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山羊繁殖季节性相关基因KiSS-1与RFRP的表达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为初步阐明KiSS-1和RFRP基因对山羊繁殖季节性的作用,选择常年发情济宁青山羊和季节性发情辽宁绒山羊为对比品种,应用RT-PCR和qRT-PCR技术分别研究KiSS-1和RFRP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及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繁殖轴表达差异。结果发现:(1)KiSS-1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垂体、松果体、肾、卵巢、脂肪和甲状腺等组织,RFRP基因主要表达于山羊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卵巢和垂体等组织,两基因组织表达谱均存在一定的品种特异性;(2)KiSS-1基因在济宁青山羊下丘脑表达量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在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量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3)济宁青山羊下丘脑RFR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而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垂体中RFRP基因表达明显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KiSS-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山羊季节性繁殖,而RFRP基因是否调控季节性繁殖或以何种方式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可为山羊KiSS-1和RFRP基因功能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揭示山羊繁殖季节性的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羊 繁殖季节性 KiSS-1 RFRP 表达

大豆TRK-HKT家族基因结构及逆境胁迫响应机制

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TRK-HKT家族基因广泛介导植物Na+/K+运输,参与植物耐逆境胁迫调控。本研究以6个大豆钾利用效率差异品种为材料,利用in silico技术克隆到4个大豆TRK-HKT家族成员(Gm HKT1;1、Gm HKT1;2、Gm HKT1;3和Gm HKT1;4),采用q RT-PCR技术解析这些基因在低钾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机制。结果表明,Gm HKT1;2在大豆幼苗根中对低钾胁迫的响应明显高于其他3个基因,且钾高效大豆品种这种响应更明显;同时Gm HKT1;2对不同逆境胁迫(低温、干旱、高盐和ABA)也有较强的响应。蛋白结构分析表明,仅Gm HKT1;2具有4个MPM结构域,4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空间上形成一个"漏斗样"结构,充当K+/Na+转运通道,通过邻近的ATP结合结构域,为K+/Na+转运提供能量。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均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不同基因间的第一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片段大小差异显著,导致各基因的基因组DNA(g DNA)大小各异。启动子分析揭示,大豆TRK-HKT家族成员包含参与种子功能定位和各种激素及逆境胁迫应激反应的重要顺式作用元件;进化上该家族基因位于第一进化分支,含保守的Ser–Gly–Gly–Gly基序。

关键词: 大豆 TRK-HKT家族 分子鉴定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在荸荠农艺栽培中的应用——以庐江县白湖镇荸荠种植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将秸秆应用在荸荠农艺栽培中,为荸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探索新的模式。[方法]铺设水稻、油菜2种秸秆,研究不同秸秆厚度、开沟深度等对土壤养分、荸荠商品率和产量、生长层厚度的影响。[结果]在荸荠栽培过程中引入秸秆,土壤中的N、P、K含量均有提高,还可有效提高荸荠球茎商品率和产量,提升荸荠生长层。[结论]在荸荠栽培过程中引入秸秆,可减轻荸荠在生长过程中深钻的发生几率,为后期的机械化收获带来便捷。

关键词: 荸荠 秸秆 产量 机械化收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药剂采用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蛴螬的残留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了解防治花生蛴螬常用农药的残留现状。[方法]选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悬浮剂3种农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花生播种时采用穴喷雾和拌种,在齐苗后灌根3种施药方法防治蛴螬,于花生收获后对花生仁、花生壳以及土壤中农药残留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剂量下,毒死蜱和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在花生仁中均未检出;辛硫磷3种施药方法在花生仁中的残留也均低于国标(GB2763-2012)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值(0.05 mg/kg)。[结论]3种药剂在食用的花生仁中残留量都未检出或符合国家标准,为花生的安生生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蛴螬 微脐囊悬浮剂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对比试验

水产养殖 2015

摘要:芜湖县为安徽省青虾、河蟹养殖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河蟹销售价格波动已引起广大渔业科技人员和水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为着力探索合理的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苗种放养比例,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河蟹、青虾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带动河蟹养殖产业稳产增收。2013年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借助"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标准化养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中国蚕业 2015

摘要:采用Al(NO3)3-Na NO2分光光度比色法,综合不同桑树品种、桑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分析桑树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富含总黄酮药食用途桑品种育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生物资源。结果表明,4个桑属22个桑品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含量变幅为25.79~63.14 mg/g,湖桑199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杂选花叶桑叶总黄酮含量最低;皖桑1号等5个桑树品种不同季节桑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差异显著(P<0.05);同一季节桑叶的总黄酮含量,远高于枝条、树干基部树皮等部位,差异极显著(P<0.01);树干基部树皮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枝条(P<0.05)。

关键词: 桑品种 桑叶 枝条 树干 树皮 比色法 总黄酮 富集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土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但是对速效氮含量影响不大。在不同的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处理中,秸秆火粪还田和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秸秆火粪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45 g/kg和0.131 g/kg;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3.36 g/kg和0.095 g/kg;减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和秸秆粉碎还田对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不显著;秸秆焚烧不能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不会大幅度提高砂姜黑土C/N进而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微生物量的碳氮比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保护性耕作 砂姜黑土 有机质 氮素 微生物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祁门茶研所百年史拾遗——纪念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建立100周年

茶业通报 2015

摘要:回顾祁门茶叶所百年发展史,从其历史背景、沿革、成因和成果等历史侧面反映出祁红乃至我国红茶在国际茶市变化的影响下,必须由传统因循守旧走向近代复兴改良才有出路和发展。

关键词: 祁门 红茶 研究所 成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督办工作的对策探讨——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加强督办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主体作用、突出督办工作重点、创新督办工作形式、加强工作落实跟进服务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等对策,以积极为农业科研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督办工作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探索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以为在沿江江南地区推广此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增效剂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生长性状、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较不施氮对照增产3075~4410 kg/hm2,增产幅度最低也可达88.9%;配施增效剂处理较相应氮肥处理有效穗平均增加100.1万/hm2,增幅15.61%;产量平均提高528.25 kg/hm2,增幅达7.74%;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升3 kg/kg,增幅为16.75%。氮肥减量25%配施伴能处理每公斤氮肥小麦生产效率最高,为25.36 kg/kg;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处理产量和净增收入均最高,分别达7869 kg/hm2和8524.50元/hm2。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仍是小麦生长最关键的营养因子,氮肥增效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效穗增加,提高成穗率;氮肥增效剂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小麦生产效率,节约肥料用量及成本,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综合考虑,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可作为推荐施肥组合。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