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蚕夏秋用抗BmNPV新品种皖丰*润康的育成
《蚕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选育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具有较强抵抗力,且经济性状优的新品种为目标,将抗BmNPV主效基因导入实用品种,完成抗病基因纯合固定的家蚕品种3427,并与本课题组育成的强健型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521B、523B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皖丰×润康(521B·523Bx3427).新品种经过系统稳定筛选,并提高综合经济性状后,其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秋丰×白玉.该杂交组合通过2年实验室鉴定,虫蛹率为93.68%,与对照秋丰×白玉相仿;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19.26%、24.99%;茧丝长1 027.4 m、解舒丝长855.1 m,分别比对照长113.8 m、194.4 m;解舒率为82.81%,明显高于对照;净度为95.06分,与对照相仿;纤度为2.790 dtex.新品种于2021年3月通过安徽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夏季及中晚秋季饲养.
农业科研单位巡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22
摘要:作为巡视的延伸和补充,巡察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抓手,是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举措.农业科研单位做好巡察工作并充分运用巡察成果,对推动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文章立足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巡察实践,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巡察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分析了巡察工作的现实困境,并从落实巡察主体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运用巡察成果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农业科研单位巡察工作的建议,以期丰富农业科研单位的巡察思路.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巡察工作 巡视 党内监督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 2022
摘要:通过查阅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对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实地考察,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安徽省棉花产业进行了剖析.分析了现阶段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技术瓶颈和未来的调整转型方向.以期为安徽省棉花产业振兴,实现棉花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棉花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棉花;产业现状;产业振兴;安徽
粮食主产区设施农用地的时空演变及格局优化研究-基于安徽省105个区(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摘要:选取粮食主产区安徽省的105个区(县)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剖析设施农用地空间上的规模变化和时间上的强度变化,探索设施农用地时空演变规律与集聚模式,进一步分区分类及对应提出空间布局差异优化策略.结果显示:(1)2005年尤其是2010年后,安徽省设施农用地在空间上由中部向两侧扩散,并逐渐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分布情况且主要集中在北部,设施农用地的面积亦逐年稳步增长;(2)2005—2020年,安徽省设施农用地占国土调查总面积的比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部分区(县)的设施农用地变化强度指数不断提高,这与设施农用地的规模变化趋势是大体一致的;(3)2010年后,安徽省的设施农用地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其空间自相关状态的演变与设施农用地规模演变状况大致相同;(4)根据105个区(县)的设施农用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聚集模式的可视化表达,将安徽省分为皖北平原畜禽养殖区域、皖中岗丘现代农业区域、沿江平原综合农业区域、皖西南山区农旅综合区域,以此优化安徽省设施农用地格局,积极落实和完善设施农用地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及安全,为满足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需求营造优良的环境.
关键词: 设施农用地 空间自相关 时空演变 格局优化 粮食主产区
水芹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价值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重,治理污水是燃眉之急.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逐渐被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沼液等.水芹菜是利用水生植物治污的典型案例,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通过分析水芹的特性、品种与分布、栽培方式,以及将水生植物运用于污水净化的效果、方法与案例,为促进以水芹为代表的水生植物治污技术的发展与技术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芹;植物净化;无土栽培;污水治理
棉花的多功能利用-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超乎想象的棉花
《中国棉花 》 2022
摘要:棉花集"棉、粮、油、饲、肥、药、(建)材、能(源)"于一身,耐旱、耐盐碱、耐瘠薄,还可以在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里替代粮食作物种植,修复土壤.论述了棉花的多功能利用,主要包括:服装家纺、油脂佳肴、化工军工、美容医药、造纸造币、饲料菌料、建材原料、燃料肥料、美景花艺,并总结了其综合利用效益.
关键词: 棉花;主副产品;多功能利用;油脂;医药;军工;造纸;饲料
龟鳖废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
《淡水渔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提高水质净化效率,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龟鳖废水处理系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细菌群落和废水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单元中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各处理单元的主要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属水平上,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未分类的微杆菌科(unclassified-f-Microbacteriaceae)。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细菌群落变化受水质环境因子的影响明显,其中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与总氮(TN)、氨氮(NH~+_4-N)呈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COD)呈负相关,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与TN、NH~+_4-N、COD均呈正相关,Limnohabitan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丰度排名靠前的菌属与TN、NH~+_4-N、COD均呈负相关。
基于DGT技术分析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迁移动力学过程
《安徽地质 》 2022
摘要:通过采集分析安徽省石台县仙寓地区61组主要农作物(水稻、茶叶)及其根系土壤样品,基于(DGT)技术研究了典型富硒区土壤中镉(Cd)的生物有效性及其迁移动力学过程,并借助DIFS模型评估土壤Cd的迁移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DGT-Cd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有机质、铁锰氧化态Cd。DGT测量的Cd有效态与水稻及茶叶农作物中Cd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水稻的DGT测量生物有效态预测效果要差于茶叶。DGT-Cd和土壤溶液-Cd受土壤性质(有机质、pH和铁氧化物)和土壤易迁移的Cd总量控制。不同土壤R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pH 4.5~5.5的土壤>pH 5.5~6.5的土壤>pH高于6.5的土壤,pH较低的土壤固相补给更丰富。本研究进一步提升了对研究区土壤中Cd活化的认识,对促进当地富硒农产品安全种植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