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巢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及其生态学意义,在巢湖的主要河口区以及敞水区共设置了20个采样点,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了4个季度的调查并对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期间巢湖河口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2属90种,敞水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2属80种,河口区的平均丰度、平均生物量、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比敞水区高,其中丰度差异显著(P<0.05),生物量差异不显著,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按照FG功能群划分方法,巢湖河口区浮游植物的功能群组成与敞水区相似,根据优势度计算,河口区有M、Lo、H2、MP、X3共5个优势功能群,敞水区有M、H2、X3共3个优势功能群。通过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河口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温(WT)、水深(WD)、pH、溶解氧(DO)、电导率(Cond)、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敞水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有WT、WD、pH、DO、Cond、总氮(TN)和硝态氮(NO3--N)。通过对比发现WT、WD、pH、DO和Cond是共同影响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环境因子,且巢湖河口区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受磷营养盐影响较大,敞水区受氮营养盐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功能群受到的环境影响存在差异性,今后的巢湖富营养化治理工作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河口区和敞水区自身情况分别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对策,河口区可优先采取控磷措施,敞水区可优先采取控氮措施。
关键词: 巢湖 河口区 敞水区 浮游植物功能群 环境因子 RDA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
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生态环境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植模式是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探明不同种植模式碳汇特征及经济效益,对于优化当地种植模式、发展低碳绿色农业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安徽皖南地区2020—2021年设置单季稻、烟稻轮作、稻麦轮作、再生稻种植等4种种植模式,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了各种植模式的净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系统地分析了各模式及作物的碳足迹构成、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处理经济净收益的大小表现为烟稻>再生稻>稻麦>单季稻.烟叶高产值保障烟稻轮作的高经济效益;再生稻种植的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为各种植模式中最高,其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合计为12921.5 kg·hm?2.(2)各处理净碳汇大小表现为稻麦>再生稻>单季稻>烟稻.再生稻N2O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比稻麦轮作分别显著降低37.2%和9.2%,再生稻生态系统的CH4和N2O分别占碳足迹构成的54.5%和18.0%.(3)通过控制农田水分、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对再生稻适当高留桩等方式降低CH4排放是再生稻种植模式减少碳排放的关键.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生态系统碳足迹构成中N2O、肥料和农膜所占总排放的比例均超过了20%,并且其劳动力(11.7%)和燃油(12.7%)所占比例远大于水稻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4)各种植模式中,烟稻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保障烟粮双丰收的高效种植模式,但是呈现负碳汇效应,因此,应重点加强该模式机械化生产和烟叶烘烤节能减耗方面的研究.而再生稻水稻产量高,且成本投入和碳排放较低,符合中国倡导的"双碳"理念,应在该区和类似区域大力推广.综上,该研究定量评价了皖南地区4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碳汇效应,为该区和类似区域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及理论依据.
酸枣愈伤组织转化体系构建及在ZjBRC1调控ZjYUCCA表达中的应用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源于同一株酸枣实生苗的茎段、叶片、子叶和胚轴等组织为外植体试材,筛选到适合子叶、胚轴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1.0 mg·L-12,4-D+0.4 mg.L-1 TDZ;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当浸染液浓度OD600为0.6~0.8、浸染时间为30 min时,酸枣叶片、子叶、胚轴和茎段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率分别为31.8%、25.6%、24.5%和23.8%.利用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化体系,获得了调控分枝发育关键因子ZjBRC1融合表达嵌合抑制子SRDX和35S∶∶GFP空载体对照的转基因愈伤组织.荧光定量qRT-PCR分析显示,与35S∶∶GFP转基因愈伤组织相比,ZjBRC1-SRDX下调生长素合成基因ZjYUCCA7/10-3/10-4的表达,而上调ZjYUCCA2/4/6表达.综上,本研究中建立和优化了枣愈伤组织诱导和转化体系.
江淮不同亚区冬小麦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
《灌溉排水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气候亚区;应用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的日尺度冬小麦涝渍害的历史序列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亚区的涝渍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出苗—越冬期(11月—次年2月)涝渍害年均发生天数和次数的高值区位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而返青—成熟期(3—5月)的涝渍害则呈北少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5个气候亚区生育期内逐旬涝渍害天数在沿江西部和高山区域呈明显的前期少、后期多的分布型,生殖生长阶段的涝渍害气候风险高;在江淮之间和沿江东部为平缓型,全生育期均有较为明显的涝渍害;淮北地区则是在播种出苗期的涝渍害发生频次最高.从年际间变化趋势来看,5个气候亚区各旬涝渍害发生天数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涝渍害天数大多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苏皖二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风险总体偏高,5个气候亚区的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亚区气候适应性防御策略.
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的趋避作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残留在土壤中的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的趋避作用,以根瘤菌包衣玉米、小麦后,测定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处理叶片取食量的差异性.试验发现,根瘤菌处理玉米、小麦种子后,草地贪夜蛾取食其叶片量明显少于对照处理.玉米叶片放置6、22、27 h,根瘤菌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1167、0.2622、0.3733 g,空白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1744、0.4211、0.5744 g;小麦叶片放置22 h,根瘤菌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3102 g,空白处理叶片质量平均减少0.3503 g.说明根瘤菌对草地贪夜蛾取食存在趋避作用.
微生物源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通过水解含有β-D-葡萄糖苷键的底物释放有强烈芳香特性的游离糖苷配体的水解酶,可以制造活性芳香单体物质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因具有优良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谷物、果蔬、豆制品、饮料和功能食品产业中。本文重点综述了霉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以及不同微生物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的特异性,总结和展望了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β-葡萄糖苷酶产菌种选育、酶学特性改造、酶工业化生产及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导向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