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鉴定与虫口监测应用
《茶叶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茶树食叶害虫,严重时其幼虫可将整株茶树的叶片取食殆尽,造成极大危害.本研究对我国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进行了鉴定,利用正己烷浸提法对求偶高峰期的茶蚕雌虫性信息素进行了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筛选性信息素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试了性信息素成分的电生理活性,并通过田间诱捕试验筛选出性信息素最佳剂量,最后利用性信息素对海南五指山地区的茶蚕种群进行了监测.GC-EAD结果显示,茶蚕性信息素提取物中只有1种成分可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GC-MS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该活性成分为顺11,顺14-十八碳醛(E11,E14-18Ald).EAG测试和田间引诱试验验证了性信息素鉴定结果,田间诱捕数据显示不同剂量的性信息素在田间的引诱效果不同,当剂量为0.9 mg时,田间引诱效果最佳.虫口监测结果表明,茶蚕性信息素是一种理想的虫口监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明确海南五指山地区5—10月共有两代茶蚕,成虫高峰期为6月17日和8月27日.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利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防治或虫口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蚕;性信息素;鉴定;虫口监测
猪ADAMTS1基因的多态性与产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
《养猪 》 2022
摘要:通过比较序列测定法,在ADAMTS1基因第7外显子发现C/G突变,建立了PCR-PvuⅡ-RFLP分型技术,并在淮猪新品系Ⅱ猪种中进行多态性分型,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该位点的多态性并与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淮猪新品系Ⅱ猪群中,所有胎次产仔数呈现AB>BB>AA的趋势,AB型个体的所有胎次产仔数显著高于BB型个体0.665头(P<0.05)。因此,ADAMTS1基因在淮猪新品系Ⅱ猪群中与产仔数性状显著相关,可能为提高猪产仔数性状提供一个有用的分子标记。
延长烤田时间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甲烷排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紫云英翻压还田模式对稻田甲烷(CH4)排放的影响,同时通过延长烤田时间的优化水分管理措施减少该模式下CH4的排放,开展了连续5 a的田间定位试验(2016—2020年),设置4种处理:不施化肥+传统水分管理(分蘖末期排水烤田7 d,CK)、常规单施化肥+传统水分管理(CF)、紫云英翻压+氮肥减施+传统水分管理(MF)、紫云英翻压+氮肥减施+优化水分管理(在传统基础上提前并增加5 d烤田时间,MFW).结果显示:5 a间MF处理下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为542~658 kg·hm-2·a-1,年均排放量相较CK和CF处理分别增加了156%~231%和133%~196%.与MF处理相比,MFW处理使2016、2017年和2019年的第一个CH4排放高峰期(分蘖期)提前衰减,增加了2018年和2020年CH4排放的衰减速率,年排放量显著下降了16.2%~28.5%(P<0.05).与CF处理相比,MF处理下2018、2019、2020年的年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6.85%、10.25%和9.79%(P<0.05),并且MF处理明显降低了产量变异系数并提高了产量可持续性指数.MF和MFW处理下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紫云英翻压还田具有增产稳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增加了CH4的排放,而优化后的水分管理措施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紫云英翻压稻田CH4的排放.
早熟枇杷新品种'大叶门'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叶门’是从安徽歙县枇杷品种‘大红袍’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红肉新品种。果实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5.78 g,最大单果质量81.65 g;果面橙红色,果粉多,锈斑少;果肉厚,化渣、味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5%,可食率73.58%;抗日灼、裂果轻,品质好,成熟期比‘大红袍’早10~15 d。
安徽省翘嘴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学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安徽省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翘嘴鲌采样群体(巢湖、武昌湖、新安江和淮河干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预期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0.4~12.2、5.9~6.9、0.654~0.800、0.739~0.778和0.689~0.738,均显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比95.71%,远高于群体间的4.29%;总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仅为0.043,成对群体间Fst为0.025~0.056,表现为低度分化;群体间基因流值(Nm)为4.21~9.75,表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安江群体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淮河群体最远.使用软件Structure 2.3.4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聚类分组为4,但与各采样群体不相对应,群体间遗传相似个体交叉较多.研究表明:翘嘴鲌4个采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遗传分化不显著,群体间可能存在种质混杂.
安徽省野生芭茅草的生长性能及营养价值
《中国牛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为研究安徽省芭茅草野外自然生长的性能及营养价值。[方法]试验2020年4—10月在安庆太湖地区,每隔30 d左右刈割1次,对试验地芭茅草的产量、生长速度和常规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野生芭茅草株高152.80~174.80 cm, 1年刈割1次即可,鲜草产量24.68~28.22 t/hm~2,干草产量6.85~11.10 t/hm~2,4—7月生长速度快,6—7月最快可达5.15 cm/d,含水率55.20%~80.54%,以干物质为基础的粗蛋白含量(CP)7.50%~10.76%,粗纤维(CF)31.50%~42.90%,中性洗涤纤维(NDF)63.00%~74.40%,酸性洗涤纤维(ADF)35.40%~44.60%,粗灰分(Ash)6.40%~11.20%,粗脂肪(EE)、Ca、P含量低。[结论]芭茅草产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于一般农作物秸秆,说明芭茅草可作为肉牛粗饲料推广使用。
控释复合肥和播种量对机械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机械旱直播下控释复合肥和播种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籼稻和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连续3年开展了田间大区试验研究.每个水稻品种分别设置3个处理:一次性施控释复合肥处理(OTA)、一次性施控释复合肥+增加播种量处理(OTA+S)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P).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机械旱直播下供试籼稻和粳稻的2个控释复合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幅相近,平均分别为8.9%和8.8%;一次性施控释复合肥处理与增加播种量的一次性控释复合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样,2个控释复合肥处理提高了水稻群体的成穗率、地上部和根生物量、根冠比、收获指数和单株生物量,但同种品种下这些指标在2个控释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控释复合肥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降低了水稻总氮素积累量,但显著增加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2个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净利润均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其中OTA的净利润最高,籼稻OTA比FPP净利润增加了 41.1%,粳稻OTA比FPP净利润增加了 57.0%.因此,机械旱直播下一次性施控释复合肥可以促进水稻增产,节肥省工,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机械旱直播稻 控释复合肥 产量 物质积累 肥料偏生产力
不同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基层农技推广 》 2022
摘要:草莓的花芽分化情况对草莓的成活率、抗病性、成熟期、商品性、前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花芽分化的程度与好坏主要受温度、日照长短和氮素营养影响。文章探讨通过草莓育苗方法的改进来获得定植前期花芽已分化较大规模的人工短日照处理技术,主要以草莓假植育苗为基础,探讨了采用营养钵、假植+断根+遮阳以及常规育苗等方式进行草莓育苗,对草莓生长发育、成熟期、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到成本优势和后期草莓的长势,草莓采取假植+断根+遮阳育苗法具有定植后植株健壮、死苗率低、花芽分化早、分化率高、成熟期早、前期产量好且一致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草莓早熟化栽培育苗措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同守初心四十载杨柳精神谱新篇 -杨柳实验站成功运作40年的启示
《农村实用技术 》 2022
摘要:杨柳实验站建站40年来,在土壤培肥、粮食增产提质、农田减排、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26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了一批科技英才和管理人才.实验站成功运作启示:建设农业野外实验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长期定位试验是农业野外实验站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广袤田野是农业科教人员成才的最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