大,但需注意防控稻曲病或细菌性条斑病.


绿肥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了系统了解稻田种植豆科填闲作物紫云英后氮素流通的变化情况,笔者综合阐述了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的影响,整体评价水稻-紫云英种植体系中氮素的平衡,结论主要包括:(1)紫云英能高效固氮并替代部分化肥、提高氮肥利用率;(2)通过提高水稻产量和氮含量,紫云英可以增加水稻收割携走氮量;(3)紫云英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氮素的径流损失;(4)紫云英可能具有降低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潜力,但是支撑数据较少;(5)紫云英能够显著减少稻田NH3挥发,但是对N2O的影响尚存争议.综上所述,紫云英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降低氮素损失所带来的环境风险,有效改善稻田土壤系统氮素平衡情况.


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肥料替代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对于农田养分投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当季有效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可为安徽省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秸秆还田率以及还田当季养分利用率进行估算,明晰了全省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4699.9万t,秸秆资源分布上呈北部和中部较多、南部最少的特征.秸秆养分资源总量为124.8万t,N、P2O5和K2O分别为38.1万t、11.4万t和75.3万t,分别占全省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40.1%、32.1%和68.9%.理论上,秸秆全量还田,且养分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秸秆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大.但秸秆养分N、P2O5和K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8.9%、52.3%和69.9%,实际秸秆N、P2O5和K2O养分还田量仅占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5.6%、16.8%和48.2%,分别占农田养分总投入量的8.6%、6.4%和41.4%.通过秸秆还田,全省可减施化肥63.3万t,减施比例为19.8%,N、P2O5和K2O减施比例分别为11.4%、17.2%、40.7%.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当季养分释放率,是推进全省化肥减施增效的有利手段.
关键词: 秸秆产量 秸秆养分资源量 当季养分利用率 化肥 安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