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考评体系的构建

安徽科技 2014

摘要:"十一五"以来,国家科技部大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安徽省科技厅在2010年牵头组织实施了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旨在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安徽省已推荐7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其中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农业联盟")31个。为促进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6份青枯病抗性有差异的烟草种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组合,于2010、2011年在烟草青枯病病圃鉴定其抗性,分析青枯病抗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烟草青枯病抗性种质间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其中种质RG11、NC86、C17、歙圆四号一般配合力抗性效应最强,K346、岩烟97、K326、LMFC34次之;烟草青枯病抗性种质间大部分特殊配合力指标差异不显著。综上认为,一般情况下可按烟草青枯病抗性强强组合应用于育种。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抗性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曲面法优化荞麦糊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摘要:以荞麦糊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荞麦糊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功率作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在乙醇体积分数69%,提取温度67℃,料液比1∶16,提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际总黄酮得率为1.527 6%,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为1.596 5%,二者基本吻合,表明此方法应用于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筛选可行。

关键词: 荞麦糊 总黄酮 响应曲面法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叶片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烤烟叶片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红花大金元’和K326不同移栽时间和不同施肥条件下第4、10、16叶位的烟叶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分析对烟株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时间的第4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304.9~370.6℃,第10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569~706℃,第16叶位成熟所需有效积温为758.3~812℃。综合分析说明,相同叶位烟叶成熟时其有效积温的积累量是相对稳定的区段范围,可以通过大田试验验证利用不同叶位发生、成熟与有效积温的关系指导生产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有效积温

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以玉米新品种"新安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密度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对新安5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密度水平下,新安5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穗长显著变短,株高和穗位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密度间的倒伏率、空秆率、行数差异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粒数和单穗重显著减少,千粒重变化较小。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新安5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 302.19株/667m2。在太和、界首2个试点进行了密度为5 000株/667m2的小面积生产示范,均表现为高产、稳产,示范效果明显。

关键词: 玉米 新安5号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平台的园艺温室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为了解决个人计算机不能实时、实地对园艺大棚进行监管的限制,通过对Android系统的分析,该文提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园艺大棚监管系统。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利用无线网络资源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使园艺大棚的管理人员可以远程实时、实地观察园艺大棚内的环境信息,并通过对相关设备的控制调控,使花卉处于最佳生长环境。

关键词: Android平台 园艺温室 花卉 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传病害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使蛋鸡粪有机肥兼有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多功能性。实验从安徽省农科院实验田及蛋鸡养殖场等环境中共分离出170株真菌,首先将分离菌与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进行平板对峙实验,再通过复筛选出7株菌,同时对该7株菌进行抑菌谱、耐温实验和蛋鸡粪肥中增殖实验,效果较好的菌株最终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中编号为TCC53对油菜菌核病和麦纹枯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0.4%、82.3%,TCC157对辣椒炭疽病和辣椒疫霉的抑菌率分别可达88.6%、71.2%,同时该两株菌均可在40℃以上生长。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TCC53和TCC157分别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皮落青霉和棘孢曲霉均为环境中常见真菌,生长快、不具有致病性,将其添加至蛋鸡粪有机肥中有望提高作物的抗病效果又可改善土壤结构的微生物肥料。

关键词: 蛋鸡粪 生防有机肥 棘孢曲霉 皮落青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伪劣油脂中过氧化值的定性定量检测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

摘要:采用改良后的比色法,对从合肥市不同餐馆采集到的若干油样与市售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根据显色的深浅同标准比色卡对照(以过氧化值10为界),鉴别出伪劣油脂和正常食用油。由检测结果可知,伪劣油脂145个、占总油脂样品的53.1%,其中小饭店伪劣油样为46个、占31.7%,路边摊伪劣油样为44个、占30.3%,大排档伪劣油样为35个、占24.1%,大饭店伪劣油样为20个、占13.8%。研究由比色法来鉴别伪劣油脂,可以作为伪劣油脂与合格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

关键词: 伪劣油脂 过氧化值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摘要: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求必须在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水、高效、防污的现代农业,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对目前国内和国外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农业灌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业 灌溉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密度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玉米‘隆平206’在淮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良种配套良法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种植密度在30000~75000株/hm2范围,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最高;75000~120000株/hm2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60000株/hm2、90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与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玉米产量和密度方程为y=0.31036xe(-0.000012182x)(r=0.994**),由方程可得,该试验的最高单株生产力不超过310.36 g,玉米最高产量的密度为82085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9372.4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倒伏率、空秆率显著增大;双穗率显著减少;穗长显著变短;行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降低。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的密度为60652株/hm2。

关键词: 夏玉米 适宜密度 隆平206 淮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