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习敏 1 ; 涂德宝 1 ; 周永进 1 ; 李忠 1 ; 胡润 1 ; 程太平 1 ; 孙雪原 1 ; 许有尊 1 ; 吴文革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再生稻;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5 期
页码: 9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现有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存在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再生季生长期短等导致再生季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以"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氮肥优化管理、干湿交替灌溉、低留桩收割(10~15 cm)"等措施为核心的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与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将再生季生育期延长了 20~30 d,将头季与再生季温光资源的分配率由 7∶3 提高至 6∶4,实现再生稻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协同.
- 相关文献
[1]促芽肥对再生稻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XI Min,习敏,XU Xiujuan,徐秀娟,WU Wenge,吴文革. 2017
[2]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XI Min,习敏,WU Wenge,吴文革,WANG Jinggui,汪靖桂. 2017
[3]留茬高度对早籼类型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2019
[4]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5]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6]绿肥-水稻“一种两收”优质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 胡润,阮新民,吴文革,朱勤. 2019
[7]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2023
[8]再生稻根系栽培生理初探. 刘贵富,王学栋,吴跃进. 1990
[9]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习敏,徐秀娟,吴文革,汪靖桂,陈再高,孙雪原,许有尊. 2018
[10]沿江平原早稻、再生稻机插育秧技术. 吴晨阳,程驭,余绪来,潘志军,夏慧婷,张晓红,尹玲,周兵,许有尊,周永进,吴文革. 2023
[11]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探讨. 胡锋,孔令娟,陈刚,王青,黄建兵,何小卫,邵秋云. 2022
[12]沿江地区稻-稻周年种植制度下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孔令娟,冯骏,汪永武,杨森,潘广元,陈刚,何泽林,冯叶红,叶斌,王士梅,凌新军,汪向东. 2021
[13]稻-再生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陈静,何吉祥,黄龙,吴本丽,陈夏君,吴仓仓,汪翔,武松. 2024
[14]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2017
[15]再生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徐秀娟. 2015
[16]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研发. 管博伦,董伟,张立平,杨前进,汪焱. 2023
[17]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姜超强,李晨,朱启法,徐海清,刘炎红,沈嘉,阎轶峰,余飞,祖朝龙. 2022
[18]头季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腋芽萌发及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 邵彩虹,熊丽,伍先群,陈鸿飞,邱才飞,林席跃,林文雄,习敏,陈雄飞,刘木华,刘光荣.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琪;张乐;季雅岚;周永进;许有尊;李忠;吴红淼;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产量;侧深施肥;氮肥利用效率
-
庐江县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
作者:吴周;吴晨阳;程驭;周永进;李忠;周兵
关键词: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安徽庐江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要点
作者:吴华宇;吴红淼;李忠;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资源高效;产量
-
氮添加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作者:韦傲萍;王小华;任兰天;吴文革
关键词:氮添加;氧化亚氮;荟萃分析;草地
-
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施菌悬液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刘静文;刘秋蒙;张满;闵宏志;黄星晨;任永淇;吴文革;郝冰;任兰天
关键词:堆肥还田;微生物菌悬液;水稻;产量;品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
-
头季留桩高度对'甬优4949'水稻腋芽萌发及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邵彩虹;熊丽;伍先群;陈鸿飞;邱才飞;林席跃;林文雄;习敏;陈雄飞;刘木华;刘光荣
关键词:再生稻;留桩高度;腋芽;内源激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