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提高芝麻杂交制种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作业,于2016—2019年在安徽省临泉县、新疆精河县等地,围绕亲本组合选配、播期、父母本行比配置、水肥管理等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亲本组合配对中,以WA18073×皖芝2181的产量最高,比其他组合平均产量提高28.65%;18万株/hm2密度处理较为适宜;春播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比夏播增产36.29%;父母本行比以1:3处理较合理.参考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芝麻杂交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果桑新品种桑梓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桑新品种桑梓1号是利用从台湾引进果桑种质资源SA1,经离子束辐射诱变筛选出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主枝短粗,侧分枝多,结果枝发达,花单性,花芽易分化;其成熟桑果呈紫褐色,果实长2~4 cm,单果质量3~5 g,果柄极短,无籽;桑果品质优,出汁率7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6.5%,总糖含量4.0%,总酸含量8.12 g·kg-1,蛋白质含量2.06%,花青素含量0.844 g·100 g-1。该品种具有一年两次结果习性,以春季产量最大,夏季产量约为春季的15%,每666.7 m2产量约为3000 kg。桑果始熟期5月上旬,盛熟期在5月中下旬,采果期1个月,果实易落地,主要用于鲜食和加工。该品种适应性强,抗寒性表现良好,抗菌核病能力强,适宜在安徽省、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种植。


高等职业教育中盆景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摘要:盆景课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课程。为实现盆景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增加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优化评价体系等多种方法的运用,进一步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中盆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21
摘要: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基包膜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粮食就仓干燥技术研究与应用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粮食就仓干燥技术主要是一种集干燥、仓储为一体的技术形式,是将新收获的粮食直接装入配有机械通风系统的储粮仓内,通常使用常温空气进行干燥,在环境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降低空气湿度,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模拟粮食自然晾晒环境风温条件,对仓内粮食进行低温通风干燥,保证粮食安全和品质的一种干燥储藏技术.笔者通过对粮食就仓干燥技术进行介绍,阐述了就仓干燥技术的机理与过程,论述了粮食就仓干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对现阶段就仓干燥技术发展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粮食;就仓干燥;通风;应用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龟鳖养殖水体细菌多样性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研究龟鳖养殖水体中微生物资源特征并获取其菌种资源,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外塘和温室养殖水体及生化流程处理后的尾水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组样品在门水平上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平均占比分别为55.89% 和14.37%.在属水平上,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尚未分类的小梨形菌科和红杆菌科.3组水样中均有大量序列不能被归入已知的属,推测其中可能有尚未发现的潜在新种.温室和外塘2种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理化因子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均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筛选了52株细菌,归属于14种不同的细菌属,其中大部分可作为水产益生菌使用.该研究结果为龟鳖养殖水体的微生态人工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嘌呤(Purine)是一种生物碱,可在人体内代谢为尿酸,当人体尿酸代谢紊乱时会诱发痛风,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豆类及其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高(约为1.581 mg·g-1),因此建立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检测方法对于评价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保健价值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分光光度法即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测定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同时比较皖黄506和Williams82两个品种的豆粉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溶剂浓度对大豆籽粒总嘌呤含量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嘌呤含量在267 nm下与吸光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2=0.099 92);在100℃条件下,35%(V/V)的高氯酸处理30 min时大豆籽粒总嘌呤水解效果最佳。该试验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可行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籽粒中总嘌呤含量的测定。


发芽糙米即食粉滚筒干燥生产工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发芽糙米的食用方便性,减少加工能耗,探讨应用滚筒干燥技术制备发芽糙米即食营养粉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判断法优化工艺参数;并在最优工艺参数下明确产品中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膳食纤维、糊化度、复水性、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滚筒干燥制备发芽糙米即食营养粉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粒径80目、滚筒转速40 r/h、蒸汽温度130℃,在此条件下,即食营养粉的复水性916%,黏度7968 mPa·s,稳定性系数K=0.015,结块率56%,感官评分98分,GABA含量13.05 m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0.13 g/g,植酸含量6.75 mg/g.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即食营养粉的糊化温度显著低于发芽糙米粉(P<0.05),回生值、峰值黏度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发芽糙米 滚筒干燥 功能营养 即食营养粉 冲调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